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各题。 李子通, 东海丞人也。少贫贱, 以鱼猎为事。居乡里, 见班白提挈者, 必代之。性好施惠, 家无蓄积。隋大业末, 有贼帅左才相, 自号博山公, 据齐郡之长白山, 子通归之, 以武力为才相所重。有乡人陷于贼者, 必全护之。时诸贼皆残忍, 唯子通独行仁�。墒侨硕喙橹�, 未半岁, 兵至万人。才相稍害其能, 子通自引去, 因绝淮, 与杜伏威合, 寻为隋将来整所败。子通拥其余众奔海陵, 得众二万, 自称将军。初, 宇文化及以隋将军陈棱为江都太守, 子通率师击之。棱南求救于沈法兴, 西乞师于杜伏威, 二人各以兵至, 伏威屯清流, 法兴保杨子, 相去数十里间。子通纳言毛文深进计, 募江南人为部曲, 诈为法兴之兵, 夜袭伏威。伏威不悟, 恨法兴之侵己, 又遣兵袭法兴。二人相疑, 莫敢先动。子通遂得尽锐攻陷江都, 陈棱奔于伏威。子通入据江都, 尽虏其众, 因僭即皇帝位, 国称吴, 建元为明政。丹阳贼帅乐伯通率众万余来降, 子通拜尚书左仆射。更进击法兴于废亭, 斩其仆射蒋元超, 法兴弃城宵遁, 遂有晋陵之地。获法兴府掾李百药, 引为内史侍郎, 使典文翰;以法兴尚书左丞殷芊为太常卿, 使掌礼乐。由是隋郡县及江南人士多归之。后伏威遣辅公柘攻陷丹阳, 进屯溧水。子通击之, 反为公柘所败。又属粮�。油ㄆ�, 保于京口, 江西之地尽归伏威。子通鸠集亡散得二万人袭沈法兴于吴郡破之率其官属都于余杭东至会稽, 南至千岭, 西距宣城, 北至太湖, 尽有其地。未几, 杜伏威遣其将王雄诞攻之, 大战于苏州, 子通败绩, 穷蹙请降, 伏威执之送京师, 高祖不之罪, 礼赐甚厚。 (选自《旧唐书·卷五十六·李子通传》, 有删改) 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子通鸠集亡散得二万人/袭沈法兴于吴郡/破之/率其官属/都于余杭 B.子通鸠集亡散/得二万人/袭沈法兴/于吴郡破之/率其官属都于余杭 C.子通鸠集亡散/得二万人/袭沈法兴于吴郡/破之/率其官属都于余杭 D.子通鸠集亡散得/二万人袭沈法兴/于吴郡破之/率其官属/都于余杭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曲, 是我国古代的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有五部, 部下有曲。文中代指军队。 B.僭, 指地位在下者冒用在上者的名义、礼仪或器物等, 文中指超越身份登上帝位。 C.建元, 既可指每年纪历的开始, 也可指开国皇帝第一次建立的年号。文中指后者。 D.礼乐, 原是周代作为各级贵族政治和生活准则的制度, 文中指“六艺”中的礼和乐。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子通自小贫贱,乐于助人。他早年捕鱼打猎,在乡里看到老人提着东西, 一定要帮助他们, 家里也没有积蓄的财产。 B.李子通勇武有力, 为人仁义。他被叛军抓住而归顺其首领左相才, 因为有武力而被赏识, 他全力�;け慌丫プ〉南缛�, 所以人们多愿归顺他。 C.李子通善纳下言, 用兵如神。他接受毛文深的进言, 招募军队, 诈称沈法兴的军队, 夜袭杜伏威, 造成二人之间的耗斗, 自己有机会占据江都。 D.李子通不计前嫌, 任人唯能。他重用自己的敌人沈法兴的部下李百药和殷芋, 因此隋朝地方以及江南的很多人才都愿意归顺他。 2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现代汉语。 (1)才相稍害其能, 子通自引去, 因绝淮, 与杜伏威合, 寻为隋将来整所败。 (2)子通败绩, 穷蹙请降, 伏威执之送京师, 高祖不之罪, 礼赐甚厚。 答案: 22.C 23.D 24.B 25.(1)左才相渐渐忌妒他的才能, 李子通自己离开, 趁机渡过淮河, 和杜伏威会合, 不久被隋将来整击败。 (2)李子通被打败, 形势窘迫请求投降, 杜伏威抓住他押送到京城, 高祖没有处罚他, (反而给他的)赏赐很优厚。 【解析】 参考译文: 李子通是东�?へ┫厝�。小时候生活贫穷, 地位低下, 靠捕鱼打猎为生。居住在乡里, 看到头发花白的老人提着重物, 他一定会帮助。他生性喜欢施舍, 家里没有积蓄的财产。隋朝大业末年, 有一个叛军首领叫左才相, 他自封为博山公, 占据齐郡的长白山, 李子通归顺了他, 凭借武力被才相看重。有乡人被叛军抓�。欢ɑ崛Ρ;に�。当时各路叛军都很残忍, 只有李子通施行仁爱宽容的政策, 因此人们大多归顺他, 不到半年, 军队达到上万人。左才相渐渐忌妒他的才能, 李子通自己离开, 趁机渡过淮河, 和杜伏威会合, 不久被隋将来整击败。李子通带领他余下的军队逃向海陵, 得到军队二万人, 自称将军。当初, 宇文化及派隋朝将军陈棱担任江都太守, 李子通率领军队进攻他。陈棱向南向沈法兴求救, 又向西向杜伏威请求援军, 二人各自带领军队到来, 杜伏威在清流屯兵, 沈法兴保卫杨子, 两军相距数十里。李子通接受毛文深的建议, 招募江南人作为军队, 假称是沈法兴的军队, 趁夜袭击杜伏威。杜伏威没有料到这是个圈套, 痛恨沈法兴侵犯自己, 又派遣军队袭击沈法兴。二人互相猜疑, 都不敢先行动。李子通于是完全得到精锐军队攻陷了江都, 陈棱投奔杜伏威。李子通占据江都, 全部俘虏了他的军队, 于是超越自己的身份登上皇帝大位, 建立国号称吴, 建立初始年号为明政。丹阳叛军主帅乐伯通率领军队一万多人来投降, 李子通封他做尚书左仆射。又在虞亭进攻沈法兴, 斩杀他的仆射蒋元超, 沈法兴放弃城池连夜逃跑, 于是占有晋陵这片地盘。他抓获沈法兴府中的属官李百药, 让他做内史侍郎, 掌管文翰工作;用沈法兴的尚书左丞殷芊做太常卿, 让他掌管礼乐制度。从此隋朝各郡县以及江南人士大多归顺他。后来杜伏威派遣辅公柘攻陷丹阳, 进占溧水。李子通向他进攻, 反而被辅公柘击败。又恰逢粮食耗�。谑抢钭油ǚ牌�, 在京口防御, 江西的地盘都归杜伏威所有。李子通纠集逃亡离散的军队, 得到二万人, 在吴郡袭击沈法兴, 击败了他, 率领他的官属在余杭建都。东到会稽, 南到千岭, 西到宣城, 北到太湖的大片土地, 都归他所有。李子通称王没有多久, 杜伏威派遣自己的将领王雄诞攻打他, 在苏州展开一场大战。李子通被打败, 形势窘迫请求投降, 杜伏威抓住他押送到京城, 高祖没有处罚他, (反而给他的)赏赐很优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