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旧唐书·窦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旧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窦威, 字文蔚, 扶风平陆人, 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 隋太傅。威家世勋贵, 诸昆弟并尚武艺, 而威耽玩文史, 介然自守。诸兄哂之, 谓为“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 射策甲科, 拜秘书郎。秩满当迁, 而固守不调, 在秘书十余岁, 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 交结豪贵, 宾客盈门, 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子积学成圣, 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 复欲何求?名位不达, 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久之, 蜀王秀辟为记室, 以秀行事多不法, 称疾还田里。及秀废黜, 府僚多获罪, 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 累迁内史舍人, 以数陈得失忤旨, 转考功郎中, 后坐事免, 归京师。高祖入关, 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高祖常谓裴寂曰:“今之叔孙通也。”武德元年, 拜内史令。威奏议雍容, 多引古为谕, 高祖甚亲重之, 或引入卧内, 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 吾与公家咸登此职, 今我已为天子, 公为内史令, 本同末异, 乃不平矣。”威惧, 顿首谢曰:“臣家昔在汉朝, 再为外戚, 至于后魏, 三处外家, 陛下隆兴, 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 位忝凤池, 自惟叨滥, 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 犹自矜伐, 公世为帝戚, 不亦贵乎!”及寝疾, 帝临问。寻卒, 家无余财, 遗令薄葬。谥曰靖, 赠同州刺史, 追封延安郡公。葬曰, 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有文集十卷。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B.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共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C.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D.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顿首是古代一种礼节, 以头叩地而拜, 也常用于书信表奏, 表示致敬的客套语。
        B. 外戚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 文中窦氏家族在汉朝和后魏都贵为外戚。
        C. 凤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 文中代指后宫, 与“归去凤池夸”中的意思相同。
        D. 关东在古代说法不一, 通常指函谷关以东地区, 近现代主要指山海关以东地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窦威偏好文史, 通晓礼仪。他喜爱文史, 被讥为“书痴”, 著有文集十卷;他叁与制定朝廷典制, 被称为“今之叔孙通”。
        B. 窦威行事执着, 坚守原则。虽然个人做法受到兄长们质疑, 但他却笑而不答;杨秀征召他, 他因杨秀常不讲礼仪称病归田。
        C. 窦威位高权重, 深受宠信。他贵为皇亲国戚, 官至内史令;博学多识, 奏事时仪态大方, 多引古事, 高祖常与其促膝而谈。
        D. 窦威为官谨慎, 深享哀荣。因外戚身份, 他小心为官;在他患病时, 高祖亲临探视, 去世后, 高祖让太子及百官前去送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秩满当迁, 而固守不调, 在秘书十余岁, 其学业益广。
        (2)累迁内史舍人, 以数陈得失忤旨, 转考功郎中, 后坐事免, 归京师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1)窦威任期届满后应当升迁, 他却坚守原职不愿调任, 任秘书郎一职十多年, 他的学问更加广博。
        (2)窦威几经升迁至内史舍人, 因为多次陈述朝廷得失违背了皇上的旨意, 被改任为考功郎中, 后来因事获罪免职, 返回京城。
         
        参考译文:
        窦威, 字文蔚, 扶风平陆人, 是太穆皇后的堂兄。父亲窦炽, 是隋朝的太傅。窦威家世代都是功臣显贵, 几位兄弟都崇尚武艺, 而窦威专心研习文史, 意志专一, 自我坚守。兄长们都嘲笑他, 称他是“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主持科举, 窦威在考试中考中甲科, 被授予秘书郎的官职。窦威任期届满后应当升迁, 他却坚守原职不愿调任, 任秘书郎一职十多年, 他的学问更加广博。当时各位兄长都因军功官运通达显贵, 交往结识豪门权贵, 家中宾客很多, 但窦威仍是职掌闲散事务。各位兄长又对窦威说:“过去孔子积累学问成了圣人, 仍然生活窘迫, 在当时漂泊失意到那样的地步, 你效仿这种做法, 又想追求什么呢?功名地位不显达, 原本也应该是这样了。”窦威笑笑没有回答。过了很久, 蜀王杨秀征召他担任记宣一职, 因为杨秀做事大多不遵守法律, 窦威自称有病返回乡里。等到杨秀被废放逐后, 他幕府中的官员大多获罪, 只有窦威因为有先见之明而得到保全。大业四年, 窦威多次升迁至内史舍人, 因为多次陈述朝廷得失违背了皇上的旨意, 被改任为考功郎中, 后来因事获罪免职, 返回京城。高祖进入关中, 征召窦威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一职。
        当时军队刚刚建立, 五礼(指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被荒疏废弃。窦威博学多识, 熟悉很多以往的礼仪, 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都是他制定的, 禅让继位的文书他也大多参与起草。高祖常对裴寂说:“窦威就是如今的叔孙通啊。”武德元年, 窦威被任命为内史令。窦威奏议时仪态文雅大方, 多引用古事进行说明, 高祖非常亲近器重他, 有时将窦威领到卧室, 常常与他促膝而谈。又曾经对他说:“过去周朝(北周)有八柱国的显贵官位, 我和您的家人都担任过这一官职, 现在我已是天子, 您是内吏令, 我们本源是相同的, 只是衍生出来的末流不同, 竟这样不平等了。”窦威害怕, 叩头拜谢说;“臣的家庭以前在汉朝时做过两次外戚, 到了后魏, 三次成为外戚, 陛下您成为了皇上, 我家又出了皇后。臣又攀附成为外戚, 忝列朝廷, 自认为是滥竽充数, 早晚都很谨慎害怕。”高祖笑着说;“近来见关东人和崔氏、卢氏结亲, 还自我夸耀, 您家世世代代是帝王的亲戚, 不也很高贵吗!”等到窦威卧病时, 高祖亲自前去探望。不久, 窦威去世, 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 留下遗言让家人简单安葬他, 谥号是靖, 赠同州刺史, 追封为延安郡公。下葬那天, 高祖下诏让太子及百官一起前去为他送葬。留有文集十卷。
         
         



        相关文言文练习
        《旧唐书·杜甫传》《旧唐书·高适传》
        《李白传》《旧唐书·唐临传》
        《旧唐书·张延赏传》《旧唐书·范希朝传》
        《旧唐书·颜杲卿传》《旧唐书·任瑰传》
        《旧唐书·房玄龄传》《旧唐书·裴耀卿传》
        《旧唐书·薛仁贵传》《旧唐书·于休烈传》
        《旧唐书·程知节传》《旧唐书·褚亮传》
        《旧唐书·唐休璟传》《旧唐书·薛存诚传》
        《旧唐书·李敬玄传》《旧唐书·韦思谦传》
        《旧唐书·徐坚传》《旧唐书·李憕传》
        《旧唐书·苗晋卿传》《旧唐书·高士廉传》
        《旧唐书·殷峤传》《旧唐书·杜景俭传》
        《三国志·虞翻传》龚自珍《明良论》
        《宋史·吕公著传》《晋书·儒林传》
        刘基《松风阁记》《桃花源记》(三)
        《聊斋志异·耳中人》苏轼《赤壁赋》
        苏辙《南康直节堂记》颜之推《窦婴》
        欧阳修《游鲦享记》《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三国志·吴书·吾粲传》《陈书·周弘正传》
        《信陵君救赵论》《晋书·隐逸传·夏统》
        苏轼《三槐堂铭(并序)》刘大櫆《张复斋传》
        《晋书·何攀传》《竹轩先生传》
        《新唐书·孔颖达传》《出三藏记集·法显法师传》
        《三国志·全琮传》周亮工《南陵盛此公遗稿序》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