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李安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 南齐书 三、《南齐书•李安民传(节�。� 李安民, 兰陵承人也。少有大志常拊髀叹曰大丈夫处世富贵不可希取三将五�:文阎忻鞯凼鄙郧ㄎ湮澜焖纸餐趿踝友蚩私菝鞯鄞蠡嵝峦�, 劳接诸军主, 樗蒲官赌, 安民五掷皆卢, 帝大惊, 目安民曰:“卿面方如田, 封侯状也。” 元徽初, 除督司州军事、司州刺史, 领义阳太守, 假节、将军如故。及桂阳王刘休范起事, 安民出顿, 遣军援京师。征授左将军, 加给事中。建平王刘景素作难, 安民至京口, 破景素军于葛桥。景素诛, 留安民行南徐州事。城局参军王迥素为安民所亲, 盗绢二匹, 安民流涕谓之曰:“我与卿契阔备尝, 今日犯王法, 此乃卿负我也。”于军门斩迥素, 厚为敛祭, 军府皆震服。苍梧纵虐, 太祖忧迫无计, 安民白太祖欲于东奉江夏王刘跻起兵, 太祖不许, 乃止。大祖即位, 为中领军, 封康乐侯, 邑千户。 宋泰始以来, 内外频有贼寇, 将帅已下, 各募部曲, 屯聚京师。安民上表陈之, 以为“自非淮北常备, 其外馀军, 悉皆输遣, 若亲近宜立随身者, 听限人数。”上纳之, 故诏断众募。时王敬则以勋诚见亲, 至于家国密事, 上唯与安民论议, 谓安民曰:“署事有卿名, 我便不复细览也。”寻为领军将军。 太祖崩, 遗诏加侍中。世祖即位, 迁抚军将军、丹阳尹。永明二年, 迁尚书左仆射, 将军如故。安民时屡启密谋见赏, 又善结尚书令王俭, 故世传俭启有此授。寻上表以年疾求退。改授散骑常侍。四年, 为安东将军、吴兴太守, 常侍如故。卒官, 年五十八。 吴兴有项羽神护郡听事, 太守不得上。太守到郡, 必须祀以扼下�!0裁穹罘鸱�, 不与神牛, 著屐上听事。又于听上八关斋。俄而牛死, 葬庙侧, 今呼为“李公牛�!�。及安民卒, 世以神为祟。谥曰肃侯。 (节选自《南齐书•李安民传》, 有删改) 【注释】樗蒲:始于汉末, 盛行于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邑, 文中指“食邑”, 意为收其赋税而食, 又作“采邑”, 卿大夫的封地。 B.仆射, 官名, 始设置于秦代, 唐宋时期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 宋后被废除。 C.听事, 也作“厅事”, 指官府治事的地方, 也指听取他人言辞而处理事情。 D.谥, 朝廷对死去的皇帝、大臣等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如肃宗、武帝。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有大志/常拊髀/叹曰/大丈夫处世富贵/不可希/取三将五校/何难之有/明帝时/稍迁武卫将军/领水军讨晋安王刘子勋/所向克捷 B.少有大志/常拊髀叹曰/大丈夫处世富贵/不可希取/三将五校/何难之有/明帝时/稍迁武卫/将军领水军讨晋安王刘子勋/所向克捷 C.少有大志/常拊髀叹曰/大丈夫处世/富贵不可希/取三将五校/何难之有/明帝时/稍迁武卫将军/领水军讨晋安王刘子勋/所向克捷 D.少有大志/常拊髀/叹曰/大丈夫处世/富贵不可希取/三将五校/何难之有/明帝时/稍迁武卫/将军领水军讨晋安王刘子勋/所向克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民心怀鸿志, 面相不凡。