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范如圭, 字伯达, 建州建阳人。少从舅氏胡安国受《春秋》。登进士第, 授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始至, 帅将斩人, 如圭白其误, 帅为已署不易也。如圭正色曰:“节下奈何重易一字而轻数人之命?”帅矍然从之。自是府中事无大小悉以咨焉。 召秘书省正字。秦桧力建和议, 金使来, 无所于馆, 将虚秘书省以处之。如圭亟见宰相赵鼎曰:“秘府, 谟训所藏, 可使仇敌居之乎?”鼎竦然为改馆。既而金使至悖傲, 议多不可从, 中外愤郁。如圭与同省十余人合议, 并疏争之, 既具草, 骇遽引却者众。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 且曰:“公不丧心病狂, 奈何为此, 必遗臭万世矣!”桧怒。 通判荆南府。荆南旧户口数十万, 寇乱后无复人迹, 时蠲①口钱②以安集之, 百未还一二也。议者希桧意, 谓流民复而增口钱, 有司日下书责偿甚急。召圭白帅, 悉奏蠲之。 以病请祠。时宗藩并建, 储位未定, 道路窃有异言。如圭在远外独深忧之掇名臣奏章凡三十六篇合为一书囊封以献请深考群言仰师成宪断以至公勿疑或以越职危之, 如圭曰:“以此获罪, 奚憾!”帝感悟, 谓辅臣曰:“如圭可谓忠矣。”即日下诏以普安郡王为皇子。 起如圭知泉州。南外宗③官寄治郡中, 挟势为暴, 占役禁兵以百数。如圭以法正之, 宗官大沮恨, 密为浸润以去如圭, 遂以中旨罢, 领祠如故。僦舍邵武以居, 士大夫高之, 学者多从之质疑。卒, 五十九。 如圭忠孝诚实, 得之于天。其学根于经术, 不为无用之文。所草具屯田之目数千言, 未及上, 张浚视师日, 奏下其家取之, 浚罢, 亦不果行。有集十卷, 皆书疏议论之语, 藏于家。 (选自《宋史·范如圭传》, 有删改) 【注】①蠲(juān):免除。②口钱:人头税。③外宗:外戚。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圭在远外/独深忧之掇名臣/奏章凡三十六篇/合为一书/囊封以献请深考/群言仰师成宪/断以至公勿疑/ B.如圭在远外/独深忧之/掇名臣奏章凡三十六篇/合为一书/囊封以献/请深考群言/仰师成宪/断以至公勿疑/ C.如圭在远外/独深忧之掇名臣/奏章凡三十六篇/合为一书囊封/以献请深考群言/仰师成宪/断以至公勿疑/ D.如圭在远外/独深忧之掇名臣/奏章凡三十六篇/合为一书/囊封以献/请深考群言/仰师成宪/断以至公勿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 儒家经典之一, 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的著作, 相传为鲁国左丘明所作。 B.金指金国, 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C.储位, 文中指皇储。在中国古代史上, 皇储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 D.禁兵, 文中指禁军, 一般指封建时代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如圭文才突出, 正直公正。他考中进士, 著作丰富;他在武安军任职时, 长官滥杀无辜, 他予以制止, 从此取得长官信任。 B.范如圭忠于朝廷, 不惧权贵。他反对秦桧将金国使臣安排在要害部门住宿;他写信给秦桧, 指责秦桧卖国, 并认为秦桧将遗臭万年。 C.范如圭关心百姓, 敢于直言。朝廷采取措施安定百姓, 有人想捣乱, 他上奏制止;他不顾危险, 向皇帝推荐皇太子人�。玫交实廴贤�。 D.范如圭疾恶如仇, 廉洁务实。他在泉州任职时, 外戚仗势作恶, 他予以纠正, 遭到外戚报复;他免职后在邵武租屋居�。恍锤』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如圭与同省十余人合议, 并疏争之, 既具草, 骇遽引却者众。