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史记·叔孙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叔孙通者, 薛人也。及项梁之薛, 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 从怀王。怀王为义帝, 徙长沙, 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 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 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 因竟从汉。
        汉五年, 已并天下, 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 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 醉或妄呼, 拔�;髦�, 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 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捎胧爻�。臣愿征鲁诸生, 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 三王不同礼。礼者, 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 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 令易知, 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 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 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 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 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 使行礼, 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
        汉七年, 长乐宫成, 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 谒者治礼, 引以次入殿门, 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 设兵张旗帜。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 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陈西方, 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 西乡。于是皇帝辇出房, 百官执职传警, 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至礼毕, 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 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 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 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 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 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 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 知当世之要务。”
        (节选自《史记·叔孙通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B.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C.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D.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谒者:官名, 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役。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管传达等事的近侍, 已用此称。
        B.东乡:即“面向东”。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北面”, 称臣叫做“南面”, 这是前堂的规定;而在室内的座次则以坐西向东为尊。
        C.御史: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一种泛称。商周时为史官, 秦代御史兼掌监察, 开监察机关之端。
        D.拜:授予官职。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拜、选、除、授”等;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语有“免、罢、夺、黜”等。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初即帝位, 不喜欢繁文缛节, 崇尚简易, 就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了。
        B.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们不懂礼仪, 表现粗鲁, 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 醉了有的狂呼乱叫, 甚至拔出剑来砍削庭中立柱。
        C.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 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 叔孙通认为他们真是鄙陋的儒生, 一点也不懂时世的变化。
        D.叔孙通帮助朝廷建立了一套庄重威严的礼仪, 让刘邦感受到了做皇帝的尊贵, 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的官职, 赏赐黄金五百斤。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 谓不相复也。
        (2)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不能治产业, 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3)《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 可谓兼之矣。
         
         
        答案:
         
