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北史·王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8-9题。 

        王褒, 字子深, 琅邪临沂人。褒识量淹通, 志怀沈静, 美威仪, 善谈笑, 博览史传, 七岁能属文。外祖梁司空袁昂爱之, 谓宾客曰:“此儿当成吾宅相。”弱冠举秀才, 除秘书郎、太子舍人。梁国子祭酒萧子云, 褒之姑夫也, 特善草隶。褒少以姻戚, 去来其家, 遂相模范, 而名亚子云, 并见重于时。梁元帝嗣位, 褒有旧, 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 仍迁左丞, 兼参掌。褒既名家, 文学优赡, 当时咸共推挹, 故位望隆重, 宠遇日甚。而愈自谦损, 不以位矜物, 时论称之。 
        初, 元帝平侯景及禽武陵王纪后, 以建邺凋残, 时江陵殷盛, 便欲安之。尝召群臣议之。镇军将军胡僧祐、御史中丞刘珏等曰:“建邺王气已�。志D系赜刑熳悠�, 迁徙非宜。”元帝深以为然。褒性谨慎, 知元帝多猜忌, 弗敢公言其非。后因清闲, 密谏, 言辞甚切。元帝意好荆楚, 已从僧祐等策, 竟不用。及魏征江陵, 元帝授褒都督城西诸军事。俄而元帝出降, 褒遂与众俱出, 见柱国于谨, 甚礼之。褒曾作《燕歌》, 妙尽塞北寒苦之状, 元帝及诸文士并和之, 而竞为凄切之辞。褒与刘珏、殷不害等数十人俱至长安, 周文帝喜曰:“昔平吴之利, 二陆而已。今定楚之功, 群贤毕至, 可谓过之矣。”又谓褒及王克曰:“吾即王氏甥也, 卿等并吾之舅氏, 当以亲戚为情, 勿以去乡介意。”于是授褒及殷不害等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常从容上席, 资饩甚厚。褒等亦并荷恩眄, 忘羁旅焉。  
        明帝即位, 笃好文学, 时褒与庾信才名最高, 特加亲待。帝每游宴, 命褒赋诗谈论, 恒在左右。武帝作《象经》, 令褒注之, 引据该洽, 甚见称赏。褒有器局, 雅识政体, 既累世在江东为宰辅, 帝亦以此重之。建德以后, 颇参朝议, 凡大诏册, 皆令褒具草。乘舆行幸, 褒常侍从。寻出为宜州刺史, 卒于位。 (节选自《北史·王褒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岁能属文。 属:写 
        B.去来其家, 遂相模范。 相:互相 
        C.群贤毕至, 可谓过之矣。 过:超过 
        D.明帝即位, 笃好文学。 笃:非常 
        9.下列各句中, 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后因清闲, 密谏, 。      蒙故业, 因遗策。 
        B.而竞为凄切之辞。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C. 当以亲戚为情, 勿以去乡介意.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 褒等亦并荷恩眄, 忘羁旅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而愈自谦损, 不以位矜物, 时论称之。(4分) 
        (2)武帝作《象经》, 令褒注之, 引据该洽, 甚见称赏。(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 传主王褒有哪些受人称赞的品质和才能, 请根据全文概括。(5分) 
        答案:
        8、B (相:他, 代指萧子云)。
        9、C(C.介词, 因为。A.介词, 趁着/动词, 沿袭。B.结构助词, 的/助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D.兼词, 于之, 在那里/代词, 代指老师。)
        10、(1)但自己越来越谦逊, 不因为地位高而在别人面前骄傲, 当时的舆论都称赞他。(给分点:以, 因为;称, 称赞;矜物, “矜于物”。每个点1分, 句意1分, 共4分。)
        (2)周武帝作《象经》, 命令王褒为之作注, 王褒作注引证详备广博, 很受(武帝)赞赏。(给分点:注:为之作注;“甚见称赏”被动句。每个点1分, 句意2分, 共4分。)
