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赵葵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赵葵, 字南仲, 京湖制置使方之子。少与兄范俱有志事功, 方器之, 聘郑清之、全子才为之师。又遣从南康李燔为有用之学。每闻警报, 葵与诸将偕出, 遇敌则深入死战。一日, 方赏将士, 恩不偿劳, 军欲为变。葵时十二三, 觉之, 亟呼曰:“此朝廷赐也, 本司别有赏赍。”军心赖一言而定, 人服其机警。
        嘉定十年, 金兵犯襄阳, 围枣阳。时边烽久熄, 金兵猝至, 人情震惧。方帅范、葵往战, 败走之。十三年方遣葵及都统扈再兴攻金人至高头。高头, 金人必守之处也, 出劲兵拒战, 葵率先锋奋击, 再兴继进歼之。翼日, 葵麾军进击, 金兵亦大出合战, 大破之, 俘斩及降者几二万, 获万户而下十数人, 夺马八百, 逐北直傅城下而还。
        十四年, 金人犯蕲州, 金大将阿海引兵出战, 葵帅精骑赴敌, 再兴从之, 大捷, 斩首万余。金人闭门不出。范曰:“金人必复谋夜战以幸胜, 乃预备大鼓, 令军中闻叠鼓声始动, 若彼未至五十步内而辄动者斩。未几, 金兵稍下山, 范叠鼓麾军突斗, 葵继进, 金人僵尸相属。复相持至夜分, 金人虽敛, 而阵如故。范、葵急会将校, 选死士数千, 黎明四面奋击, 唤声撼山谷。金人走, 乘胜逐北, 斩首数千级, 拔所掠子女万余。
        十七年, 淮东制置使许国檄葵议兵。葵至曰:“君侯欲图贼, 而坐贼阱中, 悔已无及, 惟有重帐前置兵, 犹足制之尔。”国曰:“兵不能集, 集不能精, 奈何?”曰:“葵请视两路之兵, 别其精锐, 君侯留三万帐前, 贼不敢动矣。”国曰:“不若集淮兵来阅, 而君董之, 既足示众, 亦可选锐。”葵曰:“有兵之郡, 必当冲要, 守将岂可空壁以从制置使命耶?必匿其强壮, 遣老弱以备数。本欲选锐, 适得其钝, 本欲示众, 适示单弱。”国不听, 卒败。
        绍定元年, 出知滁州。二年, 葵母疾, 谒告省侍不得, 刲股杂药以寄之。母卒, 葵求解官, 不许, 不得已, 卒哭复视事。
        绍定六年, 授两淮宣抚使, 判扬州, 进封鲁国公, 寻奉祠。咸淳元年, 乞致仕。特授少师、武安军节度使, 进封冀国公。舟次小孤山, 薨, 年八十一。赠太傅, 谥忠靖。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六》 有删改)
        10. 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逐北直城下而还逼近
        B. 葵请视两路之兵, 其精锐挑选
        C. 不若集淮兵来阅, 而君董之监督\管理
        D. 舟小孤山驻扎
        11.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葵, 字南仲”。古人幼时命名, 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字和名使用有别, 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 文中“授两淮宣抚使、判扬州, 进封鲁国公”中的“授”指授给、给予官职。“判”指低位兼低职。“封”指帝王把土地、封号或爵位授予亲属或臣僚。
        C. 文中“寻奉祠”的“奉祠”指只领官俸而无职事。宋代设宫观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主管等职, 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员。因宫观使等职原主祭祀, 故亦称奉祠。
        D. 文中“ 谥忠靖”的“ 谥”是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 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 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葵小小年纪就表现出其机警灵敏。有一次他父亲奖赏部属不当, 引起军队骚乱时, 他急中生智, 一句话化解�;�, 稳定了军心。
        B. 赵葵是一位身先士卒、英勇善战的将领。嘉定十三年、十四年, 当金兵进犯时, 赵葵都率先带领士兵奋勇出击, 并大败金兵。
        C. 赵葵有军事谋略。淮东制置使许国邀请赵奎商议对付贼寇的办法, 赵葵分析军情切中肯綮, 设计应敌方略, 许国不用其谋, 大败。
        D. 赵葵有孝心。赵葵的母亲患�。爰偬绞游幢慌�, 于是, 他割下大腿的肉杂入药中寄送给母亲。
        13.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金人走, 乘胜逐北, 斩首数千, 拔所掠子女万余。
        ⑵本欲选锐, 得其, 本欲示, 适示。
        【答案】10. D    11. B    12. B   
