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各题。 萧燧, 字照邻, 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 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 擢进士高第, 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 其亲党密告燧, 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 曰:“丞相有子就举, 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 既而被檄秀州, 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 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 论“官当择人, 不当为人择官”。上喜, 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 进起居郎。先是, 察官阙, 朝论多属燧, 以未历县, 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 有所依凭, 无善状, 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弦晕熟�, 对曰:“今贤否杂揉, 风俗浇�。辞�, 财未裕, 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 萌骄心, 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 容直言, 亲君子, 远小人, 近习有劳可赏以禄, 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 始至, 官镪②不满三千, 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 以其羡补积逋, 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 非功不予, 诏燧治郡有劳, 除敷文阁待制, 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 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 燧谓:“东西异路, 不当与, 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为请诸朝, 发太仓米振之。八年, 召还, 言:“江、浙再岁水旱, 愿下诏求言, 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 毋但督迫。”十年, 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 丁钱减半, 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 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文举考试。②镪:成串的钱。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秦桧当国 当:处在 B.丞相有子就举 就:参加 C.制《用人论》赐大臣 制:撰写 D.亲君子, 远小人 亲:亲近 15.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燧生而颖异 秦强而赵弱, 不可不许 B.燧诘其故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其一人夜亡 C.不可假以权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 水为之, 而寒于水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B.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C.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D.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第, 指考核、科举、考绩成绩优异, 这里是指萧燧科举“进士及第”。 B.秋试, 指科举时代地方为选拔举人所进行的考试。由于秋季举行﹐故称。 C.轮对, 又称“轮当面对”, 宋代制度, 指官员轮值, 上殿策对时政利弊。 D.持节, 拿看旄节, 代表着官员出身高贵。节, 以竹为竿, 上缀以旄牛尾。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燧天分很高, 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 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 他的亲信密告萧燧, 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 遭到萧的拒绝。 B.萧隧刚直敢言, 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 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 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 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隧政绩卓著, 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魔乏, 他勤俭理政, 以盈余填补拖欠, 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隧的职位, 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隧回到朝廷, 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 江浙两年水涝干早, 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 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 建议都得到了施行。 19.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隧谓:“东西异路, 不当与, 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答案: 14.A 15.B 16.A 17.D 18.D 19.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 按说不该给粮食, 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参考译文: 萧燧字照邻, 临江军人。萧燧生下就特别聪明, 很小就能写文章。绍兴十八年, 殿试高中进士, 授职平江府观察推官。当时秦桧把持朝政, 他的亲信秘密告诉萧燧, 说秋天考试时萧燧必定在漕司当主考官, 萧燧问其原由, 那个秦桧亲信说:“丞相有个儿子参加考试, 想把他托付给你。”萧燧气怒地说:“我刚做官就敢昧良心吗!”秦桧因此怀恨他。不久就被朝廷发文调他到秀州, 抵达后发现官员多了一个。朝廷更换一人前往贡院主持漕司考�。責绻豢贾星凹该�。孝宗初年, 萧燧被任命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值时上殿策对时政, 他议论说“应当按官职选择人才, 不应当因人选择官位”。皇上听了很高兴, 就亲自作了一篇《用人论》赏赐给大臣。淳熙二年, 升任起居郎。此前, 察官有了空缺, 朝廷议论大多倾向萧燧, 因他没有做县官的经历, 就任命他做了左司谏。当时宦官甘昪的门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的族叔王秬都在外地做官, 因为有所倚仗, 没有好的政绩, 萧燧都上奏朝廷罢免了他们。当时又议论军事进攻之事, 皇上以此事问萧燧, 萧燧回答说:“如今有德和无德的人杂处, 风气浇薄虚�。硬还磺看�, 屋子不够充裕, 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如果依仗小康, 就萌生骄敌之心, 那结果就不是臣能知道的了。”皇上说:“这是忠言啊。”于是劝皇上匡正纪纲, 容纳正直言论, 亲近正人君子, 疏远奸邪小人;身边近臣有功劳的可以赏给钱财, 不可以授予权柄。皇上都欣然采纳。萧燧出朝担任严州知州。严州地盘狭�。莆镓逊�, 刚到那里, 公家的钱还不满三千, 萧燧节俭用度使之够用。两年之内, 用剩余的钱补上了累欠的赋税, 各县都宽裕了。皇上正吝赐官职, 如果没有功劳就不授与, 但因萧燧治理严州有功劳, 就下诏授他敷文阁待制, 调任婺州知州。严州父老拦路相送, 几乎无法前行, 送萧燧出州境的人数以千计。婺州和严州相邻, 百姓熟知他的条令教化, 没费辛苦就稳定下来。天旱歉收, 浙西常平司请求萧燧给严州调运粮食, 萧燧说:“东部与西部不属同路管辖, 按说不该给粮食, 但我怎么忍心对原先治理的地区坐视不管呢?”于是就为此事向朝廷请求, 发运太仓的米来赈济他们。淳熙八年, 萧燧被召回朝廷, 向皇上进言:“江、浙连年遭遇水早之灾, 希望下诏征求应对灾情的意见, 再让各部门延长郡县上缴赋税期限, 不要只是催督逼迫。”淳熙十年, 萧燧上书陈述广西各郡百姓身丁钱的弊端。他建议的事大都施行了。庆典时施恩, 身丁钱减半, 也都是从萧燧发起的。绍熙四年去世, 享年七十七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