        11、(1)器量通达 (2)为人谦逊 (3)生性谨慎 (4)文学造诣高, 有才华
        (5)精通政事(每点1分, 共5分。)
        译文: 
            王褒, 字子深, 琅邪临沂人。王褒见识广博,器量通达。心怀沉静之志, 俊美威仪,善于谈笑,博览史籍,七岁就能作文章。外祖父梁朝司空袁昂喜爱他,对客人说:“这个孩子会成为很有出息的人。”刚成年就举荐为秀才,任秘书郎、太子舍人之职。梁朝国子祭酒萧子云,是王褒的姑父,特别擅长草书和隶书。王褒小的时候因为亲戚的关系,来往于萧子云家,就向他学习书法,而名声在萧子云之下,一同受到当时的重视。梁元帝继位,王褒和梁元帝有旧交,召至京师,任吏部尚书、右仆射,后又改任左丞,兼任参掌。王褒既是名家,文学成就尤为优异丰赡,当时的都很推崇他。所以,王褒职位名望并重,宠遇日甚一日。但他自己却越来越谦虚,不因地位高而在别人面前骄傲,当时的舆论都称赞他。
        当初,元帝平定侯景之乱和擒获武陵王萧纪之后,因建邺凋零残破,而当时江陵殷实强盛,就想迁都江陵。元帝曾经召集群臣商议迁都之事。镇军将军胡僧祐、御史中丞刘珏等人说“:建邺帝王气数已尽,而荆南之地;有天子气象,迁都建邺不合适。”元帝认为他们说的很对。王褒生性谨慎,知道元帝猜疑忌讳很多,不敢公开说元帝的不是。后来趁着清静闲暇之机,秘密劝谏,言词非�?仪�。元帝心中喜好荆楚之地,已听从胡僧祐等人的谋略,最终没能采用王褒的建议。到了北魏征讨江陵时,元帝授命王褒都督城西诸军事。很快,元帝出城投降,王褒就与众人一同出城。见到柱国于谨,于谨待他很有礼貌。王褒曾经写有《燕歌》,精妙地描绘尽了塞北寒冷贫苦的情况,元帝和诸位文士一同唱和,竞相选用为凄凉悲切的言词。王褒与刘珏、殷不害等几十人一起来到长安,周文帝高兴地说:“当年平定吴地的好处,只是得到了陆机、陆云兄弟而已,如今平定楚地的功绩,是众多的贤才都来到了,可以说超过平吴之利了。”又对王褒和王克说“:我就是姓王的外甥,你们都是我的舅家人,应当看重亲戚的情意,不要因为离开故乡而放心不下。”于是授予王褒和殷不害等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常常从容地居于上席,赏赐非常丰厚。王褒等人也都受到恩遇,忘记了是在周朝寄居做客。
            周明帝即位,特别喜爱文学,当时王褒与庾信才华声名最高,特意加以亲宠优待。周明帝每有欢宴,就命王褒写诗为文,常在身边。周武帝作《象经》,命令王褒为之作注, 王褒作注引证详备广博,很受(武帝的)赞赏。王褒有器量,精通政事,已多年在江东做辅政大臣,周武帝也因此而看重他。建德年间以后,王褒多参与朝政,所有大的诏令文册,都让王褒执笔撰写。周武帝乘车出行巡幸,王褒常常跟从侍奉。不久,出任宜州刺史,死于任上。


        相关文言文练习
        《北史·源贺传》《北史·韩褒传》
        《北史·李苗传》《北史·裴侠传》
        《北史·来护儿传》《北史·豆卢宁传》
        《北史·王轨传》《北史·陆俟传》
        《北史·韩麒麟传》《北史·高睿传》
        《北史·阳休之传》《北史·魏收传》
        《北史·元愉传》《北史·李贤传》
        《北史·孟尝君列传》《北史·申徼传》
        《北史·柳虬传》《北史·李崇传》
        《北史·高恭之传》《北史·薛端传》
        《北史·贺拔岳传》《北史·达奚长儒传》
        《北史·高隆之传》《北史·庾信传》
        《赛跑定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书林纪事之《文征明习字》鹤林玉露之《张无垢勤学》
        《程门立雪》《明史·张溥传》
        《学弈》《李生论善学者》
        《虽有嘉肴》(一)《幼时记趣》(一)
        《隆中对》《出师表》比较(一)《雪竹轩记》
        《刻舟求�!贰吨H寺蚵摹繁冉�《马说》《千里之马》比较
        《小石潭记》《观第五泄记》《小石潭记》(一)
        《狱中上母书》《爱莲说》(一)
        吴敏树《书谢御史》(二)《陈涉世家》(一)
        《以人为鉴》《青霞先生文集》序
        《桃花源记》《雪窦游志》《方山子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