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忠义一·赵师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赵师旦字潜叔, 枢密副使稹之从子。美容仪, 身长六尺。少年颇涉书史, 尤刻意刑名之学。用稹, 试将作监主簿, 累迁宁海军节度推官。知江山县, 断治出己, 吏不能得民一钱, 弃物道上, 人无敢取。以荐者改大理寺丞、知彭城县, 迁太子右赞善大夫, 移知康州。
        侬智高破邕州, 顺流东下, 师旦使人觇贼, 还报曰:“诸州守皆弃城走矣!”师旦叱曰:“汝亦欲吾走矣。”乃大索, 得谍者三人, 斩以徇。而贼已薄城下, 师旦止有兵三百, 开门迎战, 杀数十人。会暮, 贼稍却, 师旦语其妻, 取州印佩之, 使负其子以匿, 曰:“明日贼必大至, 吾知不敌, 然不可以去, 尔留, 死无益也。”遂与监押马贵部士卒固守州城。召贵食, 贵不能食, 师旦独饱如平时;至夜, 贵卧不安席, 师旦即卧内大鼾。迟明, 贼攻城愈急, 左右请少避, 师旦曰:“战死与戮死何如?”众皆曰:“愿为国家死。”至城破无一人逃者。矢�。牍缶慊�, 据堂而坐。智高麾兵鼓噪争入, 胁师旦, 师旦大骂曰:“饿獠, 朝廷负若何事, 乃敢反邪!天子发一校兵, 汝无遗类矣。”智高怒, 并贵害之。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师旦遇害时, 年四十二。柩过江山, 江山之人迎师旦丧, 哭祭于路, 络绎数百里不绝。
          同时有王从政者, 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 与侬智高战于太平�。恢�, 骂贼不已, 至以沸汤沃之, 终不屈而死。信州刺史, 录其孙二人。
        (节选自《宋史•忠义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B.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C.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D.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从子指同曾祖父不共父的平辈兄弟——从祖兄弟、从父兄弟——的孩子, 称为从子。这里指的赵师旦是赵稹的侄儿。
        B.是恩荫之意。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这里指赵师旦因赵稹的恩荫而得以任官。
        C.大理寺是古代负责审判复核案件的官署名。因地方官员的司法权力过大, 可自行勾决死刑犯人, 造成不少冤假错案。为了使刑狱汇总, 始置大理寺, 作为复审机关。
            D.本义是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后来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也叫赠, 文中就是此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赵师旦年少之时, 尤其钻研刑名方面的学问, 并因叔父赵稹的恩荫, 试任将作监主簿, 多次升迁为宁海军节度推官。
        B.等到邕州被侬智高率兵攻破, 城中守兵没有一个人逃走。守兵弹尽箭竭, 赵师旦与监押马贵一起回到府衙, 据厅堂而坐。
        C.赵师旦与侬智高作战被抓�。鹇钤舻胁灰�, 最终不屈而死, 被朝廷追赠为信州刺史, 朝廷录用了他的两个孙子为官吏。
        D.敌贼已经逼近邕州城下, 赵师旦仅仅有士兵三百人, 打开城门迎战敌贼, 歼灭敌贼几十个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暮, 贼稍却, 师旦语其妻, 取州印佩之, 使负其子以匿。(5分)
         
        (2)迟明, 贼攻城愈急, 左右请少避, 师旦曰:“战死与戮死何如?”(5分)
         
         
        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4.C
        5.C
        “大理寺是古代负责审判复核案件的官署名”这一说法错, 因为根据后面的解释, 大理寺仅是“复审机关”, 审判是刑部之责。
        6.D.
        “被朝廷追赠为信州刺史, 朝廷录用了他的两个孙子为官吏”的人是王从政, 而不是赵师旦。
         
