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洵《项籍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各题。
        项籍论
        苏洵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 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 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 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 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 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 不可以尽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怯兴还�, 胜有所不就, 败有所不避。其来不喜, 其去不怒, 肆天下之所为而余制其后, 乃克有济。
        呜呼!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 而死于垓下, 无惑也。吾观其战于钜鹿也, 见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 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方籍之渡河, 沛公始整兵向关, 籍于此时若急以军趋秦, 及其锋而用之, 可以据咸阳, 制天下。不知出此, 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 既全钜鹿而犹徘徊河南。新安间, 至函谷, 则沛公入咸阳数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 则其势不得强而臣。故籍虽迁沛公汉中, 而卒都彭城, 使沛公得还定三秦, 则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楚虽百战百胜, 尚何益哉!故曰:兆垓下之死者, 钜鹿之战也。
        或曰:虽然, 籍必能入秦乎?曰:项梁死, 章邯谓楚不足虑, 故移兵伐赵, 有轻楚心, 而良将劲兵尽于钜鹿。籍诚能以必死之士, 击其轻敌寡弱之师, 入之易耳。且亡秦之守关, 与沛公之守, 善否可知也。沛公之攻关, 与籍之攻, 善否又可知也。以秦之守而沛公攻入之, 沛公之守而籍攻入之, 然则亡秦之守, 籍不能入哉?
        或曰:秦可入矣, 如救赵何?曰:虎方捕鹿, 罴据其穴, 搏其子, 虎安得不置鹿而返。返则碎于罴明矣。军志所谓攻其必救也。使籍入关, 王离。涉间必释赵自救。籍据关逆击其前, 赵与诸侯救者十余壁蹑其后, 覆之必矣。是籍一举解赵之围, 而收功于秦也。战国时, 魏伐赵, 齐救之。田忌引兵疾走大梁, 因存赵而破魏。彼宋义号知兵, 殊不达此, 屯安阳不进, 而曰待秦敝。吾恐秦未敝, 而沛公先据关矣。籍与义俱失焉。
        是故古之取天下者, 常先图所守。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 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 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 其守不可出, 其出不可继, 兢兢而自完犹且不给, 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若夫秦。汉之故都, 沃土千里, 洪河大山, 真可以控天下, 又乌事夫不可以措足如剑门者而后曰险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 使其财布出于天下, 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 得一金, 椟而藏诸家, 拒户而守之, 呜呼!是求不失也, 非求富也。大盗至, 劫而取之, 又焉知其果不失也。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克有济            济:成功
        B.籍诚能以必死之士    诚:如果, 表假设
        C.因存赵而破魏        因:于是
        D.椟而藏诸家          椟:用木盒子
        7.下列对文中画短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籍, 名籍, 字羽, 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古代人喜欢喊字, 不喊名, 长辈才喊名, 平辈喊字。“字”是古代男子才有的。
        B.河南, 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南, 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 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河,在古代多指黄河。
        C.三秦, 项羽引兵灭秦后, 将关中之地分封给秦朝三个降将。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关中一带在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发源地。
        D.中原又称中土、华夏, 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与外族对应时, 中原又泛指中国。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1)籍于此时若急以军趋秦, 及其锋而用之, 可以据咸阳, 制天下。
        (2)籍据关逆击其前, 赵与诸侯救者十余壁蹑其后, 覆之必矣。
        9.根据文中苏洵的观点, 概括为项羽失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
        6.D(用木盒子装起来, 名词活用为动词)(3分)
        7.A(古代男女都可以有字, 如“待字闺中”。古人有姓、名、字、号, 字通常由长辈来命名, 男子可在成年后由父亲取字, 而女子通常在出嫁前才由父母或婆家取字, 取字后就表明已经有了人家此为等待许嫁意。)(3分)
        8. (1)项籍如果这时带领车队追赶秦兵, 赶上他的先头部队然后利用它, 就可以占据咸阳, 控制天下。(得分点:以、趋、及其锋、语意通顺)
        (2)项羽占据函谷关在他的前面迎击, 赵国与救赵的诸侯军有十几个营垒的军队跟踪在他后面, 覆灭他是一定了。(得分点:状语后置、逆击、定语后置、蹑)
        9.没有远虑, 气量狭�。磺崾佣允�, 策略失误;只求自安, 据关自守。(3分, 每点一分, 三点全对得4分。)

