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新元史·高克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元史
        高克恭, 字彦敬。父亨, 字嘉甫, 有时名。世祖时, 台、省交章论荐。召对便殿, 称旨, 世祖欲官之。固辞, 归老房山卒。
        克恭传家学, 于群经奥义, 靡不研究。江南平, 选授行台掾。从御史大夫相威入觐, 世祖顾问再三, 曰:“是高嘉甫儿耶?”赐钞二千五百贯。二十五年, 入为监察御史。是时, 桑哥秉政, 擢克恭右司都事, 克恭刚直不阿。明年, 随使江淮行�。己瞬臼槲姆�, 吏多媚上, 务求严苛, 克恭独持以平恕。
        出为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浙西公田七十五万顷, 克恭视民所输, 较私田增二十倍, 奏言:“今吏民交困, 宜讲求良法, 保固邦本, 不当重为烦扰, 复循旧弊。”疏入, 不报。有以朝命至杭增湖东夏税者, 自执政以下皆取认状, 独克恭不肯。比去, 克恭徐语之曰:“吾才不逮子远甚, 子昔官于此不能增, 而谓吾能耶?子毋重瘠吾民。”事卒寝。
        元贞二年, 迁山南河北道廉访副使。时畅师文为佥事, 克恭奏言:“师文历中外几二十年, 臣资历尚浅, 师文学行远出伦辈, 非臣所能及。况臣素兄事师文, 一旦躐居其上, 情实不安。”明年, 乃擢克恭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 师文亦改山东道, 入为国子司业, 人皆多克恭之让。克恭抵任, 条上兴学�!⒀≌娌拧⑻吖佟⒃隼糍�, 慎刑狱五事。又言:“朝廷累放诏旨, 议行贡举法, 而权臣扳引朋类, 沮格不行。今所至乏才, 宜设科取士, 以副上意。”
        五年, 敕克恭与直学士王约赈京师水灾, 惠利周浃, 民德之。克恭在刑部, 与同官议事, 不肯曲意附和。及去, 凡克恭所定者, 胥吏皆准为程式。
        克恭诗自得天趣。画学米芾父子, 后用李成、董元法, 造诣精绝, 尤工墨竹, 与宋文与可齐名。
        (选自《新元史·高克恭列传》, 有删改)
        7. 下列语句中, 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时, 桑哥秉政                 秉:掌握
        B. 克恭独持以平恕。               以:因为
        C. 乃擢克恭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     乃:才
        D. 而权臣扳引朋类, 沮格不行       沮:阻止
        8. 对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世祖顾问再三, 曰:“是高嘉甫儿耶?”/世祖的顾问谋臣再三问他:“你是高嘉甫的儿子吗?”
        B. 师文学行远出伦辈, 非臣所能及。/师文的学问品行远超同辈人, 不是我所能比得上的。
        C. 今所至乏才, 宜设科取士, 以副上意。/现在所到之处人才缺乏, 应该设科取士, 以求符合皇帝的旨意。
        D. 及去, 凡克恭所定者, 胥吏皆准为程式。/等到离开刑部, 凡是高克恭所定的规矩, 官吏们都奉为标准。
        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高克恭的父亲在当时很有名, 却不愿意出来做官, 到房山去养老, 并死在了那里。
        B. 高克恭发现浙西官田中佃户交纳的税粮比民田高二十倍, 便上疏解决了这个问题。
        C. 为官期间, 高克恭体恤民情, 赈济灾民, 改革吏制, 不屈从权贵, 深得百姓爱戴。
        D. 高克恭博学多才, 熟读经书, 诗作自然成趣, 绘画方面造诣很高, 尤其擅画墨竹。
        10. 通观全文, “克恭刚直不阿”有哪些具体表现, 请简要概括。


        7. B    8. A    9. B 
        10. ①在去江淮行省审查文书档案时, 不肯为讨好上级而千方百计挑毛病。
        ②在江淮任职期间, 为民着想, 不同意增收湖东的夏税。
        ③刑部时, 和同事议事时, 不肯曲意附和。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 应明确要求, 如本题“下列语句中, 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 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B项, 克恭独持以平�。馑际�:只有克恭采取平稳宽容的态度。以:介词, 用。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根据特殊句式的特点来分析句子中存在什么特殊句式, 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 再采取对译法, 逐字进行翻译。
        A项, “世祖的顾问谋臣再三问他”错, “顾”意思是“再三”;句意应为:世祖再三询问他的情况, 说:“这是高嘉甫的儿子吗?”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 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 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 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B项, “便上疏解决了这个问题”错, 文中‘出为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浙西公田七十五万顷, 克恭视民所输, 较私田增二十倍, 奏言:“今吏民交困, 宜讲求良法, 保固邦本, 不当重为烦扰, 复循旧弊。’疏入, 不报”意思是:浙西有官田七十五万顷, 克恭看到官田中佃户交纳的税粮比起民田要高二十倍, 便上奏说:“现在官吏和佃户都为此所困扰, 应该研究好的办法, 使国家基础稳固, 不应该再增加烦扰, 延续过去的弊端。”奏疏送上以后, 没有答复。可知高克恭上疏, 并没有得到答复。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事例, 要逐一寻找, 不能有所遗漏,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要简明扼要。
        题干要求“‘克恭刚直不阿’有哪些具体表现”, 可从文中“明年, 随使江淮行�。己瞬臼槲姆�, 吏多媚上, 务求严苛, 克恭独持以平恕”可知, 在去江淮行省审查文书档案时, 不肯为讨好上级而千方百计挑毛病。
        “有以朝命至杭增湖东夏税者, 自执政以下皆取认状, 独克恭不肯。比去, 克恭徐语之曰:‘吾才不逮子远甚, 子昔官于此不能增, 而谓吾能耶?子毋重瘠吾民。’事卒寝”可知, 在江淮任职期间, 为民着想, 不同意增收湖东的夏税;“克恭在刑部, 与同官议事, 不肯曲意附和”可知, 在刑部时, 和同事议事时, 不肯曲意附和。

