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奏记丞相府论学事 (唐)刘禹锡 凡今能言者, 皆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 郁堙而不扬, 非天不生材也。亦犹不耕者不叹廪庾之无馀, 非地不产百谷也。伏以贞观中, 增筑学舍千二百区, 生徒三千馀人。时外夷上疏, 请遣子弟入附於三雍者五国。虽“菁菁者莪”, 育材之道不足比也。今之胶庠, 不闻弦歌, 而室庐圯废, 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欲振学也, 病无赀财以给其用。鲰生今有一见, 使大学立富。幸遇相公在位, 可以索言之。 《礼》云:“凡学官春释奠于其先师。斯礼止於辟宫, 非及天下也。”今四�?は�, 咸以春秋上�。惺驴鬃用�, 其礼不应於古, 且非孔子意也。炎汉初定, 群臣皆起屠贩为公卿, 故孝惠、高后之间, 置原庙于郡国。逮孝元时, 韦元成以硕儒为丞相, 遂建议罢之。夫以子孙尚不敢违礼以飨其祖, 况后学师先圣之道, 而首违之乎?与其烦于旧飨, 孰若行其教道?今夫子之教日颓靡, 而以非礼之祀媚之, 斯儒者所宜愤悱也。窃观历代, 无有是事。 皇家武德二年, 诏于国学立周公、孔子庙, 四时致祭。贞观十一年, 又诏修宣尼庙于兖州。至二十年, 许敬宗等奏, 乃遣天下诸州县置三献官, 其它如方社。敬宗非通儒, 不能稽典礼。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后数年定令。时王孙林甫为宰相, 不涉学, 委御史中丞王敬从�?�。敬从非文儒, 遂以明衣牲牢编在学令。是首失于敬宗, 而终失于林甫, 习以为常, 罕有敢非之者。 谨桉本州四县, 一岁释奠物之直, 缗钱十六万有奇。举天下之郡县, 当千七百不啻, 羁縻者不在数中。凡岁中所出, 于经费过四千万, 适资三献官饰衣裳、饴妻子而已, 于尚学之道, 无有补焉。今谨条奏:某乞下礼官博士, 详议典制, 罢天下县邑牲牢衣币。如有生徒, 春秋依开元敕旨, 用酒醴等, 示敬其事, 而州府许如故仪。然后籍其资, 半附益所隶州, 使增学校, 其半率归国庠, 犹不下万计。筑学室, 具器用, 丰篹食, 增掌固, 以备使令。凡儒官各加稍食, 其纸笔铅黄视所出州, 率令折入。学徒既备, 明经日课缮书若干纸, 进士命雠校亦如之。则贞观之风, 粲然不殊。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能稽典礼。 稽 :考查 B.罕有敢非之者 非:非议 C.当千七百不啻 当:应当 D.然后籍其资 籍:登记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室庐圮废 而耻学于师 B.则贞观之风, 粲然不殊 凌万顷之茫然 C.于尚学之道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病无赀财以给其用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 B.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 C.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 D.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 10.以下六句话, 全都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 ①天下诸州县置三献官, 其他如方社 ②以明衣牲牢编在学 ③罢天下县邑牲牢衣币 ④春秋依开元敕旨, 用酒醴等, 示敬其事 ⑤筑学室, 具器用, 丰篹食, 增举固 ⑥其纸笔铅黄视所出州, 率令折入 A.①②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⑤⑥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设喻, 把人才缺乏的道理讲得明白易懂。接着采用对比论证, 得出今不如昔的结论, 从而直指现象根源无赀财。 B.