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北史·慕容白曜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幕容白曜, 幕容晃之玄孙也。白曜少为中书吏, 以敦直给事宫中。袭爵, 稍迁北部尚书。文成崩, 与乙浑共执朝政, 迁尚书右仆射, 进爵南乡公。宋徐州刺史薛安都、兖州刺史毕众敬并以城内附, 诏镇南大将军尉元、镇东将军孔伯恭赴之。而宋东平太守申纂屯无盐, 并州刺史房崇吉屯升城, 遏绝王使。皇兴初, 加白曜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征南大将军, 进爵上党公。屯碻礅, 为诸军后继。白曜攻纂于无盐, 拔其东郭。纂遁, 遣兵追执之。回攻升城。肥城戍主闻军至, 弃城遁走, 获粟三十万石。又下袭破麋沟、垣苗二戍, 得粟十余万斛。由是军粮充足。先是, 淮阳公皮豹子再征垣苗不克, 白曜一旬内频拔四城, 威震齐土。献文下诏褒美之。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二年, 崔道固及兖州刺史梁邹守将刘休宾并面缚而降。白曜皆释之, 送道固、休宾及其僚属于京师。后乃徙二城人望于下馆, 朝廷置平齐郡怀宁、归安二县以居之。白曜虽在军旅, 而接待人物, 宽和有礼。所获申纂妇女, 皆别营安置, 不令士卒喧杂。及进克东阳, 擒沈文秀。始末三年, 筑围攻击, 虽士卒死伤, 无多怨叛。三齐欣然, 安堵乐业。克城之日, 以沈文秀抗倨不为之拜, 忿而挝挞, 唯以此见讥。以功拜开府仪同三司、都督、青州刺史, 进爵济南王。初, 乙浑专权, 白曜颇所挟附, 后缘此追以为责。四年, 见诛, 云谋反叛, 时论冤之。太和中, 著作佐郎成淹上表理白曜, 孝文览表嘉愍之。
        (节选自《北史·慕容白曜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
        B.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
        C.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
        D.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承袭原有爵位。
        B.“尚书”是官名, 北魏时期设置的北部尚书, 是管理北方州郡事务的北部官署长官。
        C.“崩”有倒塌崩裂之意, 是中国古代对帝王、太皇太后、王孙公主之死的委婉说法。
        D.“斛”是中国旧量器名, 也用作容量单位, “一斛”本来等于十斗, 后来改为五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慕容白曜出身世家, 一向仕途顺畅。他年轻时做过中书吏, 接着屡屡升迁, 担任过北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后来凭借功勋被授予都督、青州刺史等官职。
        B.慕容白曜驰骋沙�。〉孟院照焦�, 他带军出征, 敌人闻风出逃, 部队不用作战就拿下肥城, 缴获数十万石粮食, 接着又连续攻破四座城池, 声威大震。
        C.慕容白曜淳厚正直, 待人宽和有礼。他释放了自缚投降的崔道固等人, 并将他们及其属下送到京城;他还优待俘虏女眷, 另设营帐安置, 不让士兵喧扰。
        D.慕容白曜位高权重, 可惜蒙冤而死。他早年与乙浑一起执掌朝政, 乙浑专权时, 白曜曾依附乙浑, 后被问责, 最终以谋反之罪被杀, 太和年间方得平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乃徙二城人望于下馆, 朝廷置平齐郡怀宁、归安二县以居之。
        (2)克城之日, 以沈文秀抗倨不为之拜, 忿而挝挞, 唯以此见讥。
         
         
         
        【解答】
        (1)“崇吉夜遁”为主谓短语, 前后断开, 排除BD;“获崇吉母妻”为动宾短语, 后面断开, 排除A;故�。篊.译文为:升城不投降, 慕容白曜率兵逼近升城, 房崇古趁夜逃走, 白曜抚慰了升城人, 百姓纷纷归附于他。他抓获了房崇古的母亲和妻子, 以礼待之。白曜到达瑕丘便生了�。虼送A粼谀抢�。
        (2)C.就指帝王死亡。
        (3)B.“接着又连续攻破四座城池”错误, 原文为“又下袭破麋沟、垣苗二戍”, 应该是两座。
        (4)①徙, 迁到;居之, 让他们居�。欢侨送�, 两城有名望的人。译文为:之后来又将两城有名望的人迁到下馆, 朝廷设置平齐郡的怀宁、归安二县来让他们居住。
        ②克, 攻克;抗倨, 抗逆傲慢;挝挞, 暴打。译文为:攻克东阳城时, 因为沈文秀抗逆傲慢, 不向他跪拜, 白曜愤怒暴打了沈文秀, 只因这事被人嘲笑。



