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贞观二年, 太宗谓侍臣曰》阅读练习及答案
        贞观政要
        (二)文言文说理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 14分)
        贞观二年, 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 无所畏惧, 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 �;澄肪�。昔舜诫禹曰, ‘汝惟不矜, 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 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 若惟自尊崇, 不守谦恭者, 在身傥有不是之事, 谁肯犯颜谏奏?朕每思出一言, 行一事, 必上畏皇天, 下惧群臣 。天高听卑, 何得不畏?群公卿士, 皆见瞻仰, 何得不惧?以此思之, 但知常谦常惧, 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魏徵曰:“古人云,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 日慎一日, 则宗社永固, 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 实用此法。”
        贞观三年, 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 曰:“《论语》云, ‘以能问於不能, 以多问於寡, 有若无, 实若虚’, 何谓也?”颖达对曰:“圣人设教, 欲人谦光。己虽有能, 不自矜大, 仍就不能之人, 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 犹病以为少, 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己之虽有, 其状若无, 己之虽实, 其容若虚。非惟匹庶, 帝王之德, 亦当如此。夫帝王内蕴神明, 外须玄默, 使深不可知, 故《易》称‘以蒙养正, 以明夷莅众’。若其位居尊极, 炫耀聪明, 以才陵人, 饰非拒谏, 则上下情隔, 君臣道乖, 自古灭亡, 莫不由此也。”太宗曰:“《易》云, ‘劳谦, 君子有终, 吉。’诚如卿言。”诏赐物二百段。
                                      �。ń谘∽浴墩旯壅ぞ砹罚�
        (原创)11.对文中加点的字, 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合:应该
        B.汝惟不伐, 天下莫与汝争功      伐:讨伐
        C.在身傥有不是之事傥:如果
        D.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克:能够
        (原创)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 中国古代帝王常用庙号。汉代以后, 王朝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 第二代帝王庙号通常为“太宗”。文中的太宗是唐太宗李世民。
        B.《易》, 古代有《连山》《归藏》《周易》三本易书, 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 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 所以现在的《易经》一般即指《周易》。
        C.唐虞, 传说中上古明君舜和禹的并称。舜有孝道, 是“二十四孝”之首, 禹治大水有功, 二人都是通过禅让制获得君位的。
        D.给事中, 中国古代官名。顾名思义, 供职于宫禁之中, 常常陪伴于皇帝左右, 给皇帝提供咨询, 唐朝时给事中隶属于三省六部中的门下省。
        (原创)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文记录了唐太宗与大臣魏征、孔颖达的对话, 对话中有多处引用, 无论是舜告诫禹的话, 还是引用《易》《论语》的名言, 都是引用来说明谦虚的道理。
        B.魏征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诤臣, 在这篇文章中, 唐太宗对他表达了天子应常谦常惧, 不要自高自大的道理, 魏征马上提醒他要始终如一, 一日慎过一日。
        C.孔颖达认为, 《论语》中“有若无, 实若虚”的意思是, 即使自己有知识有能力, 表面上却不表现出来, 这样谦虚的美德, 是天子庶人都应当共同遵守的。
        D.对于太宗皇帝的疑问, 孔颖达引经据典, 一一作答, 总结自古以来骄傲亡国的教训, 向太宗皇帝进言, 获得太宗皇帝的认可与奖赏。
        (原创)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己之才艺虽多, 犹病以为少, 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
         
         
        答案:
        12.答案:C。“唐虞”是尧和舜的并称。
        13.答案:A。太宗引用《论语》的话, 是自己不明白那段话的意思, 向孔颖达提问, 不是为了说明谦虚的道理。
        14.答案:即使自己多才多艺, 还是担心, 认为自己懂得太少, 仍旧接近才艺寡少的人进一步寻求增加知识。(虽, 即使, 1分;�。P�, 1分;以为, 认为, 1分;就, 靠近, 1分;更求所益, 进一步寻求增加知识, 1分)
         
        参考译文:
        贞观二年, 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人们说, 是天子就可以自认为尊贵崇高, 无所畏惧了, 我认为恰恰相反, 天子更应该谦逊恭谨, 经常心怀畏惧。从前, 舜告诫禹说:‘你只要不骄傲, 天下就没有人和你争能, 你只要不自夸, 天下就没有人和你争功。’《易经》上说:‘君子的准则是厌恶自满而以谦逊为贵。’做了天子, 如果只认为自己尊贵崇高, 不保持谦逊恭谨的态度, 倘若自己有过失, 谁还会冒犯尊颜向他提意见呢?我常常在想, 帝王每讲一句话, 每做一件事, 必定要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天虽高, 却能听到地上的议论, 怎能不畏惧天呢?公卿百官, 都在下面注视着我, 这怎能不让人畏惧呢?因此, 帝王即使�;城房志逯�, 恐怕还是不能称上天之心和百姓之意啊。”魏徵接着说:“古人讲:‘做事情无不有个开始, 但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结束。’希望陛下保持常谦常惧的准则, 一天比一天更谨慎, 那么国家就会永远巩固, 不会倾覆。唐尧、虞舜之世之所以天下太平, 实际上就是用的这个方法。”
        贞观三年, 唐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论语》里讲:‘有才能的人向没才能的人请教, 知识多的人向知识少的人请教, 这样, 有才能的人好像显得没有才能, 知识渊博的人好像显得无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颖达回答说:“圣人实行教化, 要求每个人都谦逊退让, 有才能的人不骄傲自大, 仍旧向没才能的人请教他不知道的事情。即使自己多才多艺, 还是担心, 认为自己懂得太少, 仍旧接近才艺寡少的人进一步求得更多的知识。即使自己有知识, 表面上却不表现出来, 自己内心虽然已经很充实, 表面上却好像空虚。这句话不仅是对庶民百姓的要求, 帝王的德行, 也应当如此。帝王内心蕴藏神明, 外表必须沉默, 使人感到高深莫测。所以《周易》上讲‘要表现得蒙昧无知来自养正道, 不显露明智以盛气凌人’。如果帝王身居至尊之位, 就炫耀自己的聪明, 凭借才能欺凌别人, 掩饰过错, 拒绝诤谏, 那么上下之间的情感就会被隔断, 君臣之间的原则就会被抛弃, 自古以来国家灭亡, 没有不是由此而造成的。”唐太宗很赞同地说:“《周易》上讲:‘勤劳谦逊的品质, 君子如果能够保持到底, 就会有好事降临。’这句话的意思和你说的是一样的啊。”于是, 下诏赏赐给孔颖达绢帛二百段。



        相关文言文练习
        《太宗纳谏》《治国犹栽树》
        《贞观政要·贪鄙》《贞观政要·论赦令》
        《贞观政要·安边》《贞观初, 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
        《贞观政要·李靖传》《贞观政要·论俭约》
        《史记·苏秦列传》《甘罗列传》
        《清史稿·陶元淳》《送李愿归盘谷序》
        《晋书·周访传》《三国志·高柔传》
        《明史·王宪传》《宋史·苏轼列传》
        苏轼《日喻》《三国志·魏书·陈矫传》
        苏辙《藏书室记》《荆溪集》序
        《君子之自行也》《稗史集传·陈谦》
        《旧唐书·颜杲卿传》《寡人之于国也》
        《史记·管晏列传》(二)《明史·归有光传》
        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后汉书·何敞传》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宋史·黄庭坚传》
        《送李材叔知柳州》《梅花岭记》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