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元史·程钜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程钜夫, 名文海, 避武宗庙讳, 以字行。叔父飞卿, 仕宋, 通判建昌, 世祖时, 以城降。钜夫入为质子, 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他日, 召见, 问贾似道何如人, 钜夫条对甚悉, 帝悦, 给笔札书之, 乃书二十余幅以进。帝大奇之, 谓近臣曰:“朕观此人相貌, 已应贵显;听其言论, 诚聪明有识者也。可置之翰林。”以其年少, 奏为应奉翰林文字。帝曰:“自今国家政事得失, 及朝臣邪正, 宜皆为朕言之。”钜夫顿首谢曰:“臣本疏远之臣, 蒙陛下知遇, 敢不竭力以报陛下!”寻进翰林修撰, 屡迁集贤直学士, 兼秘书少监。至元二十三年, 见帝, 首陈:“兴建国学, 乞遣使江南搜访遗逸;御史台、按察司, 并宜参用南北之人。”帝嘉纳之。二十四年, 立尚书�。晕沃�, 钜夫固辞。又命为御史中丞, 台臣言:“钜夫南人, 且年少。”帝大怒。遂以钜夫仍为集贤直学士, 拜侍御史, 行御史台事, 奉诏求贤于江南。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二十六年, 时相桑哥专政, 法令苛急, 四方骚动。钜夫入朝, 上疏曰:“臣闻天子之职, 莫大于择相, 宰相之职, 莫大于进贤。苟不以进贤为急, 而惟以殖货为心, 非为上为德、为下为民之意也。今权奸用事, 立尚书钩考钱谷, 以剥割生民为务。臣窃以为宜清尚书之政, 损行省之权, 罢言利之官, 行恤民之事, 于国为便。”桑哥大怒, 羁留京师不遣, 奏请杀之, 凡六奏, 帝皆不许。三十年, 出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 兴学明教, 吏民畏爱之。大德四年, 迁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至官, 首治行省平章家奴之为民害者, 上下肃然。皇庆二年, 旱, 钜夫应诏陈桑林六事, 忤时宰意。明日, 帝遣近侍赐上尊, 劳之曰:“中书集议, 惟卿所言甚当, 后临事, 其极言之。”钜夫建言:“经学当主程颐、朱熹传注, 文章宜革唐、宋宿弊。”命钜夫草诏行之。三年, 以病乞骸骨归田里, 不允。钜夫请益坚, 特授光禄大夫, 赐上尊, 命廷臣以下饮饯于齐化门外, 给驿南还, 敕行省及有司常加存问。居三年而卒, 年七十。泰定二年, 赠大司徒、柱国, 追封楚国公, 谥文宪。
                                                      (节选自《元史·程钜夫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
        B.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
        C.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
        D.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 古代称已故帝王或尊长的名;后来也用于敬称在世尊长的名字。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亲的名字, 叫避讳。
        B.年号, 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称, 多为帝王所用, 如至元、康熙。年号的使用始于汉武帝时期。改换年号叫改元。
        C.台, 古代中央政府的官署, 常指御史台。行台, 指中央政府设在京师以外的行政机构, 也指地方大吏的官署或居所。
        D.谥, 古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只有帝王、贵族、大臣有谥号。谥号有美谥和恶谥两种, 如文宪、周厉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钜夫聪慧有才识, 甚得元帝赏识。钜夫跟随叔父脱宋降元, 在元帝诏问时, 他应对十
        分详�。迷劬静灰�。他虽然年纪轻轻, 却深得元帝的信任, 屡得升迁。
        B.钜夫建议重用南人, 得到元帝采纳。他向元帝建议寻访江南名人逸士, 并让他们与元
        人一起担任御史台、按察司要职。元帝力排非议, 采纳了钜夫江南招贤的建议。
        C.钜夫为人正直, 不畏权贵, 体恤百姓。他为民请命, 弹劾宰相桑哥专权苛政敛财伤民;
        他出任地方官职, 兴学明教, 为民除害, 深为官吏民众敬畏和爱戴。
        D.钜夫不恋栈官位, 却得享殊荣。他因病请求辞官归里, 但遭拒绝。他一再坚持, 才被
        允许, 离京之日, 元帝命设宴, 让百官送行;敕令地方官员要常问候, 死后追赠官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苟不以进贤为急, 而惟以殖货为心, 非为上为德、为下为民之意也。
         