        10.B
        11.B
        12.C
        13.(1)所以从夏、殷、周三代的礼节有所沿袭、删减和增加的情况看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就是说不同朝代的礼节是不相重复的。
        (2)当初, 大人常常认为我没有出息, 不会经营产业, 比不上二哥刘仲勤勉。(可是)现在我的产业与刘仲相比, 哪一个的多?
        (3)《国风》好写男女恋情却从不过分失当, 《小雅》好写臣子批评指责却无背叛之心。而《离骚》, 则兼有二者的优点。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本题是选择题, 找准切入点, 注意各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公所事者且十主”中“者”是“……的人”的意思, “公所事者”为主语, “且十主”是谓语, 真个是一个整体, 中间不宜断开, 在“公所事者且十主”的后面断开, 排除A项、C项。“吾不忍为公所为”是一个整体, “公所为”做宾语, 不宜在中间断开, 排除D项。
        画波浪线部分意思是:您所侍奉过的人主将近十位了, 您都是凭当面阿谀得到了信任和富贵。我们不违心替您办这种事, 我们不走。您还是去吧, 不要玷辱了我们。
        故选B。
        11.
        本题考查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B项, “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北面’, 称臣叫做‘南面’”说法错误, 君王应为“南面”, 臣为“背面”。
        故选B。
        12.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项, “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错。文中是“鲁有两生不肯行”。
        故选C。
        13.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因”, 沿袭;“损”, 删减;“益”, 增加。
        (2)“无赖”, 没有出息;“力”, 勤勉;“孰与”, 与…相比, 哪一个更。
        (3)“好色”, 好写男女恋情;“淫”, 过分失当;“乱”, 背叛。
        参考译文:
        叔孙通是薛县人。等项梁到了薛县, 叔孙通便跟随了他。后来项梁在定陶战死, 叔孙通就跟随了楚怀王熊心。怀王被项羽封为义帝, 迁往长沙去了, 叔孙通便留下事奉项羽。汉高帝二年(前205), 汉王刘邦带领五个诸侯王攻进彭城, 叔孙通就投降了汉王。汉王战败西去, 叔孙通于是最后跟随了汉王。
        汉高帝五年(前202), 天下已经统一, 诸侯一起拥戴汉王在定陶即位为皇帝。当时汉高帝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 只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可是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 醉了有的狂呼乱叫, 甚至拔出剑来砍削庭中立柱, 高帝为这事感到头疼。叔孙通知道皇帝愈来愈讨厌这类事, 就劝说道:“那些儒生很难为您进攻夺�。墒悄芄话锬J爻晒�。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 跟我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仪礼。”高帝说:“该不会像过去那样的烦琐难行吧?”叔孙通说:“五帝有不同的乐礼, 三王有不同礼节。礼, 就是按照当时的世事人情给人们制定出节制或修饰的法则。所以从夏、殷、周三代的礼节有所沿袭、删减和增加的情况看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就是说不同朝代的礼节是不相重复的。我愿意略用古代礼节与秦朝的礼仪糅合起来制定新礼节。”皇帝说:“可以试着办一下, 但要让它容易通晓, 考虑我能够做得到的。”
        于是叔孙通奉命征召鲁地儒生。鲁地有两个儒生不愿走, 说:“您所侍奉过的人主将近十位了, 您都是凭当面阿谀得到了信任和富贵。我们不违心替您办这种事, 我们不走。您还是去吧, 不要玷辱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鄙陋的儒生�。坏阋膊欢笔赖谋浠�。”
        于是叔孙通就与征来的三十人一起向西来到都城, 他们和皇帝左右有学问的侍从以及叔孙通的弟子一百多人, 演习了一个多月, 叔孙通说:“皇上可以试着来视察一下。”皇帝视察后, 让他们向自己行礼, 然后说:“我能做到这些。”于是命令群臣都来学习。
        汉高帝七年(前200), 长乐宫已经建成, 各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来朝拜皇帝参加岁首大典。那礼仪是:先在天刚亮时, 谒者开始主持礼仪, 引导着诸侯群臣、文武百官依次进入殿门, 廷中排列着战车、骑兵、步兵和宫廷侍卫军士, 摆设着各种兵器, 竖立着各式旗帜。谒者传呼“小步快走”。大殿下面郎中官员站在台阶两侧, 台阶上有几百人之多。凡是功臣、列侯、各级将军军官都按次序排列在西边, 面向东;凡文职官员从丞相起依次排列在东边, 面向西。于是, 皇帝乘坐“龙辇”从宫房里出来, 百官举起旗帜传呼警备, 然后引导着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以上的各级官员依次毕恭毕敬地向皇帝施礼道贺。诸侯王以下的所有官员没有一个不因这威严仪式而惊惧肃敬的。等到仪式完毕, 再摆设酒宴大礼。诸侯百官等坐在大殿上都低着头, 按照地位高低的次序起身向前, 为皇帝祝寿。斟酒九巡, 谒者宣布“宴会结束”。最后监察官员执行礼仪法规, 找出那些不符合礼仪规定的人把他们带走。从朝见到宴会的全部过程, 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和行动失当的人。大典之后, 高帝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的官职, 赏赐黄金五百斤。叔孙通出宫后, 把五百斤黄金, 都分赠给各个儒生了。这些儒生都高兴地说:“叔孙先生真是大圣人, 通晓当代的紧要事务。”
         



        相关文言文练习
        《史记·乐毅传》(二)《史记·司马穰苴传》
        《史记·张良传》《史记·卫青传》
        《史记·穰侯列传》(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史记·苏秦列传》(二)《史记·曹相国世家》(二)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史记·游侠列传·郭解传》(二)
        《史记·灌将军夫者》《史记·老子传》
        《史记·彭越传》《史记·货殖列传序》(二)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史记·春申君列传》《史记·货殖列传》(二)
        《魏公子列传》(三)《史记·孝景本纪》《大史公自序》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史记·汲黯传》(二)
        《魏文侯卜相》《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三)
        《史记·张汤传》《史记·田叔列传》(二)
        《史记·吴太伯世家》(二)《报任安书》(二)
        《史记·孔子世家》(二)《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史记·陈丞相世家》(三)《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二)
        《史记·陆贾传》《史记·晋世家》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史记·曹相国世家》
        《史记·甘茂列传》(二)《史记·甘茂列传》
        《史记·郑当时传》(二)《史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
        《史记·魏公子列传》《史记·樗里子传》
        《史记·孙叔敖传》《史记·张廷尉释之者》
        《史记·司马迁传》《史记·窦太后传》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史记·田单列传》
        《史记·扁鹏仓公列传》《报任安书》《史记·任安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