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新唐书·房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房馆,字次律,河南人。琯少好学,风度沈整,以荫补弘文生。开元中,作《封禅书》,说宰相张说,说奇之, 奏为校书郎。拜监察御史,坐讯狱非是, 贬睦州司户参军。复为县,所至上德化,兴长利,以治最显
        天宝五载,试给事中,封漳南县男。时玄宗有逸志, 数巡幸, 广温泉为华清宫, 环宫所置百司区署。以琯资机算, 诏总经度骊山,疏岩剔薮,为天子游观。未毕,坐善李适之、韦坚,斥为宜春太守。十五载,帝狩蜀, 琯驰至普安上谒,帝喜甚,即拜文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俄与韦见素、崔涣奉册灵武, 见肃宗, 具言上皇所以传付意,因道当时利�。峭禄�, 帝为改容。馆既有重名。帝倾意待之, 机务一二与琯参决,诸将相莫敢望。
        会琯请自将平贼,帝犹倚以成功,乃诏琯持节招讨西京、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度等使,得自择参佐。十月庚子,次便桥。既战贼乘风噪牛悉髀栗贼投刍而火之人畜焚烧杀卒四万血丹野残众才数千不能军馆还走行在,见帝,肉袒请罪,帝宥之,使裒夷散,复图进取。琯雅自负, 以天下为已任,然用兵本非所长。帝虽恨琯丧师,而眷任未衰。
        乾元元年,出琯为邪州刺史。始,邡以武将领刺史, 故纲目废弛,即治府为营, 吏攘民居相淆譾。馆至, 一切革之,人以便安,政声流闻。召拜太子宾客,迁礼部尚书,为晋、汉二州刺史。宝应二年, 召拜刑部尚书, 道病卒,赠太尉。
        琯有远器,好谈老子、浮屠法,喜宾客,高谈有余,而不切事。时天下多故, 急于谋略攻取,帝以吏事绳下,而馆为相,遽欲从容镇静以辅治之,又知人不明,以取败挠,故功名隳损云。
        (节选自《新唐书•房琯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战贼/乘风噪牛/悉髀栗贼/投与而火之/人畜焚烧杀/卒四万/血丹野/残众才数千/不能军/
        B.既战/贼乘风噪/牛悉髀栗/贼投刍而火之人畜焚烧/杀卒四万/血丹野/残众才数千/不能军/
        C.既战/贼乘风噪/牛悉髀栗贼投刍而火之/人畜焚/烧杀卒四万/血丹野/残众才数千/不能军/
        D.既哉贼/乘凤噪牛/惑髀栗贼投刍而火之/人畜焚烧/杀卒四万/血丹野/残众才数千/不能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封禅, 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夏商周时已有封禅的
        传说。
        B.庚子, 干支之一, 古代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日、时,文中“庚子”用来纪日。
        C.行在, 即“行在所”,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相近的词语还有“行宫”
        D.礼部, 古代官署,隋唐以后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科举学�!⒆诮痰仁挛�,长官为尚书,副职为郎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琯文采出众, 闻名当时。开元中作《封禅书》受到宰相张说的重视;天宝十五年,投奔肃宗,奏事深得肃宗赏识。
        B.房珀颇富才华,深受器重, 他精于设计安排,被任命总管郦山规划;他参决机务,虽有较大失误,仍深受信任。
        C.房珀为政有方,政绩显著。作县令时,崇尚德化,做事考虑长远,政绩突出;做刺史时,革除弊端, 声名远播
        D.房琯气度远大, 而不切事。当时天下多故,急于攻取,他却要从容镇静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加之知人不明, 故功名毁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玄宗有逸志,数巡幸, 广温泉为华清宫,环宫所置百司区署。
         
        (2)具言上皇所以传付意,因道当时利病,辞吐华畅,帝为改容。
         
         
         
        答案:
        10.B
        11.D【解析】(“礼部的长官为尚书, 副职为郎中”错, 副职是“侍郎”。)
        12.A【解析】(“闻名当时”不对, 只是受到宰相和肃宗的赏识。“投奔肃宗”也不对, 是奉上皇之命去见肃宗)
        13.(1)当时唐玄宗有玩乐的愿望, 多次到各地巡视, 把温泉宫扩大为华清宫, 围绕该宫设置百官部门。(“逸志”“巡幸”“环”各1分, 句意2分)
        (2)详细说明    了    太     上   皇     让   位的意愿, 趁机谈到眼前有利和不利的情况, 言辞谈吐典雅流畅, 皇帝为之改变容色(动容)。(“具”“传付”“改容”各1分, 句意2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新唐书·李敬业传》《新唐书·许孟容传》(二)
        《新唐书·王雄诞传》(二)《新唐书·白居易传》(二)
        《新唐书·房玄龄传》(二)《新唐书·狄仁杰传》(二)
        《新唐书·高祖李渊本纪》《新唐书·魏知古传》(二)
        《新唐书·韩愈传》(二)《新唐书·杜黄裳传》
        《新唐书·刘仁轨传》(二)《新唐书·本纪第一·高祖》
        《新唐书·张仲方传》(二)《新唐书·柳仲郢传》
        《新唐书·裴行俭传》《新唐书·苏良嗣传》(二)
        《新唐书·白居易传》《新唐书·狄仁杰传》
        《新唐书·柳公绰传》(二)《新唐书·张濬传》
        《新唐书·李纲传》(二)《新唐书·司空图传》(二)
        《新唐书·郑畋传》(二)《新唐书·吕向传》
        《新唐书·王道宗传》《新唐书·裴度传》
        《新唐书·王雄诞传》《新唐书·苏良嗣传》
        《新唐书·杜中立传》《新唐书·李白传》《唐才子传·李白传》
        《新唐书·窦建德传》(二)《新唐书·唐临传》
        《新唐书·裴炎传》《新唐书·宋申锡传》
        《新唐书·张说传》《新唐书·薛举传》
        《新唐书·裴潾传》《新唐书·李夷简传》
        《新唐书·契苾何力传》《新唐书·皇甫无逸传》
        《新唐书·武平一传》《新唐书·尉迟敬德传》
        《新唐书·韩充传》《新唐书·武元衡传》
        《新唐书·禇亮传》《新唐书·唐休璟传》
        《新唐书·王志愔传》《新唐书·曹确传》
        《新唐书·萧遘传》《新唐书·李百药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