        (2)至官, 首治行省平章家奴之为民害者, 上下肃然。
         
         
        答案:
        (一)本题共4小题, 19分
        10.【文言断句】(3分)
        B(见译文)
        11.【文化常识】(3分)
        D(谥号有官谥、私谥之分。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 由其亲戚、门生
          或故吏所加, 称为私谥)
        12.【内容分析】(3分)
        B(对钜夫江南招贤的建议, 朝中并无非议, 元帝也无“力排非议”之举)
        13.【文言翻译】(10分)
        (1)如果不把举荐贤能作为急迫的事务, 而只是把营求财物放在心上, 这并非对上辅助皇上施行德政、对下关爱黎民百姓的意旨啊。
             [5分。“进贤”、“殖货”各1分;大意3分]
        (2)程钜夫一到任, 首先惩治平章行省那些为害百姓的家奴, 于是, 官吏和百姓对他都
        十分恭敬。
        [5分。补上主语1分, 定语后置1分, “肃然”1分, 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程钜夫, 名文海, 避元武宗庙讳, 改用字代名。他的叔父程飞卿, 在宋朝做官, 任建昌通判, 元世祖时, 带领城邑投降。程钜夫入元充当人质, 他叔父官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有一天, 程钜夫被皇帝召见, 皇帝问贾似道是怎样的人, 程钜夫逐条对答, 相当详�。实鄹咝�, 就给他笔札叫他写下来, 竟然写了二十多幅进献上来。皇帝对他的才能特别惊异, 对身边的臣子说:“我看这个人的相貌, 已经非常高贵;听他说话, 确实是聪明有见识的人。可以安排他任翰林。”因为他年纪�。傥Ψ詈擦治淖�。皇帝说:“从今以后国家政事得失, 以及朝廷官员的邪正, 都应该向我说明。”程钜夫顿首感谢到:“我本是被疏远的臣子, 蒙受陛下的赏识, 怎敢不竭尽全力来报答陛下!”不久升为翰林修撰, 多次升迁至集贤直学士, 兼任秘书少监。至元二十三年, 觐见皇帝, 首次陈述:“兴建国学, 请求派使节到江南搜查访问遗弃而不用的名士;御史台、按察司等职, 应该一并任用南人和北人。”至元二十四年, 朝廷设立尚书�。实巯纶蚊沃�, 钜夫坚决推辞。程钜夫又被任命为御史中臣, 御史台的大臣说:“钜夫是南人, 并且年少(不宜任命)。”皇帝大怒。于是仍然任命钜夫为集贤直学士, 授侍御史, 从事御史台事务, 奉诏前往江南求贤。当初, 书写诏令都是用蒙古字, 到现在, 皇帝特别命令用汉字来书写。回到朝廷, 向皇帝陈述民间利病五事, 钜夫被授予集贤学士, 仍然回到行台任职。二十六年, 当时的宰相桑哥专权, 法令苛刻而急切, 四方动荡不安。钜夫入朝, 上疏说:“我听说天子的职务, 没有比择相更大的, 宰相的职务, 没有比举荐贤才更重要的。如果不把举荐贤能作为急迫的事务, 而只是把营求财物放在心上, 这并非对上辅助皇上施行德政、对下关爱黎民百姓的意旨啊。现在权奸用事, 立尚书聚敛财赋, 以搜刮百姓为要务。我私下认为应当理清尚书的政务, 减损行省的权力, 罢免谄媚言利的官员, 推行体恤百姓的事务, 行对国家有利之事。”桑哥非常生气, 把他留在京师不送走, 上奏请求要杀掉钜夫, 总共奏了六次, 皇帝都没有批准。三十年, 离开京师担任福建海道肃政廉访使, 兴办学堂推行教育, 官吏百姓对他又充满敬畏又爱戴。大德四年, 调为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程钜夫一到任, 首先惩治平章行省那些为害百姓的家奴, 于是, 官吏和百姓对他都十分恭敬。皇庆二年, 天下大旱, 钜夫应诏陈述桑林等六事, 违背了当时宰相的意愿。第二天, 皇帝派遣近臣赐他为上尊, 慰劳他道:“中书集体商议, 只有您所说的最恰当, 以后遇到其他的事, 一定要好好地告诉我。”钜夫建言道:“经学方面当以程颐、朱熹传注为主, 文章应该革除唐、宋时期的弊害。”于是下命让钜夫起草下诏推行。三年, 向朝廷称病请求退休, 朝廷没有批准。钜夫请求退休的意愿更加坚定, 皇帝特授钜夫为光禄大夫, 赐以上尊, 命令职位低于钜夫的臣子到齐化门外饯别送行, 为他提供南回的马, 下令行省和有司经常慰问。钜夫回家三年后就死了, 终年七十岁。泰定二年, 赠大司徒、柱国, 追封楚国公, 谥号为文宪公。



        相关文言文练习
        《元史·何实传》《元史·博尔术》
        《元史·陈思济传》《元史·赵炳传》
        《元史·宋子贞传》《元史·吴元珪传》
        《元史·本纪第一》《元史·张起岩传》
        《元史·赵孟頫\传》《元史·王玉汝传》
        《元史·许有壬传》《元史·张德辉传》
        《元史·刘秉忠传》《元史·伯颜传》
        《元史·张思明》《元史·杨惟中传》
        《元史·拜住传》《元史·归旸传》
        《元史·廉希宪传》《元史·杨奂传》
        《元史·余阙传》《元史·畅师文传》
        《元史·彻里帖木儿传》《元史·成遵传》
        《汉书·终军传》《刘羽冲泥古》
        陆容《阿留传》《宋史·洪咨夔传》
        《汉书·史丹传》《陈丞相世家》(一)
        《陈丞相世家》(二)《梅伯言先生诛辞》
        《聊斋志异·王子安》《旧唐书·张延赏传》
        《宋史·康保裔传》《秋水》
        《岳阳楼记》《桃花源记》(09茂名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史·刘汲传》
        王安石《壬辰寒食》《烛之武退秦师》
        《淳于髡》原文和翻译《宋史·刘珙传》
        曾巩《学舍记》《明史·秦良玉传》
        《治国犹栽树》《元史·何实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