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建式十二年, 参狼羌与诸种寇武都, 陇西太守马援击破之, 降者万余人, 于是陇右清静。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 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 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用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政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龙伯高敦厚周慎, 谦约节俭, 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 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 忧人之忧, 乐人之乐, 父丧致客, 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 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 犹为谨敕之士, 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骛’者也;效季良不得, 陷为天下轻薄子, 所谓‘云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援务开恩信, 宽以待下, 任吏以职, 但总大体, 而宾客故人日满其门。诸曹时白外事, 援辄曰:“此丞、掾之任, 何足相烦!颇哀老子, 使得逃游。若大姓侵小民, 黠吏不从令, 此乃太守事耳。”建武十六年庚子, 三月, 马援奏宜如旧铸五铢钱, 上从之;天下赖其便。二十年, 秋, 九月, 马援自交趾还, 平陵孟翼迎劳之。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 欲自请击之,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 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何能卧床上, 在儿女子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是矣!”廿二十四年, 秋, 七月, 武陵蛮寇临沅。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 不克。马援请行, 帝悯其老, 未许, 援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 以示可用, 帝笑曰:“矍铄哉是翁!”遂遣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等将四万余人, 征五溪。援军次下隽, 进营壶头, 贼乘高守隘, 水疾, 船不得上。会暑甚, 士卒多疫死, 援亦中�。舜┌段乙员苎灼�。贼每升险鼓噪, 援辄曳足以观之, 左右哀其壮意, 莫不为之流涕。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政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B.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政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C.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政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D.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政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轻, 通即互相往来, 轻即看轻、轻视, 这里所指既与之交往又看不起。 B.交趾, 古代泛指五岭以南, 唐代诗人王勃的父亲曾被流放到此任交趾令。 C.掾, 古代属官的泛称, 原为佐助之意, 后为副职官员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D.五铢钱,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铜制货币, 因钱上有“五铢”二篆字而得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针对侄子的行为, 马援专门从交趾写信告诫他们, 并根据自己的标准推荐了可以学习的正面榜样和应避免模仿的反面的人物。 B.因为马援的处世宗旨是对人要有恩德, 讲信誉, 对下属要宽厚, 任用官吏要职责分明, 所以和他相交的门客、朋友越来越多。 C.马援认为大丈夫应该死守边疆, 死于战场之上。在李嵩、马成讨伐武陵贼寇失败后, 他自请出战, 显示出了作为勇士的风范。 D.马援率军征讨武陵蛮人, 在壶头扎营时, 他的士兵因天气炎热遭瘟疫重创, 他本人也被传染, 只好在河岸凿窟栖身以避暑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大姓侵小民, 黠吏不从令, 此乃太守事耳。 (2)贼每升险鼓噪, 援辄曳足以观之。 14.马援不愿意侄子们学习杜季良的理由是什么?(3分)
答案: 10.D 11.A 12.A 13.(1)如果豪强侵吞百姓, 狡黠的官吏不听命令, 这才是我太守该管的事。 (2)贼兵每次登高喊叫, 马援就让人拉住自己的腿来探身察看情况。 14.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 尚且可以成为一个谨言慎行之人;学习杜季良不成, 就会成为一个轻薄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