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南史·任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史
        任昉, 字彦升, 乐安也。父遥, 齐中散大夫。遥兄遐, 字景远, 少敦学业, 家行甚谨, 位御史中丞、金紫光禄大夫。永明中, 遐以罪将徙荒裔, �;趁胨�, 言泪交下, 齐武帝闻而哀之, 竟得免。
        昉年十二, 从叔晷有知人之量, 见而称其小名曰:“阿堆, 吾家千里驹也。”昉孝友纯至, 每侍亲疾, 衣不解带, 言与泪并, 汤药饮食必先经口。初为奉朝请, 举兖州秀才, 拜太学博士。永明初, 卫将军王俭领丹阳尹, 复引为主簿。俭每见其文, 必三复殷勤, 以为当时无辈, 曰:“自傅季友以来, 始复见于任子。若孔门是用, 其入室升堂。”于是令昉作一文, 及见, 曰:“正得吾腹中之欲。”乃出自作文, 令昉点正, 昉因定数字。俭拊几叹曰:“后世谁知子定吾文!”其见知如此。
        昉以父丧去官, 泣血三年, 杖而后起。齐武帝谓昉伯遐曰:“闻昉哀瘠过礼, 使人忧之, 非直亡卿之宝, 亦时才可惜。宜深相全譬。”遐使进饮食, 当时勉励, 回即呕出。昉父遥本性重槟榔, 以为常饵, 临终尝求之, 剖百许口, 不得好者, 昉亦所嗜好, 深以为恨, 遂终身不尝槟榔。遭继母忧, 昉先以毁瘠, 每一恸绝, 良久乃苏。因庐于墓侧, 以终丧礼。哭泣之地, 草为不生。昉素强壮, 腰带甚充, 服阕后不复可识。
        奉世叔父母不异严亲, 事兄嫂恭谨。外氏贫阙, 恒营奉供养。禄奉所收, 四方饷遗, 皆班之亲戚, 即日便尽。性通脱, 不事仪形, 喜愠未尝形于色, 车服亦不鲜明。
        武帝践阼, 历给事黄门侍郎, 吏部郎。出为义兴太守。岁荒民散, 以私奉米豆为粥, 活三千余人。时产子者不举, 昉严其制, 罪同杀人。孕者供其资费, 济者千室。在郡所得公田奉秩八百余石, 昉五分督一, 余者悉原, 儿妾食麦而已。
        出为新安太守在郡不事边幅率然曳杖徒行邑郭人通辞讼者就路决焉。为政清�。羧吮阒�。卒于官, 唯有桃花米二十石, 无以为敛。遗言不许以新安一物还都, 杂木为棺, 浣衣为敛。阖境痛惜, 百姓共立祠堂于城南, 岁时祠之。
        昉好交结, 奖进士友, 不附之者亦不称述, 得其延誉者多见升擢, 故衣冠贵游莫不多与交好, 坐上客恒有数十。时人慕之, 号曰任君, 言如汉之三君也。在郡尤以清洁著名, 百姓年八十以上者, 遣户曹掾访其寒温。尝欲营佛斋, 调枫香二石, 始入三斗, 便出教长断。郡有蜜岭及杨梅, 旧为太守所采, 昉以冒险多物故, 即时停绝, 吏人咸以百余年未之有也。昉曰:“与夺自己, 不欲贻之后人。”
        ——(《南史·列传第四十九》有删改)
        10. 下列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为新安太守 /在郡不事边幅 /率然曳杖 /徒行邑郭 /人通辞讼者 /就路决焉
        B. 出为新安太守 /在郡不事边 /幅率然曳杖徒行 /邑郭人通辞讼者 /就路决焉
        C. 出为新安太守 /在郡不事边幅 /率然曳杖徒行 /邑郭人通辞 /讼者就路决焉
        D. 出为新安太守 /在郡不事边 /幅率然曳杖 /徒行邑郭 /人通辞讼者就路决焉
        11.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博士”, 古为官名, 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B. “毁瘠”, 亦作“毁胔”。 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 文中以此表现任昉性至孝。
