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光《大龙湫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 | | 李孝光 李孝光 大德七年秋八月, 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 苦雨积日夜。是日, 大风起西北, 见日出。湫水 方大, 入谷, 未到五里余, 闻大声转出谷中, 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 作人俯势, 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 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 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①, 犹蟹两�。币欢。姓哓X2豢扇�。转缘南山趾, 稍北, 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 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 不挂著四壁, 或盘桓久不下, 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 相去五六步, 山风横射, 水飞著人。走入庵避, 余沫进入屋, 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 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 但见张口不闻作声, 则相顾大笑, 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 未见如此瀑布也。”是后, 予一岁或一至。至, 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 不能如向所见。 今年冬又大旱, 客入, 到庵外石矼②上, 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 出乱石间, 始见瀑布垂, 勃勃如苍烟, 乍小乍大, 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 石被激射, 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 产木宜瘠, 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廿馀头, 闻转石声, 洋洋远去, 闲暇回缓, 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 仰接瀑水, 水忽舞向人, 又益壮一倍, 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 相持扼掔, 争欲取之, □大呼笑。西南石壁上, 黄猿数十, 闻声, 皆自惊扰, 挽崖端偃木牵连下, 窥人而啼。纵观久之, 行出瑞鹿院前, 今为瑞鹿寺。日已入, 苍林积叶, 前行, 人迷不得路, 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注】①谽谺(hān xi�。�:山深貌。这里指山高险。 ②矼:桥。
【参考答案】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故 B.其 C.因 D.以 22.对第①段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用“从者心掉”侧面表现大龙湫水势浩大。 B.以“西北巨石”反复烘托大龙湫雄奇之美。 C.庵中如暴雨至, 突出诺讵那庵离瀑布很近。 D.先生赞美之言, 更加突出瀑布的奇伟壮美。 23.对第②段画曲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日落时分, 因只顾欣赏一轮明月而迷失道路。 B.大龙湫美好意境令作者沉浸其中, 忘记归路。 C.日落林深, 前路难行, 迷失道路, 索性赏月。 D.日落而归路难寻, 便可穿林赏月, 慢慢前行。 24.分析第②段“鱼闻声远去”这一场面描写的作用。(3分) 25.对比赏析画线的两处瀑布描写的表达效果。(4分) (五)(13分) 21.(1分)C 22.(3分)C 23.(2分)B 24.(3分)以鱼闻声远去的自在悠闲, 烘托作者悠闲闲适的心情。 25.(4分)对比的角度可同为比喻的不同效果, 可比喻与夸张, 或视觉听觉等的不同效果。第一处突出丰水期雄奇喧腾的气势;第二处突出枯水期大龙湫的婀娜秀丽。
【参考译文】 大德七年秋季八月间, 我曾经跟随老先生来观赏大龙湫瀑布, 正逢阴雨连绵, 日夜不�!U庖惶�, 大风从西北刮起, 见到太阳从云逢缓缓出来。大龙湫的水势正大, 进入山谷, 还不到五里多路, 就听到巨大的声响从山谷中传出。跟随者都胆战心惊。望见西北方屹立的一座山峰, 作出人俯伏的姿势, 又很像堂前的柱子。走过二百步, 于是又见到此峰变得好像是两腿互相支撑站立。再前行一百多步, 此峰就又像是树立着的大屏风了。它的顶峰裂开而又深陷, 仿佛螃蟹的两只螯足, 不时地摇动。游人心神紧张而不敢再往里走。于是转身沿着南山脚, 向偏北方向走去, 回头再看那山峰就像是树立的玉圭了。又转弯进入东山, 抬头就看见大水从天上直落到地上, 一点水也不沾挂四边石壁, 有时瀑水在半空中回旋久久不落, 刹那间又迸落如雷霆万钧。东山脚下有诺讵那庵, 相距五六步远, 山风横吹过来, 瀑水就飞射到人的身上。走进庵堂躲避, 瀑水的余沫仍然会飞溅入屋好像暴雨来了一样。瀑水向下冲击大水潭, 轰然震响如同万人击鼓。游人互相拉手说话, 只看见嘴巴张开, 却听不见话音, 于是相视大笑。老先生说:“壮观�。∥易弑樘煜�, 没有见过像这样的瀑布。” 从此以后, 我常常每年来一次。来时, 常在九月。因为在十月, 瀑水就减少, 不能像以前所见到的那样了。今年冬天又是大旱。我自外而来, 到诺讵那庵外的石桥上, 渐渐有水流声可以听到。于是顺着石桥下去, 走出乱石丛, 才看见瀑布垂挂着, 水气喷溢升腾有如青色的云烟, 忽大忽�。步ソズ曜臣逼绕鹄�。瀑水跌落在水潭中低凹的石面上, 石面被瀑水猛烈地冲击, 反射出丹砂一般的红光。石间没有丝毫的泥土气息, 生长于此的树木本该瘦瘠, 却反而像翡翠鸟和野鸭的羽毛那样碧绿光滑。水潭里有二十多尾斑鱼, 听到石头被水冲击转动的声音, 就舒缓地摇尾游向远处, 悠闲徘徊, 就像避世的隐士那样。家僮此时在石旁放置了大瓶, 想盛接由上而来的瀑水。瀑水忽然飞舞着向人们扑来, 势头加大了一倍, 家僮不能再取回瓶子。于是他们解衣脱帽放在石上, 互相牵拉着, 想努力取回瓶子, 于是大声呼叫笑闹。西南方的石壁上, 有几十只黄猿, 听到笑闹声全都惊惶不安, 攀缘着山崖顶端横卧的树木鱼贯而下, 窥视着游人而啼叫。我们放眼观赏很久, 然后走到瑞鹿院前, 瑞鹿院就是现在的瑞鹿寺。这时太阳已经落下, 苍苍茫茫的树林里堆满了落叶, 往前走时, 人们已迷失了路径, 只见明月当空依依多情仿佛老朋友。 老先生就是南山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