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 题。 司马光, 字君实, 陕州夏县人也。父池, 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 凛然如成人, 闻讲《左氏春秋》, 爱之, 退为家人讲, 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 中进士甲科, 年甫冠。性不喜华靡, 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替一枝。从庞籍辟, 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 夏人蚕食其地, 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 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 募民耕之, 耕者众则余贱, 亦可渐纤河东贵案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 引兵夜渡河, 不设备, 没于敌, 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 不报。修起居注, 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 故事食不满分, 或京师不见, 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 国嗣未立, 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 光在并州闻而继之, 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 复面言“臣普通判并州, 所上三章, 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 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 此忠臣之言, 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 自谓必死, 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 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 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 意谓即行, 今寂无所闻, 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 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 特欲仓卒之际, 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生天子’之祸, 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未几, 诏英宗判宗正, 辞不就, 遂立为皇子, 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 至于旬月, 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 君命召不俟驾, 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 宜必入。“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 · 司马光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B.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C.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D.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氏春秋》, 即《春秋》, 被人们奉为儒家经典, 与《诗》《书》《礼》《易》并称“五经“。 B.起居注, 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汉以后, 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 流传下来的很少。 C.有司, 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中国古代设官分职, 各有专司, 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D.中书, 此处指中书省。宋仍沿用唐三省六部制, 但其长官名为中书令, 已有名无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司马光强识好学, 聪慧过人。他七岁时, 就凛然像个成人, 向别人讲《左氏春秋》, 回家后讲给家人, 都能说出其中的大意。 B.司马光崇尚俭朴, 不喜华靡。刚满二十岁时, 考中进士, 参加朝廷安排的闻喜宴惟独他不戴花, 在同列的劝说下才戴上一枝。 C.司马光勇于担当, 敢于负责。郭恩因轻敌冒进连累了庞籍获罪, 司马光就三次上书皇帝承担责任, 没有得到朝廷同意。 D.司马光直言敢谏, 不惧生死。他明知向皇帝进言立嗣是必死的罪名, 仍继范镇之后向皇帝进谏, 后又当面向皇帝进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 但人不敢及耳。(4分) (2)然父召无诺, 君命召不俟驾, 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 宜必人。(4分) 14.为解决河东之患, 司马光提出了哪些建议?他认为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0.B(光言;“四方见, 京师不见, 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 其为灾当益甚, 不当贺。“从之。) 11.A(《左氏春秋》是左丘明为《春秋》作的注。) 12.A(“向别人讲《左氏春秋》“错, 原文为“闻讲《左氏春秋》“。) 13.(1)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这是忠臣说的话, 只是别人不敢提及罢了。 (4 分。“得非……乎““嗣““但““及“各1分。) (2)然而, 对父亲的召唤不答应, 君王召唤时, 不等驾好车就该前往, 希望以臣下的道义来责备皇子, 他应该一定会人宫。(4分。“诺““俟驾““愿““宜“各1分。) 14.(1)修筑两个城堡。(1 分)招募老百姓耕种土地。(1 分)(2)军事上, 抵制夏人;经济上, 缓解粮食供给之困。(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