        7.
        (1)恰逢夜幕降临, 敌贼稍微有些退却, 赵师旦告诉他的妻子说, 把我的州印拿来你佩戴在身上, 让妻子背着儿子藏匿起来。
        (“会”、“却”、“语”、“匿”各1分, 句意1分)
        (2)天刚刚亮, 敌贼攻打城墙越来越急, 身边的人请求他稍微躲避一下, 赵师旦说:“作战而死与被敌贼杀戮而死有什么区别呢?”
            (“迟明”、“左右”、“少”、“何如”各1分, 句意1分)
        附译文:
        赵师旦字潜叔, 枢密使赵稹的侄儿, 他的容貌仪表俊美, 身高六尺。少年时学习了很多书籍历史, 对刑名之学尤其刻意研究。利用找赵稹的荫庇, 试用将作监主簿, 多次升迁宁海军节度推官。知江山县, 自己作出决断处理, 管理不能取得百姓的一文钱, 东西扔在路上, 没有人敢拿走。他因此被举荐改任大理寺丞, 知彭城县, 升任太子右赞善大夫, 移知康州。
        侬智高攻破邕州, 顺江东下, 赵师旦派人去侦察敌情, 手下回来报告说:“各州守臣都丢弃城池逃跑了。”赵师旦斥责他说:“你也想让我逃跑。”于是进行大规模搜索, 抓捕到三个间谍, 斩了他们来示众。这时乱贼已经逼近城下, 赵师旦只有三百名士兵, 打开城门迎战, 杀了几十人。正好天黑下来, 敌贼稍微退却了一点。告诉他的妻子, 拿出州里的大印佩在她的身上, 让她背着自己的儿子藏匿起来, 说:“明天敌贼一定大举来到, 我知道抵抗不�。遣荒芾肴�, 你留在这里, 死了对我也没有什么益处。”随即和监押马贵部署士兵固守州城。招呼马贵一同吃饭。马贵吃不下去, 唯独赵师旦还像平时一样吃得饱饱的;到了晚上, 马贵躺在那里不能安然入睡, 赵师旦一躺下就鼾声大作。黎明时, 敌贼攻击城池更加紧急, 左右的随从都请他稍微躲避一下, 他说:“你们是愿意战死呢还是愿意被杀死呢?”众人都说:“愿意为国家而死。”直到城池被攻破没有一个逃走。箭射完了, 和马贵一起回来, 靠着大堂面坐。侬智高指挥士兵叫嚷着争相进来, 威胁赵师旦。赵师旦大声斥骂:“饿獠, 朝廷有什么事情对不起你们, 竟敢谋反呢!如果天子发出守兵交战, 你们就没有活着下来的了。”侬智高大怒, 把他与马贵一同杀害了。敌贼离去之后, 州里的人为他建庙。事情平息之后, 他被赠为光禄少卿, 赐他母亲王氏为长安县太君和帽子披肩, 录用他的子弟和侄子三人做官。赵师旦遇害的时候, 年龄才四十二岁。他的灵柩经过江山县, 江山的百姓迎接赵师旦的灵柩, 在路上哭祭他, 连绵几百里都不断断绝。
        同时有一个叫王从政的人, 凭借东头供奉官、阁门祗侯的身份, 与侬智高在太平场作战, 被逮�。煌5卮舐盥以�, 乱贼甚至用滚烫的开水来浇他, 最终不屈而死。赠他为信州刺史。录用他的孙子两人。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杨业传》《苏轼徙知徐州》
        《程门立雪》《宋史·宋绶传》
        《宋史·钱惟演传》《宋史·薛居正传》
        《宋史·吕端传》《宋史·王鼎传》
        《宋史·叶清臣传》《宋史·李允正传》
        《宋史·辛弃疾列传》《宋史·郭浩传》
        《宋史·侯可传》《宋史·洪咨夔传》
        《宋史·康保裔传》《宋史·刘汲传》
        《宋史·刘珙传》《宋史·吕公著传》
        《宋史·苏轼列传》《宋史·黄庭坚传》
        《宋史·富弼传》《宋史·杨邦乂传》
        《宋史·莫濛传》《宋史·张洞传》
        《宋史·李允正传》《明史·黄道周传》
        《新五代史·隐逸传·郑遨》《隋书·令狐熙传》
        《问说》《说勤》
        《陶侃惜谷》《答苏迈书》
        《河中石兽》(二)《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今家戒》叙·《陈太丘与友期》(二)
        《盲子失坠》《墨池记》(二)
        欧阳修《伐树记》《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吴书·黄盖传》《蒲松龄之妻》
        《杭世俊喜博》《渤海鲍宣妻者》
        苏轼《后赤壁赋》《过秦论》
        《清史稿·郝浴传》《贤士隐居者》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