郭熙、郭思 阅读下文, 完成下列小题。 画意 (1)世人止知吾落笔作画, 却不知画非易事。《庄子》谓画史解衣盘礴(1), 此真得画家之法。须养得胸中宽快, 意思悦适, 如所谓易、直、子、谅(2)油然之心生, 则人之笑啼情状, 物之尖斜偃蹇, 自然布列于心中, 不觉见之于笔下。如工人斫琴, 得峰阳孤桐, 巧手妙意, 洞然于中, 则朴材在地, 枝叶未披, 而雷氏成琴(3), 已脱然在目。其志气郁涩, 拙鲁闷默之人, 铦凿利刀, 不知措手之处, 焉得焦尾五声扬音于清风流水哉! (2)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余因暇日阅晋唐古今诗什, 其中佳句有道尽人腹中之事, 有状出人目前之景, 不因静居燕坐, 明窗净几, 一炷炉香, 万虑消沉, 则幽情真趣, 岂易品藻?及乎境界已熟, 心手已应, 方始纵横中度, 左右逢源。世人将就, 率意触情, 岂草草便得? (3)盈天地间, 万物纤悉, 含毫运思, 能曲尽其态者, 止一法耳。一者何?曰“传神”而已矣。世徒知人之有神, 而不知物之有神。此郭若虚深鄙众工, 虽曰画而非画者, 盖只能传其形, 而不能传其神也。盖仁者乐山宜如白乐天《草堂图》, 山居之意裕足也;智者乐水宜如王摩诘《辋川图》, 水中之乐饶给也。故书法气韵生动为第一, 良有以哉! (节选自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 (注)(1)解衣盘礴:解开衣服伸开腿坐, 示不拘形迹, 旁若无人。(2)易、直、子、谅:《礼记▪乐记》所说的平易、正直、慈爱、宽恕之心。(3)雷氏成琴:唐代蜀中人雷威所制的琴, 为家人所贵重。 (1)第①段中与“画家之法”相反的作法是修养欠缺, 心情郁结, 思虑不畅。(用自己的话回答) (2)第①段中划线句的表达作用是形象地阐释了作画如同斫琴, 须凭修养把握人或物的神韵。 (3)第②段作者为什么要写“阅晋唐古今诗什”? (4)下列与“气韵生动”有关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D A.能细致而形象地描摹出世间万物, 就能做到气韵生动。 B.普通画工只能画出人之神韵, 深得画家郭若虚的鄙视。 C.《草堂图》山居的情味充实, 画出了山静穆庄重的形态。 D.《辋川图》水中的乐趣丰盈, 蕴含了智者的通达与灵动。 (5)从王摩诘《终南山》诗中选一联为例, 阐释“诗是无形画”。
分析 本篇文言文的考查重在对文章的理解, 题目没有涉及到字词的考查, 在阅读过程中, 重在对文章大意的把我, 对一些不能理解的字词, 不要过于纠缠, 应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解答 (1)文中“画家之法”的具体内容是“须养得胸中宽快, 意思悦适, 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 那么相反的作法是:修养欠缺, 心情郁结, 思虑不畅. (2)“如”如同, 这里是讲作画和斫琴作比较, “朴材在地, 枝叶未披, 而雷氏成琴, 已脱然在目”, 说明作画如同斫琴, 在下笔之前心中就要有人或物的神韵. (3)根据后文语境“其中佳句有道尽人腹中之事, 有状出人目前之景, 不因静居燕坐, 明窗净几, 一炷炉香, 万虑消沉, 则幽情真趣, 岂易品藻?及乎境界已熟, 心手已应, 方始纵横中度, 左右逢源”可知, 诗画创作原理想通, 作者从品鉴佳句中悟出作画须消除杂念, 酝酿到心手相应的境界才动笔. (4)D A.只有做到传神才能做到气韵生动;B.“盖仁者乐山宜如白乐天《草堂图》, 山居之意裕足也”, 写出仁者闲居山林的惬意;C.“此郭若虚深鄙众工, 虽曰画而非画者, 盖只能传其形, 而不能传其神也”, 是只能画其形, 不能传其神. (5)这是一道相对开放的题目, 也就是结合具体的诗句来阐释“诗中有画”的特点.答题时先列举有关诗句, 再分析诗句描绘的画面即可.如:“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诗人立于山顶, 纵目四望, 阳光透过云霭照射下来, “殊”字描绘出了“同山不同天”明暗、浓淡的动态奇异画面, 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 答案: (1)修养欠缺, 心情郁结, 思虑不畅. (2)形象地阐释了作画如同斫琴, 须凭修养把握人或物的神韵. (3)因为诗画创作原理想通, 从品鉴佳句中悟出作画须消除杂念, 酝酿到心手相应的境界才动笔. (4)D (5)如“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诗人立于山顶, 纵目四望, 阳光透过云霭照射下来, “殊”字描绘出了“同山不同天”明暗、浓淡的动态奇异画面, 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