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太祖本纪·帝疾大渐》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2题。
        帝疾大渐, 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 忧�;�, 日勤不�。裼幸嬗诿�。奈起自寒微, 无古人之博知, 好善恶恶, 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 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天下归心, 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 以安吾民。丧祭仪物, 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 毋改作。诸王临国中, 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 推此令从事。”辛卯, 葬孝陵, 谥号高皇帝, 庙号太祖。
        帝天授智勇, 统一方夏, 纬开经文, 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当其肇造之初, 能沉几观变, 次第经略, 绰有成算。尝与诸臣论取天下之略, 曰:“朕遭时丧乱, 初起乡土, 本图自全。及渡江以来, 观群雄所为, 徒为生民之患, 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士诚恃富, 友谅恃强, 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 布信义, 行节俭, 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持, 士诚尤逼近, 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 士诚器�。窘驹蚝蒙�, 器小则无远图, 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 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 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 浙西负固坚守, 友谅必空国而来, 吾腹背受敌矣。二寇既除, 北定中原, 所以先出山东、次河洛, 止潼关之兵不遽取秦、陇者, 盖扩廓贴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 未肯遽下, 急之则并力一隅, 猝未易定, 故出其不意, 反旗而北。燕都既举, 然后西征。张、李望绝气穷, 不战而克, 然扩廓犹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 骤与角力, 胜负未可知也。”
        帝之雄才大略, 料敌如神, 料敌制胜, 率类此。故能戡定祸乱, 以有天下。语云:“天道后起者胜。”岂偶然哉。
        节选自《明史·太祖本纪》
        10.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善恶恶                        恶:憎恨, 疾恨
        B.徒为生民之患                    患:担忧
        C.士诚器小                        器:器量
        D.燕都既举                        举:被攻占
        11.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以安吾民                        斧斤以时入山林
        B.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        蟹六跪而二鳌
        C.志骄则好生事                    水至清则无鱼
        D.以为之援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能够直接体现朱元璋“料敌如神”的一组是
        ①统一方夏, 纬开经文       ②观群雄所为, 徒为生民之患
        ③士诚尤逼近, 或谓宜先击之   ④友谅志骄, 士诚器小
        ⑤扩廓贴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 未肯遽下  ⑥张、李望绝气穷, 不战而克
        A.②④⑤   B.   C.   D.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今得万物自然之理, 其奚哀念之有?
        (2)向使先攻士诚, 浙西负固坚守, 友谅必空国而来, 吾腹背受敌矣。
        (3)急之则并力一隅, 猝未易定, 故出其不意, 反旗而北。
         
         
        答案:
        10.B(祸害)
        11.C(均为连词, 就。A项前者介词, 表目的;后者介词, 按照。B项前者连词, 表递进, 而且;后者连词, 表并列, 和。D项前者代词, 他、他的;后者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12.A(错在“作者认为”, 这些话都是太祖朱元璋自己在遗嘱里说的。)
        13.(1)今日懂得了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 难道还有什么哀念之情吗?(“得”、“其”、“奚”、“哀念之有”宾语前置各1分)(2)如果先攻打张士诚, 他在浙西凭借坚固的城池坚守, 友谅必定会倾国(用尽国家兵力)而来, 我们就会腹背受敌了。(“向使”“负”“固”“空国”各1分)(3)(如果)逼急了他们, 他们势必会合力在一个地方, 仓促间(一下子)反而不容易平定, 所以(我们)出其不意, 回师向北进攻。(“急”“并力”“猝”“北”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高皇帝疾病大大加重, 遗诏说:“我承担天命三十一年, 心里总是为国家和百姓的安危而忧虑, 日日勤劳, 不敢懈�。铝τ谖傩漳崩�。怎奈出身贫苦低微, 没有像古人那样博学多闻, 好善疾恶, 远远比不上他们。今日懂得了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 难道还有什么哀念之情吗?天下人归顺皇太孙, 最适合于登皇帝位。内外文武百官同心协力辅佐政事, 来安定我的百姓。治丧祭奠仪式的物品, 不要使用金玉。孝陵山川依然照旧, 不要改动。各位藩王只在各自的封国内哀悼, 不必到京都。凡不在这个诏令之中的, 依据这个诏令行事。”辛卯日, 葬于孝陵, 谥号“高皇帝”, 庙号太祖。
        太皇帝由上天授予他智慧和能力, 统一了全中国, 武功文治是汉、唐、宋各代君主所不能相比的。当他开创功业之初, 能够沉着镇定审时度势, 遵循规律经营, 很有谋划。经常与各位大臣议论谋取天下的策略, 他说:“我时逢丧乱之际, 当初起兵乡里, 本来只为保全自己。等到渡过长江之后, 看到群雄的所作所为, 只是祸害百姓, 而张士诚、陈友谅尤其是大蛀虫。士诚倚仗富有, 友谅倚仗兵强, 唯独我没有什么可以倚仗的。只有不嗜好杀人, 布施信义, 实行节俭, 和你们同心协力, 共渡难关。起初与张士诚、陈友谅二位敌人相对峙, 士诚尤为逼近, 有的人说应该先击败他。我依据友谅志气骄傲, 士诚器量狭�。酒景帘厝幌不渡露�, 器量狭小必鼠目寸光, 所以首先攻打友谅。鄱阳湖之战, 士诚终于不能走出姑苏一步去支援陈友谅。如果先攻打士诚, 他在浙西凭借坚固的城池坚守, 友谅必定会倾国而来, 我就会腹背受敌了。两个敌人都已经消灭, 于是北伐中原。之所以先取山东, 再夺取河洛, 并制止潼关的军队不急于攻占秦、陇, 是因为扩廓铁木儿、李思齐、张思道都是身经百战, 未必愿意甘拜下风, (如果)逼急了他们, 他们势必会合力在一个地方, 仓促间(一下子)反而不容易平定, 所以(我们)出其不意, 回师向北进攻。燕都已经攻克, 然后西征。张、李没有了指望, 气势也没有了, 所以不战而胜, 然而扩廓仍然在极力抵抗不愿屈服。假使那时未攻下燕都, 骤然和他们斗力, 谁胜谁负就难以预料了。”
        太祖皇帝的雄才大略, 料敌如神, 克敌制胜, 都与此相类似, 所以能够平定祸乱, 直到拥有天下。古话说:“天道后起者胜。”这绝不是偶然的。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刘基传》《明史·鲁穆传》
        《明史·赵彦传》《明史·后妃列传》
        《吴与弼, 字子传》《明史·张溥传》
        《熊鼎传》《况钟传》
        《明史·费宏传》《明史·郑赐传》
        《明史·熊廷弼传》《明史·刘基传》(二)
        《明史·杨瑄传》《明史·黄道周传》
        《明史·唐顺之传》《明史·王恕传》
        《明史·唐顺之传》(二)《明史·秦良玉传》
        《明史·卓敬传》《明史·王宪传》
        《明史·归有光传》《明史·申时行传》
        《明史·姚夔传》《明史·马森传》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袁宏道《叙小修诗》
        方孝孺《里社祈晴文》《梁书·陶弘景传》
        《明史·毛羽健传》曾国藩《召悔》
        《北史·韩褒传》《新唐书·欧阳询传》
        《三国志·刘晔传》《隋书·裴政传》
        《新唐书·李鄘传》《后汉书·孔僖传》
        《宋史·刘温叟传》《华阳国志·陈寿传》
        《宋史·陈禾传》《宋史·宋汝为传》
        《宋史·杨察传》《三国志·贾诩传》(二)
        苏洵《木假山记》《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宋书·傅弘之传》《汉书·车千秋传》
        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资治通鉴·肥水之战》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