(5分) (2)议者希桧意, 谓流民复而增口钱, 有司日下书责偿甚急。(5分) 答案: 10.B(原文标点:如圭在远外, 独深忧之, 掇名臣奏章凡三十六篇, 合为一书, 囊封以献, 请深考群言, 仰师成宪, 断以至公勿疑。) 11.A(“相传为鲁国左丘明所作”错, 《左传》相传为鲁国左丘明所作, 《春秋》相传为孔子所作) 12.C(“向皇帝推荐皇太子人选”错, 范如圭并没有具体推荐哪个人为皇太子) 13.(1)范如圭和十几人共同商议, 联合上奏疏争论这件事, 写成草稿后, 害怕而很快退却的人很多。(得分点:具、遽、却, 各1句, 句意2分) (2)讨论的人迎合秦桧的意旨, 说流亡的人返回而增加了人头税, 有关官员天天下发文书要求补交, 非常急迫。(得分点:�!⒏础⒂兴�, 各1分, 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范如圭字伯达, 建州建阳人。少年时代跟随舅舅胡安国学习《春秋》。考中进士后, 被任命为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刚到武安军时, 正碰上统帅准备杀人, 范如圭指出统帅的失误, 统帅认为已经签署命令不能轻易改变。范如圭严肃指出“:你怎么能够如此看重改动一字而轻待部下数人的生命呢?”统帅惭愧地接受了他的意见。自此以后, 官府中事无巨细均要向范如圭咨询、请教。 召入朝廷担任秘书省正字。秦桧竭力推行和议政策, 金朝使者到达后, 没有地方居�。罔碜急柑诔雒厥楦媒鹗咕幼�。范如圭立即进见宰相赵鼎说“:秘书省府, 是收藏有关历朝谋略, 经验教训的文书、典宪的重要部门, 怎么能让仇敌在此居住呢?”赵鼎面有惧色, 很快为金使改换了住所。后来金使到达后态度倨傲, 目中无人, 许多意见使人难以接受, 激起朝廷内外的一片愤怒。范如圭与秘书省十余人共同商议, 准备联合上奏疏指出和议的弊端, 奏疏草稿写好后, 多数人因害怕退出了上疏行列。只有范如圭一人上书朝廷, 揭露秦桧歪曲真理、违背师训、忘却世仇、丧权辱国的罪行, 并指出:“秦桧不丧心病狂, 怎么会如此做, 这必将遗臭万年!”秦桧极为愤怒。 担任荆南府通判。荆南府原有居民几十万户, 金人入侵后荒无人烟, 当时虽发布诏令免除百姓丁口钱, 还乡的还不到一、二。议事者讨好秦桧的意见, 就说流亡在外为人佣作的人渐渐回乡, 人口不断增加, 累积已经拖欠朝廷赋税二十余万缗, 其他方面欠缺也有数十万, 版曹每天下书责令他们偿还, 很是急迫。范如圭将这些情况报告了地方统帅, 并上奏宋高宗全数免除了这些积欠的赋税。 因病要求任祠观官。当时南宋宗室封地同时设立, 太子的人选一直没有确定, 朝野上下对此事议论纷纷。范如圭虽远离京城, 仍对太子未立感到深深的忧虑。选取名臣的奏章共三十六篇, 合编为一本书, 用口袋封好送给宋高宗, 请求宋高宗认真考虑各位大臣的意见, 上承学习已有的榜样, 用最公正的态度不要疑虑。有人以越职的罪名威胁他, 范如圭回答:“如果仅仅因为这件事而获罪, 我感到极大的遗憾。”宋高宗终受感动而醒悟, 对手下大臣说“:范如圭真是一个忠臣啊。”当天下诏立普安郡王为皇太子。 起用范如圭担任泉州知州。南宋皇室外戚宗官长期寄居在泉州郡中, 他们仗势欺人, 横行霸道, 强行役使禁兵数以百计, 范如圭到任后依法严惩了这些不法之徒, 这些皇室亲属大为恼怒, 写了一份极尽诬蔑、诽谤之言的密奏以赶走范如圭, 不久范如圭因御旨革职罢官, 仍像过去一样领祠禄。范如圭就在邵武租了一间房屋居�。看蠓蛎嵌己茏鹁此�。许多学者都来向他请教一些学术问题。范如圭五十九岁逝世。 范如圭为人忠厚诚实, 凛凛正气, 这是他的天性如此。他治学以经术为本, 不写浮华无用的文章。他曾草拟有关屯田制度的文章数千言, 还未来得及呈上就病逝了, 张浚巡视地方军备时, 奏请高宗同意他去范如圭家里将文章取出。张浚罢官后, 范如圭有关屯田方面的建议没有得到践行。范如圭著有文集十卷, 都是一些奏疏和有关朝政方面的议论, 收藏在他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