        C. “服阕”, 守丧期满除服。“除服”亦称“除丧”、“脱服”。亲族中, 按五服制度, 各人所服及服期不同, 除服时间亦先后不一。《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功”有大功(五个月)、小功(九个月)之别。
        D. “践阼”, “阼”, 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古代宾客相见时, 主人走东面的台阶;祭祀时, 庙寝堂前两阶, 主阶在东, 称阼阶。“武帝践阼”, 意即武帝即位, 登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昉秉性淳孝, 敬事父母。文中通过三个事例予以描写:一是凡父亲生�。谭钐酪┮潮叵染�;二是任昉因其父去世前没能吃到可口的槟榔, 深感遗憾, 自己便终生不再食用。父死, 泣血三年, 杖而后起;三是为继母服丧期间, 每一次恸哭, 都会昏厥过去。
        B. 任昉爱民勤政, 为官清廉。任义兴太守, 严明律法, 助当地人口蕃息。提供钱财用度, 受到接济的人家有好几千。在新安任上卒, 身后唯有桃花米二十石, 连入殓的费用都没有。
        C. 隋人王通在《中说·礼乐篇》说:“以势交者, 势倾则绝;以利交者, 利穷则散。故君子不与也。”任昉在交游、奖掖后进方面存在着势交的局限性。
        D. 任昉率性任己, 又深受齐梁时代佛学影响, 但于礼法却又能恪守谨严, 可见尽管任昉会通儒释道, 但其思想体系中根深蒂固仍是儒家思想。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出自作文, 令昉点正, 昉因定数字。俭拊几叹曰:“后世谁知子定吾文!”其见知如此。
        (2)旧为太守所采, 昉以冒险多物故, 即时停绝, 吏人咸以百余年未之有也。昉曰:“与夺自己, 不欲贻之后人。”

        答案:
        10. A   
        11. C   
        12. A  
        13. (1)(王俭)于是拿出自己所作的文章, 让任昉指点斧正, 任昉于是修订了几个字。王俭拍着几案感叹说:“后代有谁知道你修订了我的文章呢!”他像这样受到知遇。
        (2)过去是替太守采摘的, 任昉因为冒险多致人死亡, 立即制止了此事, 官吏们都认为百多年没有过这样的举动。任昉说:“与其为自己夺�。蝗缃舾笕�。”


        参考译文:
        任昉, 字彦升, 乐安博昌人。父亲名任遥, 为南朝刘中散大夫。任遥的兄长任遐, 字景远, 自幼勤于学业, 家教严谨, 官至御史中丞、金紫光禄大夫。永明年间, 任遐因获罪将被流放到荒远的地方, 任遥拿着名片去 求情申诉, 边说边流泪, 齐武帝听后很同情, 最终任遐被赦免。
        在任昉十二岁时, 任昉的堂叔任晷有识别人才的能力, 他喊着任昉的小名说:“阿堆, 你是我们家的千里驹啊。”任昉非常孝顺父母, 友爱兄弟, 每当父母生�。苁鞘毯蛟谒堑纳肀�, 衣服从不解带, 说话时难过地流下眼泪, 汤药、饭食必先亲自尝一尝。起初任昉为奉朝时, 被推举为兖州秀才, 授为太学博士。永明初年, 卫将军王俭兼任丹阳县令, 又引荐任昉为主簿。王俭每读到任昉的文章, 必再三阅读, 认为当时没有人能与之相媲美, 说:“自傅季友以来, 这样的好文章才又始见于任昉。如果孔门收录, 则任昉已经过到了入室升堂的地步了。”于是, 王俭让任昉写篇文章, 看后, 说:“正中我意。”王俭拿出自己写的文章, 让任昉修改, 任昉改定了几个字。王俭拍着桌子感叹说:“后又有谁知道我的文章是由你改定的呢!”任昉竟然被王俭如此赏识。