        参考译文:
        高克恭, 字彦敬。父亲高亨, 字嘉甫, 当时很有名气。世祖时, 御史台、中书省交互向皇帝上书推荐他。世祖在便殿召见, 高亨的回答很合世祖心意, 世祖准备让他做官。高亨坚决推辞, 到房山养老, 死在那里。
            高克恭继承家学, 对于各种经典没有不做深入研究的。江南被平定后, 克恭被选为江南御史台的吏员。跟随御史大夫相威觐见皇帝, 世祖再三询问他的情况, 说:“这是高嘉甫的儿子吗?”赐钱二千五百贯。至元二十五年, 调到御史台为监察御史。当时, 桑哥掌管朝政, 提升克恭为右司都事。克恭为人刚正不阿。第二年, 随使者去江淮行省审查文书档案, 同去的官吏为了讨好上级, 多千方百计挑文书档案的毛�。挥锌斯Р扇∑轿瓤砣莸奶�。
            外放任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浙西有官田七十五万顷, 克恭看到官田中佃户交纳的税粮比起民田要高二十倍, 便上奏说:“现在官吏和佃户都为此所困扰, 应该研究好的办法, 使国家基础稳固, 不应该再增加烦扰, 延续过去的弊端。”奏疏送上以后, 没有答复。有人奉朝廷之命来到杭州, 要增收湖东的夏税, 从行省执政官员以下, 都签字表示同意, 只有克恭不肯。等到此人离开时, 克恭慢慢地对他说:“我的才能比您差多了, 您以前在这里做官时不能增税, 您认为我能做这样的事吗?您不要想方设法使百姓穷困了。”事情最终了结。
            (成宗)元贞二年, 调任山南河北道廉访副使。当时畅师文是山南河北道的佥事。克恭上奏说:“师文在中央、地方任职近二十年, 我的资历比他浅, 师文的学问德行在同辈人中是出类拔萃的, 不是我所能及, 而且我一向把师文看成是自己的兄长, 一旦出任他的上级, 实在于心不安。”第二年, 才提升克恭为江南行御史台治书侍御史, 师文也改任山东道, 接着调为国子司业。人们都称赞克恭的谦让。克恭上任后, 提出兴办学校, 选拔真正的人才, 淘汰冗官, 增加官吏俸禄, 对审讯判决要慎重从事等五项建议。又说:“朝廷屡次有诏要研究实行贡举法, 但是权臣多结朋党, 想方设法加以阻止。现在所到之处缺乏人才, 应该设科取士, 以求符合皇帝的旨意。”
            五年, 皇帝命克恭与直学士王约一同负责对京师遭受水灾地区的赈济工作, 受益的百姓众多, 百姓都感激他们。克恭在刑部时, 和同事讨论问题, 不肯随声附和。等到离开刑部时, 凡是他所定的规矩, 官吏们都奉为标准。
            克恭创作的诗, 自得自然之趣。他的画学米芾父子, 后来又用李成、董元的画法, 造诣很高, 尤其擅长画墨竹, 和宋代文同齐名。 


        相关文言文练习
        《新元史·崔斌传》(一)《景公问晏子曰》
        《陈公神道碑铭》《新唐书·韩休传》
        《三国志·陈群传》《新唐书·刘子玄传》
        《丁前溪》《齐宣王见颜斶》
        晋书《邓攸传》《资治通鉴·史思明传》
        《汉书·杨胡硃梅云传》《晋书·周顗传》
        《明史·杨士奇传》《三国志·关羽传》
        《新唐书·王涯传》《史记·南越列传》
        《吕氏春秋·务本》《史记·外戚世家·窦太后》
        《宋史·晏殊传》苏轼《养生》
        《王蓝田性急》白居易《养竹记》
        《明史·顾宪成传》《明史·陈灌传》
        《辨盗钟》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