李安民年少时即心怀大志, 后果然立下战功;明帝慰劳各军主帅时, 不但惊异于他高超的棋技, 还当众言明他有封侯的面相。 B.安民坚守法度, 刚正不阿。亲信王迥素盗绢犯法, 李安民并不袒护, 虽然流泪责备他不该背弃情谊, 辜负自己的信任, 但是在处罚与料理后事时不讲私情。 C.安民备受重用, 见信于上。李安民比建立功勋、忠诚可靠的王敬则还受器重, 皇帝只与安民商议国家机密人事;皇帝认为安民签字处理的文书, 就可不再细看。 D.安民敬奉佛法, 心存善念。按旧例, 吴兴太守到任后要用驾车的牛来祭祀项羽神, 但安民信奉佛教不愿杀牛;不久牛死了, 葬在庙的旁边, 被称为“李公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淮北常备, 其外馀军, 悉皆输遣, 若亲近宜立随身者, 听限人数。 (2)安民时屡启密谋见赏, 又善结尚书令王俭, 故世传俭启有此授。 三、《南齐书•李安民传(节�。� 1.D【解析】D项, 肃宗是庙号, 不是谥号。肃宗是庙号, 谥号是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故选D。 2.C【解析】“常拊髀”修饰“叹曰”, 常拍着大腿感叹道, 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应该断开, 排除A项、D项。 “不可�!钡谋鲇镂案还蟆�, “取”的宾语为“三将五�!�, 结合句意分析, 应该在“取”前面断开, 排除B项。 句意:年少的时候就有远大的志向, 常拍着大腿感叹道:“大丈夫在世, 富贵不可希求, 取得三将五校军职, 有什么难的!”宋明帝时, 逐渐提拔他为武卫将军, 统领水军, 讨伐晋安王刘子勋, 所到之处克敌制胜。 3.B【解析】B项, “但是在处罚与料理后事时不讲私情”错误。文中“厚为敛祭”是讲私情的表现。 4.(1)如果不是淮北的常备军, 此外的其余军队, 都要调动遣散, 如果亲近的人需要配备贴身护卫(如果需要配备贴身护卫的亲信), 也要服从人数的限定。 (2)安民当时因多次奏陈隐秘的计谋被奖赏, 又与尚书令王俭交好, 所以世人传言是王俭奏请才有这样的奖赏。 【解析】 题号 关键字含义 (1) “自非”, 如果不是;“其”, 代词, 这;“输遣”, 调动遣散;“亲近”, 亲近的人(动词做名词);“听”, 听从, 服从。 (2) “屡”, 多次;“见”, 介词, 被;“善结”, 与……交好;“故”, 连词, 因此;“启”, 奏请。
《南齐书•李安民传(节�。� 译文 李安民, 兰陵承人也。少有大志常拊髀叹曰大丈夫处世富贵不可希取三将五�:文阎忻鞯凼鄙郧ㄎ湮澜焖纸餐趿踝友蚩私菝鞯鄞蠡嵝峦�, 劳接诸军主, 樗蒲官赌, 安民五掷皆卢, 帝大惊, 目安民曰:“卿面方如田, 封侯状也。” 李安民是兰陵承地人。年少的时候就有远大的志向, 常拍着大腿感叹道:“大丈夫在世, 富贵不可希求, 取得三将五校军职, 有什么难的!”宋明帝时, 逐渐提拔他为武卫将军, 统领水军, 讨伐晋安王刘子勋, 所到之处克敌制胜。宋明帝在新亭大会众军, 慰劳众军主将, 玩樗蒲游戏赌博, 安民连掷五次都是全黑的棋面, 皇上大惊, 看着安民说:“你的脸像田字一样方正, 是封侯的面相。” 元徽初, 除督司州军事、司州刺史, 领义阳太守, 假节、将军如故。及桂阳王刘休范起事, 安民出顿, 遣军援京师。征授左将军, 加给事中。