第二段开篇引经据典, 借以指责当今四�?は氐淖龇�, 为后文建议罢免其事做好了铺垫。 C.文章说理环环相扣, 在提出各种建议之后, 又展望了美好的前景, 所谓“贞观之风, 学粲然不殊”, 旨在表明对贞观年间风气的称赞。 D.作者站在纵观历史的角度, 指出了是礼首先失误于不通儒的许敬宗, 后经崇尚儒学的唐玄宗纠正, 但终失于不涉学的李林甫之手。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不知养材之道, 郁堙而不扬, 非不生材也。 (2)凡岁中所出, 于经费过四千万, 适资三献官饰衣裳、饴妻子而已, 于尚学之道, 无有补焉。 13.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刘禹锡反对在四�?は匦私ǹ酌怼⑿屑漓肜竦脑�。 答案: 7.D 8.B 9.A 10.D 11.C 12.(1)却不知道培养人的道理, 他们志气郁结不扬, 不是自然(上天)不生出人才。 (2)总共一年用于这方面的经费超过四千万, 刚好供三献官修饰衣裳, 侍养妻儿罢了, 对于办学的事, 没有补益。 13.①不符合古代流传下来的礼制;②不符合孔子的意愿, ③铺张浪费。 参考译文: 大凡现在能进言的, 都认为天下缺乏人才。却不知道培养人才的道理, 他们志气郁结不扬, 这不是自然不生出人才。也就好像不耕种的人不会感叹仓廪没有余粮, 而不是土地不生产百谷。贞观中, 增修学舍一千二百所, 学生三千多人。当时外国上疏, 请求派遣子弟入太学学习的有五国。现在的人才虽然如《诗经》“菁菁者莪”所描绘的那样层出不穷, 但培育人才方式与贞观时是无法相比的。如今的学校, 听不到弦歌之音, 并且房屋倒塌废弃, 学生也越来越少。不是学官不想振兴学校, 弊病在于缺少经费不能供给办学之用。我今天不揣浅薄地提出一个建议, 可以让大学立刻富起来。我有幸赶上相公您在位, 所以可以畅所欲言。 《礼记》中记载:“凡是学官, 春天对先师孔子举行释奠礼。”这种仪式只在太学举行, 而并非全国所有学校都要举行。如今全国郡县都在春秋两季二八月上旬丁日这一天在孔庙举行祭祀, 这种礼和古代不相符合, 况且也不是孔子本意。西汉刚刚建国, 群臣都是从屠夫贩卒升为公卿, 所以孝惠、高后年间, 在郡国设置原庙。等到汉元帝时, 韦元成凭借博学多才的儒者身份当上丞相, 于是建议去除这种礼仪。子孙尚且不敢违背礼仪来祭祀他的先祖, 何况效法先圣教导的后学, 却首先违反吗?与其举行烦琐重复的旧的祭礼, 倒不如践行教道。如今孔子的学说日益衰落, 却用不合礼教的祭奠仪式来讨好孔子, 这就是儒学弟子应该思虑的地方。纵观历朝历代, 没有这样的事。 我朝武德二年, 皇上下诏在国学立周公、孔子庙, 四季举行祭祀。贞观十一年, 又下诏在兖州修建孔庙。到二十年许敬宗等上奏, 于是让天下诸州县设置三献官, 其礼和方社一样。敬宗不通儒学, 不能查考典礼。开元年间, 玄宗崇尚儒学, 和儒臣商议, 自此发布诏令, 免去郡县各学校祭孔时用的牲牢, 只用酒和干肉来祭祀。过了几年要确定这项命令。当时李林甫为宰相, 不过问学校的事情, 委托御史中丞王敬从编辑刊印。敬从不是文儒, 于是将明衣牲牢等祭祀的仪式编在学令之中。这是首先失误于许敬宗, 而最终缺失于李林甫,天下习以为常, 很少有敢于非议的人。 本州四县, 一年用于祭祀的物品的价值是缗钱十六万多。以全国所有的郡县计算, 大概一千七百不止, 其他额外开支不计算在其中。总共一年用于这方面的经费超过四千万, 刚好供三献官修饰衣裳、侍养妻子罢了, 对于办学的事, 没有任何补益。现在我恭谨地分条上奏:我请求将此事交付礼部长官以及太学博士, 根据典章制度详细审议, 废除全国各县用于祭祀的牲牢衣币。如果有学生, 春秋两季依照开元时的诏令, 用酒醴等来祭祀, 而州府依旧的礼仪不变。然后没收这些资金, 一半交给所属的州, 让其增修学校, 其中一半交与国庠, 这个数目也不少于万计。用这些资金修筑学室, 准备器用, 丰富篹食, 增加给掌固的人以备这方面的差遣使用。凡是儒官要增加俸禄, 纸笔铅黄等文具, 看他所出的州县, 一概命令折合在收入之内。有了学生之后, 明经们每天每人抄写书本若干页, 进士们每天也校对书本若干页, 这样一来, 贞观年间的风气, 就会明显表现出来而且没什么差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