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元史·王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王构字肯堂,东平人。少颖悟,风度凝厚。学问该博,文章典稚,弱冠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纪。参政贾居贞一见器重,俾其子受学焉。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时丞相伯颜伐宋,先下诏让之,命构属草以进,世祖大悦。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还,入觐,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时丞相阿合马为盗击死, 世祖亦悟其奸,复相和礼霍孙,更张庶务,构之谋画居多。历吏部、礼部郎中,审囚河南,多所平反。改太常少卿,定亲享太庙仪注。属桑哥为相,俾与平章卜忽木检核燕南钱谷,而督其逋负。以十一月行, 期岁终复命。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设有罪,构当以身任之,不以累公也。”会桑哥死,乃免。有旨出铨选江西。入翰林,为侍讲学士。世祖崩,构撰谥册。成宗立,由侍讲为学士,纂修实录,书成,参议中书省事。时南士有陈利便请搜括田赋者,执政欲从之。构与平章何荣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得不行。以疾归东平。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武宗即位,以纂修国史,趣召赴阙,拜翰林学士承旨,未几,以疾卒,年六十三。构历事三朝,练习台阁典故,凡祖宗谥册册文皆所撰定,朝廷每有大议,必咨访焉。喜荐引寒士,前后省台、翰苑所辟,无虑数十人,后居清要,皆有名于时。
        (选自《元史·王构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
        B.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
        C.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
        D.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拨/皆时之名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后来“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B.太庙,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 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
        C.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农历每月第一天称为“朔”, 农历每月十五日可以称为“望”。
        D.铨选,选官制度。吏部主选文武官员。官员有的由皇帝任命,有的由有关部门补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构富有文才,获得赏识。他从小聪明,学问渊博,文章雅典,凭文章入仕;他被贾居贞器重,贾居贞让儿子跟他学习;他写的诏书得到皇帝的欢心。
        B.王构恪尽职守,主动担当。他为朝廷积极谋划;平反了一些冤案;他和卜忽木去办事,因故可能获罪,他主动要求承担责任,最终被朝廷免职。
        C.王构积极议政,不惧权贵。有人上书主张搜刮民众,他和何荣祖极力反对,予以阻止;有人倚仗权贵作恶,百姓侧目面视,他把此事上报朝廷。
        D.王构富有威望,引荐后生。他是三朝元老,熟悉一些事务,朝廷碰到大事都会向他咨询, 他喜欢推荐贫寒之士,所推荐的几十人后来都身居高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5分)
                                          
         
         (2)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5分)
                                         
         
         
        答案:
         