建平王刘景素作难, 安民至京口, 破景素军于葛桥。景素诛, 留安民行南徐州事。城局参军王迥素为安民所亲, 盗绢二匹, 安民流涕谓之曰:“我与卿契阔备尝, 今日犯王法, 此乃卿负我也。”于军门斩迥素, 厚为敛祭, 军府皆震服。苍梧纵虐, 太祖忧迫无计, 安民白太祖欲于东奉江夏王刘跻起兵, 太祖不许, 乃止。大祖即位, 为中领军, 封康乐侯, 邑千户。元徽初年, 任命他掌管司州军事、做司州刺史, 兼任义阳太守, 假节和将军的职权不变。等到桂阳王刘休范反叛时, 安民出城驻扎, 派兵援助京师。他被征召授予左将军, 加封给事中。建平王刘景素起兵, 安民率兵到达京口, 在葛桥大破景素的军队。刘景素被诛杀后, 留安民暂代南徐州事。城局参军王迥素是安民的亲信, 偷了二匹绢, 安民流着眼泪对他说:“我与你情谊深厚, 今天你触犯王法, 这是你辜负了我。”在军门将其斩首, 又很隆重地收殓和祭奠了他, 军府里的人都震惊畏服。苍梧王暴虐恣肆, 太祖(南齐高帝萧道成)忧虑急切没有办法, 安民告诉太祖要到东边去跟着江夏王刘跻起兵, 太祖不同意, 于是作罢。太祖即位时, 任中领军, 封为康乐侯, 食邑一千户。 宋泰始以来, 内外频有贼寇, 将帅已下, 各募部曲, 屯聚京师。安民上表陈之, 以为“自非淮北常备, 其外馀军, 悉皆输遣, 若亲近宜立随身者, 听限人数。”上纳之, 故诏断众募。时王敬则以勋诚见亲, 至于家国密事, 上唯与安民论议, 谓安民曰:“署事有卿名, 我便不复细览也。”寻为领军将军。 宋泰始年以来, 国家内外常有贼寇, 将帅以下的官员, 各自招募部下, 聚集进驻在京城。安民上奏表陈说此事, 认为“如果不是淮北的常备军, 此外的其余军队, 都要调动遣散, 如果亲近的人需要配备贴身护卫, 也要服从人数的限定。”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因此下诏禁止众军招募部下。当时王敬则因为建立功勋、忠诚可靠被亲近, 至于国家的机密大事, 皇上只和安民谈论, 皇上对安民说:“只要处理公事(的文书上)有你的名字, 我就不再细看了。”不久李安民任领军将军。 太祖崩, 遗诏加侍中。世祖即位, 迁抚军将军、丹阳尹。永明二年, 迁尚书左仆射, 将军如故。安民时屡启密谋见赏, 又善结尚书令王俭, 故世传俭启有此授。寻上表以年疾求退。改授散骑常侍。四年, 为安东将军、吴兴太守, 常侍如故。卒官, 年五十八。太祖驾崩, 遗诏加封他为侍中。世祖即位, 升他为抚军将军、丹阳尹。永明二年, 升任尚书左仆射, 将军一职不变。安民当时因多次奏陈隐秘的计谋被奖赏, 又与尚书令王俭交好, 所以世人传言是王俭奏请才有这样的奖赏。不久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表请求辞职。改任散骑常侍。永明四年, 任安东将军、吴兴太守, 常侍一职不变。死在任上, 终年五十八岁。 吴兴有项羽神护郡听事, 太守不得上。太守到郡, 必须祀以扼下�!0裁穹罘鸱�, 不与神牛, 著屐上听事。又于听上八关斋。俄而牛死, 葬庙侧, 今呼为“李公牛�!�。及安民卒, 世以神为祟。谥曰肃侯。吴兴有项羽的神像守护郡府大厅, 太守不能上堂。太守到郡, 一定要用驾车的牛来祭祀。安民信奉佛教, 不用牛祭神, 穿着木屐上堂。还在厅中设八关斋。不久牛死了, 埋在庙旁, 现在称为“李公牛�!�。等到安民去世, 世人都认为是神灵作祟。谥号为肃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