        任昉因居父丧离职, 三年服丧期间, 非常悲痛, 以至于用杖拄地才能起立。齐武帝对任昉的伯父任遐说:“听说任昉因哀痛导致身体瘦弱, 超过了丧礼所要求的, 使人为他担心, 照此下去, 失去的并非只是你的好侄子, 也是当今文坛的损失啊。你应该好好劝导他一番。”任遐劝任昉稍进饮食, 任昉当时尽力咽下, 等到叔父回去, 又即刻呕出。任昉的父亲任遥平素喜欢兄槟榔, 把它作为常吃的食物, 临终的时候曾要求吃槟榔, 剖开上百个, 竟没有一个合口的, 任昉感到非常难过, 自己虽也喜欢吃, 但终生不再食槟榔。后为继母服丧期间, 由于先前身体已经很虚弱, 任昉每一次恸哭, 都会昏厥过去, 过好长时间才会苏醒, 因而在墓边搭了间简陋的茅屋以尽丧礼。凡任昉哭过的地方, 草木不生。任昉本来很强壮, 腰带充实, 服丧三年丧期后, 虚弱得好像变了一个人, 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了。
        侍奉叔父母与自己的亲身父母没有区别, 侍奉兄嫂态度恭谨。外祖父母家贫困缺衣少食, 常常奉养供给食物。所收禄奉, 各处的馈赠, 都分给亲戚, 当日便分完。性情通达脱俗, 不拘易容形貌, 喜怒不形于色, 车舆礼服也不鲜艳明丽。
        武帝登基, 历任给事黄门侍郎, 吏部郎。出京任职义兴太守。荒年时节百姓离散, 用自己的俸禄买来大米、小豆做成粥, 救活三千余人。当时百姓生了子女却不能抚养, 任昉严格制度, 生子不养与杀人同罪。提供怀孕的妇女钱财, 救济了千多户人家。在郡所得公田奉秩八百余石, 任昉监督只拿出其中的五分之一, 其余的都援助了百姓, 妻子儿女吃的只是小麦罢了。
        出任新安太守, 在郡不修边幅, 潇洒地扶杖出行, 遇到郡县有人诉讼, 在路边就审判处理了。为政简练, 属吏都认为他很有才干。在任上去世, 只有二十石桃花米, 连入殓都没有钱物办理。遗言不许把新安郡的一件东西带回京城, 用杂木作棺材, 穿着洗过的衣服入殓。整个新安郡为之痛惜不已, 百姓一起在城南为他修建了一座祠堂, 每年祭拜他。
        任昉喜欢结交朋友, 奖掖举荐奖进朋友, 不依附他的人也不称赞呈述, 得到他传播好名声的人很多都被提拔, 故名门世族没有不和他交 好的, 座上客常常有几十人。时人称慕, 称他为任君, 言如汉之三君也。在郡尤其以清廉著名, 百姓年满八十以上者, 委托户曹掾对他嘘寒问暖。曾想营设佛斋, 征调二石枫香, 才入三斗, 便出来叫人不再征集。郡有蜜岭及杨梅, 过去是替太守采摘的, 任昉因为冒险多致人死亡, 立即制止了此事, 官吏们都认为百多年没有过这样的举动。任昉说:“与其为自己夺�。蝗缃舾笕�。”






        相关文言文练习
        《南史·沈麟士传》《南史·蔡廓传》
        《南史·伏暅传》《南史·王茂传》
        《南史·郭祖深传》《南史·王俭传》
        《南史·到溉传》《南史·谢灵运传》
        《南史·马仙琕传》《南史·刘绘传》
        《南史·江淹传》《南史·袁粲传》
        《南史·侯景传》《南史·杜骥传》
        《南史·郭原平传》《南史·顾野王传》
        《南史·蔡撙传》《南史·毛喜传》
        《南史·沈林子传》《南史·鲁广达传》
        《南史·孔范传》《南史·傅琰传》
        《南史·萧思话传》《南史·到彦之传》
        《南史·夏侯亶传》《南史·萧颖胄传》
        《南史·柳恽传》《南史·齐书·王敬则传》
        《南史·曹景宗传》《南史·萧摩诃传》
        《南史·徐孝嗣传》《南史·宗测传》
        《南史·虞玩之传》《南史·王僧虔传》
        《南史·萧子良传》《南史·沈炯传》
        《南史·张兴世传》《南史·王规传》
        《南史·张行信传》《南史·沈庆之传》
        《南史·萧劢传》《南史·陈庆之传》
        《南史·王猛传》《南史·郑鲜之传》
        《南史·章昭达传》《南史·褚彦传》
        《南史·刘瓛传》《南史·柳元景传》
        《南史·阮孝绪传》《南史·裴邃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