        二、
        (一)10.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力。原文标点: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
        11.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吏部主选文武官员”错,应是吏部主选文官,兵部主选武官。
        12.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项“最终被朝廷免职”错,应是因桑哥死去,他们免于被治罪。
        13.(1)第二年春季他们返回,住宿在卢沟的驿站中,他们估量此行已超过了期限,将会有不可预测的灾祸发生, 王构对卜忽木说。
        (2)官府将粮食借给老百姓,闹饥荒而官府却不断地要求百姓们偿还借贷,王构为百姓请求在第二年交纳。
        【解析】本题考査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1)小题的关键点有“度”“且”“不测”“谓……曰”四处。“度”意为“估量”估计”,“且”意为“将”,“不测”意为“不可预测”,“谓……曰”意为“对……说”。第(2)小题的关键点有“贷”“责”“输”“……明年”句式四处。“贷”意为“借”,“责”意为“要求”,“输”意为“交纳”,“输”“……以明年”状语后置句。
        (每小题关键点每处1分,意思翻译准确即可,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王构字肯堂,是东平人。年少时就聪明有悟性,气度深沉庄重。学问渊博,文章典雅,刚成年时就因词赋写得好而中选,任东平行台的掌书记官。参政贾居真一同他见面就很器重他,并让自己的儿子跟从他学习。授予他翰林囯史院编修的官职。当时朝廷派丞相伯颜征伐宋国,事先下诏谴责宋囯,命令王构起草诏书进奏,世祖读后特别高兴。宋囯灭亡后,王枸同李槃一起接受了皇帝的旨意,到杭州收取宋三馆的藏书图册、太常及天章阁所藏的礼器和仪仗,将这些物品带回京师。凡是他所推荐和选拔的人,都是当时的名士。王构回到京师,入朝晋见皇帝,调任应奉翰林文字,升任修撰。当时丞相阿合马被强盗杀死,世祖也已觉察到阿合马的奸恶,于是再度以和礼霍孙为丞相,革新政务,其中以王构参与谋划的事情居多。他历任吏部、礼部郎中,到河南密查被押在狱的罪犯,其中很多人是王构给平反昭雪的。改任太常少卿,制定了亲享太庙的仪注。当时桑哥为丞相,让他同平章卜忽木检查�:搜嗄系那炔普榭�,并督责那里拖欠的赋税。他们在十一月三十日前往,限期在年底回朝复命。第二年春季他们返回,住宿在卢沟的驿站中,他们估量此行已超过了期限,将会有不可预测的祸发生,王构对卜忽木说:“假如要被治罪的话,我将自担其罚,不连累您。”恰逢桑哥死去,他们才免于被冶罪, 朝廷有旨命他出京到江西选拔人才。回京入翰林院,任侍讲学士。世祖去世,王构负责撰写谥册。成宗登上帝位,王构由侍讲任学士,编纂实录,书编完后,他被任为参议中书省事。当时南方有士人上书陈述便利请求朝廷搜括田赋,执政的官员想接受这一建议。王构与平章何荣祖共同进言认为此事不能做,他们的辩解十分有力, 此事终于没有施行。他因患病回到东平家乡。很久之后,被起任为济南路总管。有诸王的侍从下属依仗主子的势力横行州县,百姓没有人敢正眼相看的,王构将此事上报了朝廷,朝廷把这些侍从下属放逐到了北方边境地区。学田被牧地所侵占,王构予以处理归还学田。官府将粮食借给老百姓,闹饥荒而官府却不断地要求百姓偿还借贷,王构为百姓请求在笫二年交纳。武宗登帝位后,因要编写国史,紧急征召他入朝,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承旨,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岁。王构曾先后在三朝做官,熟悉台阁典故,凡是有关皇帝的谥册册文都是由他撰写定稿的,朝廷中每当有重大事情商议时,必定要向他咨询。他喜欢推荐贫寒出身的读书人,省台、翰林中,他先后推荐并得到任用的,不下几十人,后来都身居高位,在当时都很有名。
         



        相关文言文练习
        《元史·何实传》《元史·博尔术》
        《元史·陈思济传》《元史·赵炳传》
        《元史·宋子贞传》《元史·吴元珪传》
        《元史·本纪第一》《元史·张起岩传》
        《元史·赵孟頫\传》《元史·王玉汝传》
        《元史·许有壬传》《元史·张德辉传》
        《元史·刘秉忠传》《元史·伯颜传》
        《元史·张思明》《元史·杨惟中传》
        《元史·拜住传》《元史·归旸传》
        《元史·廉希宪传》《元史·杨奂传》
        《元史·余阙传》《元史·畅师文传》
        《元史·彻里帖木儿传》《元史·成遵传》
        《吾庐记》高启《南宫生传》
        《旧唐书·任瑰传》《吴汝纶传》
        洪迈《稼轩记》《宋史·富弼传》
        《醉吟先生传》苏洵《心术》
        侯方域《贾生传》《隆中对》(二)
        《出师表》《河中石兽》(三)
        《新唐书·徐旷传》《季梁谏魏王》
        《新唐书·裴谞传》《尚节亭记》
        《报刘一丈书》《六国论》
        《游五台山日记》《明史·马森传》
        《后汉书·梁统列传》《明史·文征明传》
        《宋史·杨邦乂传》《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