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董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
| 三国志 董昭, 字公仁。绍逆公孙瓒于界桥, 钜鹿太守李邵及郡冠盖, 以瓒兵强, 皆欲属瓒。绍闻之, 使昭领钜鹿。问:“御以何术?”对曰:“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时郡右姓孙伉等数十人专为谋主, 惊动吏民。昭至郡, 伪作绍檄告郡云:“得贼安平张吉辞, 当攻钜鹿, 贼故孝廉孙伉等为应, 檄到收行军法, 恶止其身, 妻子勿坐。”昭案檄告令, 皆即斩之。一郡惶恐, 乃以次安慰, 遂皆平集。事讫白绍, 绍称善。会魏郡太守栗攀为兵所害, 绍以昭领魏郡太守。时郡界大乱, 贼以万数, 遣使往来, 交易市买。昭厚待之, 因用为间, 乘虚掩讨, 辄大克破。二日之中, 羽檄三至。昭弟访, 在张邈军中。邈与绍有隙, 绍受谗将致罪于昭。昭欲诣汉献帝, 至河内, 为张杨所留。时太祖领兖州, 遣使诣杨, 欲令假涂西至长安, 杨不听, 昭说杨曰:“袁、曹虽为一家, 势不久群。曹今虽弱, 然实天下之英雄也, 当故结之。”杨于是通太祖上事, 表荐太祖。建安元年, 太祖定黄巾于许, 遣使诣河东。会天子还洛阳, 韩暹、杨奉、董承及杨各违戾不和。昭以奉兵马最强而少党援, 作太祖书与奉曰:“将军当为内主, 吾为外援。今吾有粮, 将军有兵, 有无相通, 足以相济, 死生契阔, 相与共之。”奉得书喜悦, 遂共表太祖为镇东将军, 袭父爵费亭侯。三年, 昭迁河南尹。时张杨为其将杨丑所杀, 河内太守缪尚城守待绍救。太祖令昭单身入城, 告喻洪、尚等, 即日举众降。昭年八十一薨, 谥曰定侯。 (节选自《三国志•董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 B.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 C.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 D.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代成年男子在本名之外另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称呼别人的字, 一般表示尊敬。 B.秦汉时期, 太守是对郡守的尊称, 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 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 还可自行任免掾史。 C.檄是古代用于官方的文书, 如果在其上插鸟羽, 则表示十分紧急, 欲其急行如飞, 称之为“羽书”或“羽檄”。 D.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 多被用来指开国之君, 也有不是帝王而被后人追授的, 文中的曹操就是这种情况。 (3)请简要概括董昭“弃袁投曹”的原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郡惶恐, 乃以次安慰, 遂皆平集。事讫白绍, 绍称善。 ②邈与绍有隙, 绍受谗将致罪于昭。昭欲诣汉献帝, 至河内, 为张杨所留。
答 (1)D.译文:凭我一个人的微力, 不能消弥众人的预谋, 我想假作应合同意的样子, 引诱他们说出实情, 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临时权变来制驭他们。计策只能临时想出, 现在没法预先谈论。 (2)A.表述有误, 字并非古代成年男子特有, 古代女子行笄礼, 表示成年, 不便直呼其名, 也会另取字。 (3)袁绍听信谗言, 对董昭不利;曹操袁绍未来肯定不和;认为曹操是真正的英雄, 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4)①全郡人都恐惧不安, 董昭就依次安慰, 于是全都平息安定下来。事情结束后禀告袁绍, 袁绍称赞他干得好。 ②张邈与袁绍有嫌隙, 袁绍接受谗言要把董昭治罪。董昭想到汉献帝那里去, 到河内时, 被张杨留下。 (5)A
参考译文: 董昭, 字公仁。袁绍在界桥迎战公孙瓒, 钜鹿太守李邵和郡中仕宦认为公孙瓒兵力强盛, 都想要归属于他。袁绍听说了, 让董昭兼任钜鹿太守。袁绍问:“你用什么办法制御他们?”董昭回答说:“凭我一个人的微力, 不能消弥众人的预谋, 我想假作应合同意的样子, 引诱他们说出实情, 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临时权变来制驭他们。计策只能临时想出, 现在没法预先谈论。”当时钜鹿郡里的大姓人家孙伉等几十人是主要的策划者, 鼓动官吏和百姓。董昭到了郡里, 伪造了一份袁绍的檄文告诉全郡说:“得到贼人的侦察兵安平、张吉的口供, 他们会来进攻钜鹿, 贼方原孝廉孙伉等人作为内应, 此檄文传到郡中, 即将孙伉等逮捕军法从事, 只惩罚他们本人, 妻儿不予连坐。”董昭依照檄文的控诉、命令, 将孙伉等人立即斩首。全郡人惊惶恐慌, 董昭挨个予以安慰, 于是全都安定下来。事情结束后, 董昭向袁绍汇报, 袁绍十分赞许。恰逢魏郡太守栗攀被士兵所害, 袁绍就让董昭兼任魏郡太守。当时全郡境内秩序大乱, 贼人数以万计, 他们派使者相互往来, 进行买卖贸易。董昭十分重视这种情况, 找机会在他们中间进行离间, 乘他们力量虚弱时发兵征讨, 打得贼方大败。两天之中, 带羽毛的紧急告捷文书就送了三次。董昭的弟弟董访在张邈的军中任职。张邈与袁绍有嫌隙, 袁绍接受谗言要把董昭治罪。董昭想到汉献帝那里去, 到河内时, 被张杨留下。通过张杨将印和绶带送还朝廷, 被授官为骑都尉。这时太祖兼任兖州太守, 派使臣来见张杨。想向他借路, 向西到达长安, 张杨不听从。董昭劝告张杨说:“袁、曹现在虽然还是一家, 但其趋势是不会长久联合下去的。曹操现在虽然弱些, 但实在是天下的一位英雄, 您应当有意和他结交。”张杨这才向朝廷通报太祖的情况, 又上表荐举。建安元年(196), 太祖在许县平定了黄巾军, 派遣使臣到河东去。这时天子回到洛阳, 韩暹、杨奉、董承及张杨相互间意见对立不和。董昭因为杨奉兵马最强而缺乏外部援助, 以太祖名义写信给杨奉说:“将军您应当作为京城内的主要力量, 我作外部的援军。现在我有军粮, 您有军队, 互通有无, 足以互相接济, 同生死, 共患难。”杨奉接到信后十分喜悦, 于是众人一同上表荐举太祖为镇东将军, 继承他父亲的爵位为费亭侯。建安三年(198), 董昭调任河南尹。这时张杨被其部将杨丑所杀, 张杨的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守住城池, 等待袁绍来救。太祖令董昭单身入城, 劝谕薛洪、缪尚等人当日率领众人投降太祖。董昭在八十一岁时去世, 谥号是定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