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郑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小题。
        郑戬, 字天休, 苏州吴县人。早孤力学。客京师, 事杨亿, 以属辞知名, 后复还吴。及亿卒, 宾客弟子散去, 戬乃倍道会葬。举进士, 擢甲科。召试学士院, 为光禄寺丞、集贤校理、通判越州。吏冯士元为奸利, 有告士元受赇藏禁书者, 戬穷治之。辞连宰相吕夷简、知枢密院盛度、参知政事程琳, 遂逮捕夷简子公绰、公弼参劾其状。既而士元流海岛, 度、琳坐尝交关士元罢去, 其余绌罚者自御史中丞孔道辅、天章阁待制庞籍又十余人, 朝议畏其皦核。戬敏强善听决, 喜出不意, 独假贷细民, 即豪宗大姓, 绳治益急, 政有能�!3�, 静边砦主刘沪谋筑水洛、结公二城, 以通秦、渭援兵, 招生羌大王族为边卫。戬使沪与著作佐郎董士廉督其役。会罢戬四路, 宣抚使韩琦、知渭州尹洙皆以为不便, 召沪、士廉罢役归, 不听。乃使裨将狄青将兵以往, 械送德顺军狱。戬力争于朝, 卒城之。进户部侍郎、资政殿大学士、知并州。契丹与元昊方交兵, 边奏互上, 独戬不以闻。话遣使问其故, 戬对曰:“敌自相攻, 中国不足忧也。”麟、府间有弃地曰草城川, 戬募土人为弓箭手, 计口给田。初, 兵兴, 用不足。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承受、中贵人不能遏。又群噪州门, 守门者拒不得入。戬闻, 悉召至庭下, 推首谋者数十人, 黥隶他州, 事乃定。迁吏部侍郎, 改宣徽北院使, 拜奉国军节度使, 卒。赠太尉, 谥文肃。戬遇事, 果敢必行。然凭气近侠, 用刑峻深, 士民多怨之。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
        B.  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
        C.  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
        D.  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孤, 古时是指幼年死去父亲或古代帝王的自称, 在本文是“早年丧父”的意思。
        B.   甲科, 宋朝进士考试前三名的代称, 而明、清时期, 经过殿试的进士都叫甲科。
        C.   路, 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 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穆废嗟庇诿髑宓母�。
        D.   黥, 又称墨刑, 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 然后涂上墨炭, 为犯罪的标志, 擦洗不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郑戬敬重师长, 知恩图报。他幼年时, 客居在京城, 跟从杨亿学习。杨亿去世后, 他的宾客弟子都离开了, 而郑戬却从吴地兼程前往京城, 赶赴杨亿的葬礼。
        B.   郑戬铁面执法, 用刑严峻。他对豪门显贵毫不手软, 他曾穷究冯士元的案子, 哪怕案子牵连到朝廷命官, 也毫不回避, 结果有多名重臣被牵连治罪, 朝中大臣都怕他。
        C.   郑戬做事果敢必行, 喜欢出人意表。郑戬“请三当一”的命令下达后, 几千人闹事,
        郑戬把这些人都叫到庭中, 查出几十个首谋者, 竟然将他们全部流放, 事情得以平定。
        D.   郑戬爱惜百姓, 体恤下属。他在官任上, 只借贷给百姓钱财;刘沪和董士廉奉郑戬之命筑城, 因公开违抗韩琦、尹洙的命令而被逋, 郑戬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将二人救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吏冯士元为奸利, 有告士元受赇藏禁书者, 戬穷治之。(5分)
         
        (2)诏遣使问其故, 戬对曰:“敌自相攻, 中国不足忧也。”(5分)
         
         
        答案:
        10.A(“重辟不能止”是一个完整句子, 不能断开。“兵马相扇动”是一个完整句子, 不能断开。“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是一个完整的连动句, “数千人”是主语, “邀”是谓语, “走马承受”是宾语, “诉”是第二个谓语。“河东行铁钱”是一个完整句子, 不能断开。“鼓铸利厚”是一个完整句子, 不能断开。“戬乃请三当一”是一个完整句子, 不能断开。原文标点符号为:河东行铁钱, 山多炭、铁, 鼓铸利厚, 重辟不能止, 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 兵民相扇动, 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
