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下列各题。(14分) 原①才 【清】曾国藩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民之生, 庸弱者戢戢②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 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 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 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 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 势之所归, 虽有大力, 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之心, 始乎微, 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 使贤者皆当路在势, 其风民也皆以义, 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 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 彼其心之所向, 势不能不腾③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 势不能不听命, 而蒸④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 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 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 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 火就燥, 无感不雠⑤, 所从久矣。 今之君子之在势者, 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⑥, 不克以己之所向, 转移习俗, 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同“反”)谢曰:“无才。”谓之不诬, 可乎?否也!十室之邑, 有好义之士, 其智足以移十人者, 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 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 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 凡一命⑦以上, 皆与有责焉者也。 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注释】:①原, 论说文体之一, 其中“原”, 解释为“推究”之义。②戢(jí)戢:聚集众多的样子。③腾:传播。④蒸:兴起、渐成。⑤雠chóu:应答、响应、应验。⑥自尸于高明之地:尸, 主事、居位。高明, 地位显贵。地, 地位。⑦一命:官阶之最低者。周制:任官自一命至九命, 九命为最高。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 君:拥戴 B.其风民也皆以义 风:教化 C.而坏风俗而贼人才 贼:杀害 D.谓之不诬, 可乎? 诬:欺骗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都能表现作者“陶铸人才以移风易俗”观点的一组是 ①有一二贤且智者, 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 ②风俗之于人之心, 始乎微, 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③而众人者, 势不能不听命, 而蒸为习尚 ④有以仁义倡者, 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 ⑤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 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 ⑥凡一命以上, 皆与有责焉者也。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还遣谝涣礁鋈说乃枷肭阆�。 B.对于选拔人才, 作者强调君王应担负主要责任, 臣子则应谨慎地“循是为之”。 C.众人的追求会形成大势所趋的局面, 即使有巨大的力量, 也没有谁敢违背它。 D.作者反驳了在势君子“天下无才”谬说, 认为所有官吏都有选拔人才的职责。 10.分辨下列对文末加粗加浪线一段加以“句读”的情况, 选择最正确的一项: A.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B.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C.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D.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11.翻译(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有以仁义倡者, 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3分) ②其智足以移百人者, 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3分) 答案: 7.答案C(【解析】贼:摧残) 8.答案A(【解析】②是说风俗的影响和作用, ⑤表达对士大夫的希望。) 9.答案B(【解析】作者认为选拔人才、转移风气是君臣上下的当务之急, 但采用的是递降式, 君略臣详, “有国家者”只要“存吾说”就可以了;至于执行成效, 或扩大影响层面, 则非“一命以上”全体动员不可, 既强调臣下的动员和配合。) 10.C【原文答案】有国家者/①得吾说而存之/②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③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④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⑤恐一不当/⑥而坏风俗/⑦而贼人才/⑧循是为之/⑨数十年之后/⑩万有一收其效者乎/⑾非所逆睹已。 【解析】(1)全段“句读多达11”处, 其中①、⑥、⑦三处属于“可断可不断”并不损伤文意, 但本题这几处所有选项都断, 故不在此处着眼。 (2)②、④处断点很明显, 第③处“士大夫”是与段首“有国家者(国君)”对举的句式, A项断成“人士/大夫”好象勉强说得通, 但“人士”与全文语言风格不符。 (3)④⑤之间“惴惴乎”是否多“断”一处无可无不可。但B项在“所向”之间断开, 前一句缺少了“趋向”之“向”、后一句变成“向恐(过去担心)”, 与文意不符也不通顺。 (4)D项错误在于把第⑾处的“语尾语气助词‘乎’误为句首发语助词‘夫’”。 11.①(如果)有用仁义倡导的人。(那么)他的追随者也会为仁义而死却不回头。 【评分标准参考】“徒党”:追随者, 1分;“死”:为…死, 1分;“顾”:回头, 1分)(3分) ②他的智能能够改变一百个人, 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使之成才尽其用。 【评分标准参考】“移”:改变;“尤”:通“优”, 优秀的人;“材”使动用法, 使 成才各1分)(3分) 【题解与导读】 原, 论说文体之一, 盖推究事物本原之义以示人。此体起于韩愈作五原, 后人因之;其曲折抑扬, 与论说相表里。韩愈原道、黄宗羲原君, 为“原”体之名篇。 本篇讨论人才培养问题, 从强调人才的重要, 讲到培养人才的方法, 再论述陶铸人才之责无旁贷, 而以收效将作结, 可谓原始要终, 曲尽其义。陶铸人才, 以移风易俗, 这是文正公一贯的主张, 既见于奏疏, 也见于日记, 本篇论点, 最见具体而微。 晚清政局, 已是山雨欲风满楼。为挽回颓势, 曾氏主张从陶铸人才, 转移风气入手;另一位激烈改革者龚自珍也关心人才, 他讥切时政, 以解放人才为诉求, 龚自珍所作病梅记, 可与原才比观并读。 【译文参考】 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是从那里产生的呢?(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罢了。百姓们中间, 平庸懦弱的人比比皆是, 如果有一两位贤能并且有智慧的人, 大家就会拥戴他们并听从他们的教导;特别有智慧的人, 拥戴他的人就特别多。这一两个人的心趋向于仁义, 众人便和他一起追求仁义;这一二个人的心倾向利益, 众人便和他一起奔竞利益。众人所奔赴的, 就形成大势所趋, 即使有巨大的力量, 也没有谁敢违背它, 所以说:“摇撼天下万物的, 没有比风得迅速强劲了。”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说, 起初很微弱, 但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 古代的帝王治理天下, 使贤能并且有智慧的人都居要职、掌权势, 他们教化人民也都用仁义道德, 所以那时社会规范统一而风尚相同。世道教化已经衰微以后, (前面)所说的那一两个人并不全在重要的职位上, (所以)他们的志向主张, 势必不能不从口中极力宣扬出、广为传播从而造成声势。那么普通的众人也势必不能不听从他们的号召, 从而渐渐形成习俗风尚。这样, 他们的跟随者同党就聚集增多, 一时的人才就从这里产生出了。倡导仁义的人, 他的追随者会为仁义而死, 义无反顾;号召功利的人, 他的追随者也会为功利而牺牲, 决不回头。(周易干卦文言说:)“水向潮湿的地方流, 火接近干燥的东西烧。”没有什么感召是得不到感应的, 这种情况已经由很久了。 现在掌握权势的君子, 往往说:“天下没有人才”, 他们身居高位显贵, 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转变风尚, 从而栽培造就当代人才, 却反而推辞说“没有人才”, 认为这不是自欺欺人的话, 可以吗?不可以的!十户人家的小城, 其中如果有崇尚仁义的君子, 他的智能足以改变十个人, 就一定能选拔十人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他的智能能够改变一百个人, 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那么, 移风易俗和栽培造就一代人才, 并非仅仅是身居显贵之人的事, 凡是有一官半职的人, 都有责任参与此事。 主宰国家行政的人采取我的主张并且推行它, 就会谨慎选择能共同维护帝位的人才;士大夫采取我的主张, 并且推行它, 就会戒慎恐惧谨慎自己的志向, 担心想法偶有不妥当因而败坏风尚和摧残人才。照这方法去做, 几十年以后, 万中取一收到成效的那一天呢, 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