        13. ⑴金兵逃跑, 宋军乘胜追击逃兵, 斩首数千, 宋军救出被金兵所掳去的百姓万余人。
        ⑵ 本来是想选择, 得到;本来是想显示其, 恰好给人以的感觉。
         
        【附文言文译文】
        赵葵, 字南仲, 京湖制置使赵方的儿子。与哥哥赵范都有志于事业和功绩, 赵方由此器重他, 聘请郑清之、全子才作为他的老师。又遣送他跟随南康军李燔修业有用的学问。每次听到军事警报, 葵与各位将领一齐出阵, 遇到敌人就深入死战到底。有一天, 赵方奖赏将士, 恩德不能抵偿功劳, 将士们想发动变乱。赵葵当时十二三岁, 察觉到这件事, 急忙喊道“:这是朝廷赏赐的, 本制置使司另外还有赏赐。”军心因这一句话而稳定, 人们都佩服他的机警灵敏。
        嘉定十年(1217), 金兵进犯襄阳, 围困枣阳。当时, 边境战事已停止很久, 金兵突然来进犯, 人们因此感到震慑恐惧。赵方率二子赵范、赵葵前往迎战, 大败而回。嘉定十三年赵方派遣赵葵和都统扈再兴在高头进攻金人。高头, 金兵必守的地方, 派出精悍劲旅坚拒迎战, 赵葵率领先锋部队奋勇出击, 扈再兴接着进击歼灭金兵。第二天, 赵葵指挥宋兵前进攻击金兵。金兵也倾巢出动迎战宋兵, 被宋兵打得大败, 被杀、俘虏与投降的差不多有二万人, 俘获万户以下的官吏十几人, 夺得马八百匹, 追逐金兵向北直到城下才返回。
        嘉定十四年(1221), 金兵进犯蕲州, 金大将阿海率兵出城迎战, 赵葵率精干骑兵出击金兵, 扈再兴率兵跟随他, 大获全胜, 斩首万余人。金兵关闭城门不出来迎战。赵范说:“金兵一定是又想在晚上出战以侥幸取胜。”于是预先准备大鼓, 命令军中听见击鼓声开始出击, 如果敌方没有到五十步内就行动的人定斩不赦。不一会儿, 金兵逐渐下山, 赵范击鼓指挥军队突然出击, 赵葵相继出兵, 歼灭金兵数千人, 金兵一个接一个地被杀倒下。又相持到夜半时分, 金兵虽有所收敛, 但其阵势依然如故。赵范、赵葵急忙会集将帅商议, 选取敢死队员数千人, 到天刚亮时四面奋勇出击, 冲杀之声震撼山谷。金兵逃走, 宋军乘胜追击逃兵, 斩首数千, 宋军救出金兵所掠夺的民众万余人。
        嘉定十七年(1224), 淮东制置使许国邀请赵葵议论兵事。赵葵到后说“:您想消灭贼寇, 而已落入贼寇的陷阱中, 后悔已来不及, 唯有在前方重点设防, 还可以制服贼寇。”许国说:“士兵不能集中, 集中的兵不精练, 怎么办?”赵葵答道:“我赵葵请求视察淮南两路的士兵, 选拔其中的精锐, 您留下三万精兵在军帐前听从调遣, 贼寇就不敢贸然行动了。”许国说:“不如集合淮兵来接受检阅, 由您监督管理, 这样既足以显示兵多, 又可选择精锐。”赵葵道:“有兵的州府, 一定是军事要地, 守将难道能够不留一兵一卒来服从制置使的命令吗?定是隐匿他们强壮的士兵, 派遣年老体弱的士兵来充数。本来是想选择精锐之师, 恰好得到愚钝之兵;本来是想显示其兵众力强, 恰好给人以兵少力弱的感觉。”许国不听, 最后大败。
        绍定元年, 出任滁州知州。绍定二年, 赵葵的母亲患�。钥爰偬绞游幢慌�, 于是, 割股肉杂入药中寄送给母亲。母亲死了, 赵葵请求辞去官职, 未被允许, 不得已, 办完丧事后又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绍定六年(1260), 授命担任两淮宣抚使、扬州通判, 进升封为鲁国公。咸淳元年(1265), 请求退休。加少傅衔, 特地授命他担任少师、武安军节度使, 进封冀国公。坐船�?啃」律�, 去世, 享年八十一岁。赠赐太傅, 谥号“忠靖”。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真宗本纪》《宋史·晁迥传》
        《宋史·赵立传》《宋史·王曾传》(二)
        《宋史·包恢传》《宋史·王曾传》
        《宋史·狄青传》《宋史·梅尧臣传》
        《宋史·邵亢传》《宋史·朱熹传》
        《宋史·赵尚宽传》(二)《宋史·李谷传》
        《宋史·黄度传》《宋史·吕公绰传》(二)
        《宋史·王阮传》《宋史·沈作宾传》
        《宋史·吴挺传》《宋史·李蘩传》
        《宋史·刘正夫传》《宋史·王大宝传》
        《宋史·窦仪传》《宋史·汪立信传》
        《宋史·陈宗礼传》《宋史·刘谦传》
        《宋史·钟季玉传》《宋史·上官均传》(二)
        《宋史·焦继勋传》《宋史·王安石传》(二)
        《宋史·牛皋传》《宋史·勾涛传》
        《宋史·许骧传》(二)《宋史·张士逊传》(二)
        《宋史·刘师道传》《宋史·王柏传》
        《宋史·程师孟传》《宋史·唐介传》
        《宋史·洪彦升传》《宋史·范成大传》
        《宋史·冯元传》《宋史·杨允恭传》
        《宋史·蔡齐传》《宋史·辛仲甫传》
        《宋史·唐震传》《宋史·李惟清传》
        《宋史·曾孝序传》《宋史·胡交修传》
        《宋史·吕本中传》《宋史·胡安国传》
        《宋史·程琳传》《宋史·李邴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