          11.B(甲科是唐代进士科中前三名的代称。宋代甲、乙科是进士分档的概念, 即甲科为一档, 乙科为二档。)
          12.D(“假贷”是宽容的意思, 不是借贷钱财;“将二人救出”错误, 原文是“戬力争于朝, 卒城之”, 并未交待将二人救出的事。)
          13.(1)小吏冯士元非法谋取私利, 有人告发冯士元受贿藏有禁书, 郑戬彻底追查。(“为奸利”“受赇”“穷”各1分, 句子大意2分)
            (2)诏令派使臣询问其中的原因, 郑戬回答说:“敌人自己在互相攻打, 中原不值得为之忧虑。”(“对”“相”“中国”各1分, 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郑戬, 字天休, 苏州吴县人。早年丧父发奋学习。寓居京城, 侍奉杨亿, 以善写诗文闻名, 后又返回吴地。等到杨亿去世, 其宾客弟子都四散离去, 郑戬却兼程前往参加葬礼。考取进士, 被评定为甲科。召试学士院, 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越州通判。
        小吏冯士元非法谋取私利, 有人告发冯士元受贿藏有禁书, 郑戬彻底追查。供词牵连到宰相吕夷简、知枢密院盛度、参知政事程琳, 于是逮捕吕夷简之子吕公绰、吕公弼弹劾他们的罪状。不久冯士元被流放海岛, 盛度、程琳因曾与冯士元结交往來而被免职, 其他被贬受罚的有御史中丞孔道辅、天章阁待制庞籍又十多人, 朝议畏怕他明白切实。郑戬聪明能干善于决断, 喜欢出其不意, 唯独宽容小民, 如果是豪门大姓, 则惩治更加急迫, 为政颇有能干的名声。
        当初, 静边砦主刘沪计划修筑水洛、结公二城, 以使秦、渭的援兵通行。招抚生羌大王族作为边卫。郑戬让刘沪与著作佐郎董士廉办此项工程。适逢郑戬被罢免四路之职, 宣抚使韩琦、知渭州尹洙都认为此举不宜, 召刘沪、董士廉罢工返回, 二人不肯听命。于是令副将狄青带兵以往, 将其解往德顺军狱。郑戬在朝廷上据理力争, 最后二城得以修成。
           升属户部侍郎、资政殿政大学士、并州知州。契丹与元昊正在交战, 边境的奏报交相而上, 只有郑戬没有奏报。诏令派使臣询问其中的原因, 郑戬回答说:“敌人自己在互相攻打, 中原不值得为之忧虑。”麟、府之间有荒废不用的土地叫草城川, 郑戬招募土人为弓箭手, 按人口分配田地。当初, 兴兵作战, 费用不足。河东一带流通铁钱, 地多产炭、铁。鼓风炼铁制造钱币的利益丰厚, 官府惩办屡禁不止。郑戬于是奏请当地的钱以三当一。命令既已发布, 士兵百姓相互煽动闹事, 数千人拦截走马承受官上诉。承受, 宦官, 面对骚乱不能制止。成群的人在州门前叫嚷不休, 守门的士兵拦住他们不得进城。郑戬听说后, 将他们全部召至庭前, 推出主谋者数十人, 刺配他州, 此事才得以平定。
        升任吏部待郎, 改任宜徽北院使, 官拜奉国军节度使, 后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尉, 谥号文肃。郑戬遇事, 果敢必行。然而任性近侠, 用刑严峻, 士民大多心怀怨恨。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杨业传》《苏轼徙知徐州》
        《程门立雪》《宋史·宋绶传》
        《宋史·钱惟演传》《宋史·薛居正传》
        《宋史·吕端传》《宋史·王鼎传》
        《宋史·叶清臣传》《宋史·李允正传》
        《宋史·辛弃疾列传》《宋史·郭浩传》
        《宋史·侯可传》《宋史·洪咨夔传》
        《宋史·康保裔传》《宋史·刘汲传》
        《宋史·刘珙传》《宋史·吕公著传》
        《宋史·苏轼列传》《宋史·黄庭坚传》
        《宋史·富弼传》《宋史·杨邦乂传》
        《宋史·莫濛传》《宋史·张洞传》
        《晏殊初仕》《宋史·吕端传》
        《明史·熊廷弼传》《爱莲说》《芙蕖》
        《太平崔默庵医多神验》《唐雎不辱使命》
        《丞相牛公应举》《愚公移山》
        《墨池记》《明史·刘基传》(二)
        《六一居士传》《司马穰苴列传》
        《西湖七月半》韩愈《马说》
        《桃花源记》《爱莲说》(四)
        《大道之行也》谢肇淛《五杂俎》
        《后汉书·樊英传》《湖南文征》序
        《梁书·范云传》《诸葛亮传略》
        《千轴不如一书》《宋史·王鼎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