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古文观止·乐毅报燕王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文观止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乐毅报燕王书
          望诸君(即乐毅)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 不能奉承先王之教, 以顺左右之心, 恐抵斧质之罪, 以伤先王之明, 而又害于足下之义, 故遁逃奔赵。今王使使者数之罪, 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 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 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 不以禄私其亲, 其功多者赏之;不以官随其爱, 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 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 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窃观之, 先王之举错, 有高世之心, 故假节于魏, 而以身得察于燕。先正过举, 擢之乎宾客之中, 使臣为亚卿。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 不量轻弱, 而欲以齐为事。’臣曰:‘夫齐, 霸国之遗教而骤胜之遗事也, 娴于甲兵, 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 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 莫径结于赵矣。约楚、赵、宋尽力, 四国攻之, 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 具符节, 南使臣于赵。顾反命, 起兵随而攻齐, 大胜之。轻卒锐兵, 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 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自五伯以来, 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惬其志, 以臣为不顿命, 故裂地而封之, 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 自以为奉令承教, 可以幸无罪矣, 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 功立而不废, 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 名成而不毁, 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 夷万乘之强国, 收八百岁之蓄积, 及至弃群臣之日, 遗令诏后嗣之馀义。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 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 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 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 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 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 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 堕先王之名者, 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 以幸为利者, 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 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 不洁其名。臣虽不佞, 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 而不察疏远之行。故敢以书报, 唯君之留意焉。”
         �。ń谘∽浴豆盼墓壑埂だ忠惚ㄑ嗤跏椤罚�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 报:回复
          B.今王使使者数之罪 数:数落, 列举
          C.不以官随其爱 爱:喜欢
        D.故受命而弗辞 辞:拒绝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故察能而授官者      渔父见而问之曰
          B.今王使使者数之罪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C.不以官随其爱, 其能当者处之    其若是, 孰能御之
        D.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5.下列句子全部用来说明乐毅“敢以书对”原因的一组是(     )(3分)
          ①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 而不察疏远之行②顾反命, 起兵随而击齐
          ③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 ④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
          ⑤齐王遁而走莒, 仅以身免 ⑥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娴于甲兵, 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 则必举天下而图之。(4分)
         
         
        (2)臣闻古之君子, 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 不洁其名。(4分)
         
         
         
        答案:
        13.C(爱:喜欢的人)
        14.A(B“者”:代词, “……的人”;语气词, 引出原因。C“其”:代词, “那”;连词, “如果”D“乎”:介词, “被”;介词, “在”)
        15.D(②是说帮燕王击齐, ⑤是说齐王失败, 两句都不是给燕王写信的原因)
        16.(1)齐国将士熟悉兵法, 擅长战事。您如果要攻打齐国, 就必须汇合诸侯各国的力量来对付它。(注意“娴”“习”“举”“图”, 句子通顺即可)
         �。�2)我听说, 古代的品德高尚的人, 即使和朋友绝交, 也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臣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 不需洗刷自己的名声。(“交绝”“恶”“去”“洁”, 句子通顺即可)
         
         
         



        相关文言文练习
        《古文观止·报燕王书》《义田记》
        《爱莲说》《梅花草堂集》《熊鼎传》
        《曾子易箦》《孔雀东南飞》
        《杨烈妇传》(一)《杨烈妇传》(二)
        《柳敬亭传》《河中石兽》(一)
        《有盲子道涸溪》《荀子·非相》
        《拟论姚莹功罪状》《高祖本纪》
        《况钟传》《文章繁简》
        《瓶庵小传》《魏书·李冲列传》
        《晋书·吾彦传》《宋史·宋绶传》
        《刑赏忠厚之至论》欧阳修《真州东园记》
        《新唐书·列传·穆宁传》《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三国志·许褚传》《宋史·钱惟演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