        参考译文:
               慕容白曜是慕容晃的玄孙。他的父亲慕容琚, 任官时以清廉著称, 赐爵高都侯。慕容琚在任尚书左丞时去世, 谥号“简”。
          白曜年轻时为中书吏, 因淳厚、正直, 做了宫中给事并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后来又升迁为北部尚书。文成帝死后, 慕容白曜与乙浑一起执掌朝政, 升为尚书右仆射, 晋爵南乡公。
          宋徐州刺史薛安都、兖州刺史毕众敬一起以城来归附, 镇南大将军尉元、镇东将军孔伯恭前去接受二城。但是宋东平太守申纂屯兵无盐, 并州刺史房崇古屯兵升城, 阻止大使前去。皇兴初年, 加封慕容白曜为持使节、都督诸军事, 征南大将军, 晋爵上党公。领兵屯守郂, 作为各军的后继。他带兵在无盐攻打申纂, 夺取了无盐城东郭。申纂仓皇逃跑, 白曜派兵追击, 抓住了申纂。他又回兵攻打升城。肥城守兵主将听到慕容白曜的军队来了, 便弃城逃走, 慕容白曜的军队进了肥城得到三十万石粮食。他又领兵攻下麋沟、垣苗二处戍镇, 得粮十多万斛, 因此军粮充足。原先, 淮阳公皮豹子多次攻打垣苗都没能成功, 慕容白曜在一旬之内夺取了四座城池, 威震齐地。献文帝下诏赞赏他。房崇古盘踞升城不投降, 慕容白曜率兵逼近升城, 杀了几百人, 房崇古趁夜逃走, 白曜抚慰了升城人, 百姓纷纷归附于他。他抓获了房崇古的母亲和妻子, 以礼待之。宋派将领吴喜公攻打彭城, 镇南大将军尉元请求朝廷派援兵, 献文帝下诏让慕容白曜前去。白曜到达瑕丘便生了�。虼送A粼谀抢�。这时房崇古和堂弟房法寿盗取宋盘阳城, 用以赎房崇古的母亲和妻子。慕容白曜派将军长孙观等人率骑兵自马耳关前去盘阳。长孙观到了盘阳, 各县都前来归降。慕容白曜从瑕丘进攻历城。皇兴二年(468), 崔道固及兖州刺史梁邹的守将刘休宾一起自缚投降。慕容白曜将他们都释放了, 并送崔道固、刘休宾及他们属下到京都, 后来又将两城的有名望的人迁到下馆, 朝廷设置了平齐郡怀宁、归安二县, 让迁来的人住在城中。其余的都作为奴婢, 分赐给百官。慕容白曜虽在军旅, 但待人接物宽容和气又有礼貌, 他抓到了崇古的母亲、妻子, 申纂的妇女都另设营安置, 不让士兵喧扰。到了攻克东阳时, 抓获沈文秀, 缴获了八十五万斛粮食。这次作战, 前后用三年时间, 虽然修工事、攻城、追击敌人, 士兵有死伤, 但没有人怨恨和叛逃。于是三齐人欢欣鼓舞, 安居乐业。攻克东阳那天, 因为沈文秀倨傲, 不肯下拜, 慕容白曜生气而殴打沈文秀, 只有这件事受到人们的讥讽。慕容白曜因功而官拜开府仪同三司、都督、青州刺史, 晋爵济南王。
          起初, 乙浑专权, 白曜依附过乙浑, 后来追查起来就成为罪责。皇兴四年(470)被杀, 说他阴谋反叛。当时的议论都认为这是冤枉的。太和中, 著作佐郎成淹上书给皇帝为白曜说理, 孝文看后褒扬安慰他之。
         



        相关文言文练习
        《北史·孙惠蔚传》《北史·薛慎传》
        《北史·胡长粲传》《北史·李大师传》
        《北史·韦珍传》《北史·元志传》
        《北史·张普惠传》《北史·李彪传》
        《北史·崔悛传》《北史·眭夸传》
        《北史·李孝伯传》《北史·王昕传》阅读及答案
        《北史·祖莹传》《北史·刑邵传》
        《北史·元澄传》《北史·令狐整传》
        《北史·元顺传》《北史·刁雍传》
        《北史·王罴传》《北史·陆馛传》
        《北史·苏绰传》《北史·柳謇之传》
        《北史·崔伯谦传》《北史·长孙冀归传》
        《北史·来护儿传》(二)《北史·裴仁基传》
        《北史·魏子建传》《北史·李铉传》
        《北史·乐运传》(二)《北史·元孚传》(二)
        《北史·王谊传》《北史·元孚传》
        《北史·皮豹子传》《北史﹒郎基传》
        《北史·费穆传》《北史·蔡祐传》
        《北史·李绘传》《北史·张肜武传》
        《北史·奚康生传》《北史·源子邕传》
        《北史·元胄传》《北史·杨津传》
        《北史·李訢传》《北史·乐运传》
        《北史·薛聪传》《北史·庾信传》
        《北史·高隆之传》《北史·达奚长儒传》
        《北史·贺拔岳传》《北史·薛端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