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晋书·胡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晋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胡威, 字伯武, 一名貔。淮南寿春人也。父质, 以忠清著称, 少与乡人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 仕魏至征东将军、荆州刺史。
            威早厉志尚。质之为荆州也, 威自京都定�。移�, 无车马僮仆, 自驱驴单行。每至客舍, 躬放驴, 取樵炊囊 , 食毕, 复随侣进道。既至, 见父, 停中十余日。告归, 父赐绢一匹为装。威曰:“大人清高, 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 以为汝粮耳。”威受之, 辞归。质帐下都督先威未发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行数百里威疑而诱问之既知乃取所赐绢与都督谢而遣之。后因他信以白质, 质杖都督一百, 除吏名, 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
            拜侍御史, 南乡侯、安丰太守, 徐州刺史。勤于政术, 风化大行。
            后入朝, 武帝语及平生, 因叹其父清, 谓威曰:“卿孰与父清?”曰:“臣不如也。”帝曰:“卿父以何胜耶?”曰:“臣父清恐人知, 臣清恐人不知, 是臣不及远也。”帝以威言谦而婉, 谦而顺。累迁监豫州诸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 为尚书, 加奉车都尉。
           威尝谏时政之宽, 帝曰:“尚书郎以下, 吾无所假借。”威曰:“臣之所陈, 岂在丞郎令史, 正谓如臣等辈, 始可以肃化明法耳。”拜前将军、监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 以功封平春侯。太康元年, 卒于位, 追赠使持节、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东将军, 余如故, 谥曰。
        (选自《晋书•良吏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项是(3分)
        A.质帐下都督先威未发/请假还家;^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行数百里/威疑而诱问之/既知/乃取所赐絹与/都督谢而逍之/
        B.质帐下都督先威未发/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行数百里/威疑而诱问之/既知/乃取所赐绢与都督/谢而遣之/
        C.质帐下都督先威考发/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行数百里/威疑而诱问之/既知/乃取所赐绢与都督/谢而逍之/
        D.质帐下都督先威未发/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行数百里/威疑而诱问之/既知/乃取所赐絹与/都督谢而遺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很多, 比如文中的“拜”“历”“迁”“入”等词语都有官职升迁的意思。
        B.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賜。一般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胡威有功于晋朝, 被授予“平春侯”。
        C.“对”, 在古代多用于下对上的回答或对话。如《曹刿论战》既克, 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
        D.古代君主死后有谥号, 大臣死后也可以有谥号。大臣谥号一般由朝廷赐予。胡威的谥号“烈”就是朝廷賜予的。
        12.下列对职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 砥砺名节, 品格髙尚。他从京都到荆州看望父亲, 路途遥远, 只身骑驴前往。途中毎到一个客找, 他亲自放驴, 料理生活, 从无糜费之举。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商位恪守沽廉。胡威辞别回家时, 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 此绢为正当所得, 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贏得了儿子的敬佩。。
        C.胡威父子为人通愤, 珍惜名禅。胡质帐下的都督请假回家, 刚好与胡威同路, 常资助胡威, 胡威为不贪便立,以绢相报。胡质为避嫌疑, 对都督则严加处罚, 并免去他的官职。
        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商下, 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 臣清恐父。不知”;认为自己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 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4分)
        (2)纵彼不言, 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之死》)(3分〉
        (3)吾少孤, 不省所怙,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3分)
         
         
         
