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吴表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问题。
        吴表臣, 字正仲, 永嘉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 擢通州司理。陈罐谪居郡中, 一见而器之。盛章者, 朱劭①党也, 尝欲市婢。有武臣先取之, 章诬以罪, 系狱。表臣方鞫②之, 郡将曰:“知有盛待制乎?”表臣佯若不知者, 卒直其事。累官监察御史。
        帝方向儒术, 表臣乞选讲官以裨圣德, 且于古今成败, 边防利害, 详熟讲究。由是诏开经筵。迩臣有请用蔡京③之党者, 侍御史沈与求乞明指其人, 显行黜责, 执政不悦, 夺其言职。表臣争曰:“台谏为天子耳目, 所以防壅蔽, 若咎其切直而黜之, 非国家福也。请还与求以开言路。”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于是陈敏等十数人浸以录用。久之, 以病请补外, 以直秘阁知信州。宰相拟表臣为检正, 帝日:“朕将自用之。”遂除左司谏。给事中胡安国以论事不合罢, 表臣上疏留之。除提点浙西刑狱, 召为秘书少监, 同修《哲宗实录》。帝如建康, 诏表臣兼留司参议官, 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二国公就外傅, 兼翊善。帝日:“二国公诵习甚进, 卿力也。”徙礼部侍郎, 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时秦桧欲使使金议地界, 指政事堂日:“归来可坐此。”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 罢去。
        俄起知婺州。会大水, 发常平米振贷之, 然后以闻, 郡人德之。课最, 除敷文阁待制。三岁, 请祠。进直学士, 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家居数年, 卒, 年六十七。
        表臣晚号湛然居士, 自奉无异布衣时, 乡论推其清约。
        (选自《宋史•吴表臣传》.有删改)
        【注】①朱勔:权臣。下文的“盛待制”指盛章。②鞫(ju):审问。③蔡京:北宋权相, 奸臣。
        4.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B.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C.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D.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5.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号:别号, 指人名字以外的称号, 一般是长辈起的。如欧阳修号醉翁。
        B.朕, 文中为皇帝自称。“朕”原为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 掌管选用武官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 长官为兵部尚书。
        D.宰相:文中是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表臣正直敢言。有人想任用奸臣蔡京的党徒, 沈与求表示异议, 惹怒当权者, 沈被夺官, 吴表臣则请求恢复沈的官职以开拓言路。
        B.吴表臣公平公正。吴表臣在通州任职时, 有个叫盛章的因事与一武官发生矛盾, 吴表臣不顾他人劝说, 审问盛章, 最终公正处理了此事。
        C.吴表臣深得皇帝赏识。他请求选用讲官, 皇帝下令开办讲席;他多次被皇帝任命为重要官职;他对建、崇两位国公的读书进步有功, 被皇帝称赞。
        D.吴表臣淡泊名利。秦桧打算让他出使金国商议边界的事, 并表示回来后可以升官, 他没有答应;他退休后过着清淡简约的生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台谏为天子耳目, 所以防壅蔽, 若咎其切直而黜之, 非国家福也。
        (2)会大水, 发常平米振贷之, 然后以闻, 郡人德之。
        【答案】
        4.C
        5.A
        6.B
        7.(1)台谏官是天子的耳目, 是用来防止堵塞蒙蔽的, 如果怪罪台谏官急切正直就罢免他, 不是国家的福分。
        (2)碰上发大水, (吴表臣)打开常平仓用仓米救济百姓, 然后把事情上报, 郡中百姓感激他。
        【解析】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断句题, 要仔细阅读文段, 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 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 如名词、虚词、固定结构等。就本题而言, “者”“则”“岂”都是虚词, 这些虚词的前或后需要断开。再结合文段注意各句主语、谓语相关内容的变化, 本题的断句就不难了。所以选C。