        参考翻译:
        我曾经谈论过项羽有夺取天下的才干, 但是没有夺取天下的考虑:曹操有夺取天下的考虑, 但是没有夺取天下的度量:玄德有夺取天下的度量, 而没有夺取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们能三个人, 终身都没有所成就。况且如果没有什么放弃的, 就不可以获得统一天下的气势如果没有所忍酎, 就不能取得有利的东西。所以说疆域有些不能获�。浅赜行┎荒芄タ�, 胜利有些不能成就, 战败有些不能躲避。不因为送来的而欢喜, 不因为离去的而愤怒, 收用天下有所作为的人控制在我的手中, 于是攻克也是很容易的。
        唉, 项籍有百战百胜的才能, 却死于垓下, 就没有什么困惑了。我香他们在锯鹿作战见他考虑不长远, 气量不远大, 不能不怪罪他死于坡下很晚了。当项藉过河的时候, 沛公才开始整兵入关, 项籍如果这时带领车队追赶秦兵, 赶上他的先头部队然后利用它, 就可以占据咸阳, 控制天下。不知道出此计策, 却与小小的秦将争一时的性命, 保全了锯鹿之后部仍然徊在河南新安之间, 到了函谷关, 沛公到咸阳己经几个月了。那秦人就已经安定于沛公而仇视项籍, 他的势力不能强大却能够统治。因此项籍虽然把沛公迁于汉中, 最终定都彭城, 使沛公得以平定三秦, 那么天下的形势在于汉而不在于楚。楚即时能百战百胜, 又有什么好处呢!所以说:预兆垓下的败者, 就是锯鹿之战。
        有人说:即使这样, 项籍一定能入秦吗?回答说:项籍死后, 章部说楚不足以成为顾虑, 就西移动军队讨伐赵国, 有轻视楚国之心, 而好的将领强劲的军队都在锯鹿竭尽了气力。项籍果真能用必死的士气, 攻击他轻视敌军弱小的军队, 攻入它就容易了。况且秦兵守关与沛公守天相比, 好与坏可以知道, 沛公的守关于项籍的攻城, 好与环又可以知道。因兵守关沛公攻入, 沛公守关项籍攻入, 那么灭亡的秦兵守城项藉能不攻入吗?
        有人说“秦国可以打进去了, 救赵怎么办呢?”说:“老虎正在抓鹿, 人熊占据它的洞穴, 抓它的小老虎, 老虎哪能不放开鹿回来, 回来就被人熊撕碎, 这是明白了。兵法上说的攻击他的必救, 假使项羽进入函谷关, 秦将王离、涉间一定放开赵国回来就自己, 项羽占据函谷关在他的前面迎击, 赵国与救赵的诸侯军有十几个营垒的军队跟踪在他后面, 覆灭他是一定了, 这是项羽一次行动解除了赵过的围困, 在秦国获得大功。战国时代, 魏国进攻赵国, 齐国去旧赵国, 齐将田忌领兵快跑向魏国大梁, 因此保存赵国打败魏国, 那个未义号称得兵法, 极不懂得这些, 驻扎在安阳不进军, 却说等待秦军的败坏, 我悉怕秦军没有败坏, 沛公
        已先占据函谷关了, 项羽和末义都失策。
        因此古代夺取天下的人, 常常先考虑据守的地方。诸葛亮放弃荆州到西蜀去, 我知道他的不能有所作为。他认为, 剑门这个地方可以不亡, 我曾经观察四川这个地方的险要, 它防守不可以出来, 出来的不可以继续, 小心的自求保全, 还是不能自给自足。怎么够用来控制中原啊。秦、汉的旧国都, 有千里的肥沃土壤, 大河大山, 真可以控制天下, 又怎么从事那不可以立脚的像剑门的, 然后说是险要啊?现在富人一定住在四通八达的都市, 使得他的财富流通到天下, 然后可以收获天下的财利。有个小丈夫的, 得到一个戒金的柜子, 戒在家里, 关了门来保守它。唉!这是要求不失掉, 不是要求发财。大强盗来, 用武力取去, 又怎么知道它真的不失去呢?


         



        相关文言文练习
        苏洵《利者义之和论》苏洵《任相》
        苏洵《礼》论苏洵《嘉祐集·书论》
        苏洵《彭州圆觉禅院记》(二)《族谱后录下篇》《苏廷评行状》
        苏洵《史论上》苏洵《上富丞相书》
        苏洵《辨奸论》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二书》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二)苏洵《乐论》
        苏洵《上余青州书》苏洵《明论》
        苏洵《孙武》苏洵《养才》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苏洵《谏论》
        苏洵《仲兄字文甫说》苏洵《木假山记》
        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六国论》
        苏洵《心术》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