        答案:
        10.B
        11.A(“拜”为授予官职, “历”为历任, “入”为进入朝廷, 并不表示官职升迁。)
        12.C(转述与原文大意不合, 都督与胡威同行应是刻意所为, 资助是为了巴结得利。)
        13.(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 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和顶着东西了。(“谨”, 形容词作动词, 谨慎, 这里是认真从事, 1分;“以孝悌之义”, 介宾结构后置翻译时要提前, 1分;“颁白”, 头发花白, 颁, 通“斑”, 1分;“负戴”, 背着东西, 顶着东西, 1分)
        (2)就算他们不说, 我项羽在内心深处不惭愧吗?”(“纵”, 假设连词, 就算, 即使, 1分;“独”, 难道, 1分;“不愧于心乎”, 介宾结构后置翻译时要提前, 1分)
        (3)我小时候丧父, 不知道父亲(的模样), 只有依靠兄嫂。(“省”, 知道, 1分;“所怙”, 指所依靠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怙, 依靠, 1分;“惟兄嫂是依”, 宾语前置, 1分)
        【参考译文】
        胡威, 字伯武, 他又名胡貔, 是淮南寿春人。父亲胡质, 以忠诚清廉著称, 年轻时与同乡人蒋济、朱绩同为江淮间知名人士, 在魏做官至征东将军、荆州刺史。
        胡威早年便有志向。胡质在荆州做官时, 胡威自京城到荆州去探望, 因家中贫穷, 没有车马僮仆, 自己赶着驴独行。每到一个客栈, 亲自放驴, 取柴作饭, 吃完, 又随同路人上道。到了荆州, 胡威见到父亲, 在牲口棚中住了十几天, 然后向父亲告辞, 父亲赐他一匹绢作路费。胡威说:“父亲一向清高, 我不明白从哪儿得到这匹绢的?”胡质说:“这是我剩余的俸禄。用作你路上的费用而已。”胡威接受了绢, 告辞回家。胡质手下的都督在胡威出发前, 请假回家, 在百余里的行程中隐藏起旅资行装, 请胡威和他作伴, 常出资相助胡威。走了数百里, 胡威起疑而问都督, 了解真情后, 便取出父亲赐的绢给了都督, 辞别并送走了他。后来因其他事写信(关于这个“信”字, 有两种解释)给胡质讲起这件事, 胡质打了都督一百杖, 除去官名。他们父子二人就是如此清廉谨慎。于是名誉远近知晓。
        胡威被授为侍御史, 历任南乡侯、安丰太守, 升任徐州刺史。勤于政事, 大行风化。
        后入朝, 武帝谈起他的生平, 赞叹他的父亲的清廉, 对胡威说:“你与父亲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不如父亲。”武帝说:“你父亲凭什么胜过你呢?”胡威回答说:“我父亲清廉唯恐别人知道, 我清廉唯恐别人不知, 因此我比父亲差远了。”武帝认为胡威言语直率二简约, 谦逊而和顺。多次升官为监豫州诸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 召入任尚书, 加奉车都尉。
        胡威曾经进谏时政太宽, 武帝说:“尚书郎以下的官吏, 我从不宽容。”胡威说:“我所陈述的, 岂是说那些丞、郎、令、史, 正是说像我这样的群臣, 才可以整肃风化, 严明法纪。”他又被任命为前将军、监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 因功被封为平春侯。太康元年, 他在任上去世, 被追赠为使持节、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东将军, 其他同以往一样, 谥号烈。
         
         



        相关文言文练习
        《晋书·吾彦传》《陶侃惜谷》
        《晋书·刘殷传》《晋书·儒林传》
        《晋书·隐逸传·夏统》《晋书·何攀传》
        《晋书·周访传》《晋书·张翰传》
        《晋书·王济传》《晋书·郭舒传》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晋书·郗鉴传》
        《晋书·袁宏传》《晋书·荀勖传》
        《晋书·王羲之传》《晋书·华恒传》
        《晋书·王衍传》《晋书·王浚传》
        《晋书·慕容垂妻段氏》《晋书·贺循传》
        《晋书·李密传》《晋书·刘伶传》
        《晋书·潘岳传》《晋书·王逊传》
        袁宏道《叙小修诗》方孝孺《里社祈晴文》
        《梁书·陶弘景传》《明史·毛羽健传》
        曾国藩《召悔》《北史·韩褒传》
        《新唐书·欧阳询传》《三国志·刘晔传》
        《隋书·裴政传》《新唐书·李鄘传》
        《后汉书·孔僖传》《宋史·刘温叟传》
        《华阳国志·陈寿传》《宋史·陈禾传》
        《宋史·宋汝为传》《宋史·杨察传》
        《三国志·贾诩传》(二)苏洵《木假山记》
        《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宋书·傅弘之传》
        《汉书·车千秋传》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
        《资治通鉴·肥水之战》《新唐书·秦琼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