        5.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知识需要平时记忆, 还要结合语境理解分析。A.“别号”一般是自己起的。所以选A。
        6.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做题时要仔细推敲, 认真比对, 仔细辨析一些细小差别, 准确作答。B.“吴表臣不顾他人劝说, 审问盛章”错误, 根据上下文, 可知“表臣方鞫之”中“之”指代“武官”的这个案件。所以选B。
        7.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 要把重点词语和重要的文言现象翻译出来。本题要准确翻译以下内容:(1)所以:用来……的;壅蔽:堵塞蒙蔽;咎:怪罪;黜:罢免。(2)会:碰上, 恰逢;发:打开;振贷:救济;德:感激。
        【备注】参考译文:
        吴表臣, 字正仲, 永嘉人。考中大观三年进士, 提拔为通州司理。陈罐被贬住在当地, 一见面就器重他。有个叫盛章的人, 是朱劭的同党, 曾想买一名女仆, 有个武官先得到该女仆, 盛章诬陷武官罪名, 武官被关进监狱。
        吴表臣正好审理这个案子。郡中武将说:“知道有个叫盛待制的吗?”吴表臣假装不知道。最终平反了这件事。多次做官做到监察御史。
        皇帝正向往儒家学说, 吴表臣请求挑选讲官来补益皇帝的道德, 而且对古今的成功和失败, 边防上的利和害。详细研讨探究。从此朝廷下诏开办经学讲席。近臣有人请求任用蔡京的党徒.侍御史沈与求请求明确指出这个人来, 公开进行眨斥谴责, 当权的人不高兴, 剥夺了沈与求的言官职责。吴表臣抗争说:“台谏官是天子的耳目, 是用来防止堵塞蒙蔽的, 如果怪罪台谏官急切正直就罢免他, 不是国家的福分。请恢复沈与求的官职来开拓进言之路。”
        当时防备秋天可能发生战事, 讨论选择守边防的人, 忧虑缺乏将才。吴表臣说:“好坏分明。那么天下的人都知道叛逆和顺从的道理。现在选取忠义不屈服的人, 越级提拔使用, 岂止是可以鼓励保卫边疆, 策划谋略方面也可以依靠。”于是陈敏等十几人逐渐被任用。过了很久。因病请求调往地方任职, 凭着直秘阁的身份担任信州知州。
        宰相打算让吴表臣担任检正, 皇帝说:“我自己将要任用他。”于是授任左司谏。给事中胡安国因议论事情意见不同被罢免, 昊表臣上奏挽留他。授任提点浙西刑狱, 召入朝廷担任秘书少监, 并修撰《哲宗实录》。皇帝到达建康, 下诏任命吴表臣兼任留司参议官, 授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两位国公要外出跟从老师学习, 昊表臣又兼任翊善。皇帝说:“两位国公读书很有进步, 是您的功劳。”调任礼部侍郎, 升任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当时秦桧想派吴表臣出使金国谈判边界问题, 秦桧指着政事堂说:“回来就可以坐到这里。”吴表臣不回答。又因议论大礼的事违背了圣意。罢官离去。
        不久起用为婺州知州。碰上发大水, (吴表臣)打开常平仓用仓米救济百姓, 然后把事情上报, 郡中百姓感激他。考核政绩评为最优, 授任敷文阁待制。过了三年, 请求领祠禄, 进升直学士, 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在家住了几年, 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吴表臣晚自号湛然居士, 日常生活和没有做官时没有两样, 乡里人评论推崇吴表臣清淡简约。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杨业传》《苏轼徙知徐州》
        《程门立雪》《宋史·宋绶传》
        《宋史·钱惟演传》《宋史·薛居正传》
        《宋史·吕端传》《宋史·王鼎传》
        《宋史·叶清臣传》《宋史·李允正传》
        《宋史·辛弃疾列传》《宋史·郭浩传》
        《宋史·侯可传》《宋史·洪咨夔传》
        《宋史·康保裔传》《宋史·刘汲传》
        《宋史·刘珙传》《宋史·吕公著传》
        《宋史·苏轼列传》《宋史·黄庭坚传》
        《宋史·富弼传》《宋史·杨邦乂传》
        《宋史·莫濛传》《宋史·张洞传》
        《宋史·李廌传》《晋书·华恒传》
        张养浩《驿卒佟锁住传》《明史·魏大中传》
        归有光《玄朗先生墓碣》《明史·陈寿传》
        戴名世《与刘言洁书》唐甄《大命》
        《待漏院记》《隋书·高劢传》
        《宋史·赵上交传》张岱《梅花书屋》
        《明史·吴祯传》《长清僧》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明史·毛吉传》
        《晋书·王衍传》顾炎武《廉耻》
        《三国志·杜袭传》侯方域《悯獐》
        《宋史·陈尧佐传》《后汉书·张鲁传》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新五代史·李崧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