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贾谊论 苏轼 非才之难, 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 王者之佐, 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 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 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 皆负可致之才, 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 未必皆其时君之罪, 或者其自取也。愚观贾生之论, 如其所言, 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 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 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 历试于天下, 苟非大无道之国, 皆欲勉强扶持, 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 先之以冉有, 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 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 三宿而后出昼①, 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 如此其厚也。 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 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 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 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 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 非汉文之不能用生, 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 灌婴连兵数十万, 以决刘、吕之雌雄, 又皆高帝之旧将, 此其君臣相得之分, 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 洛阳之少年, 欲使其一朝之间, 尽弃其旧而谋其新, 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 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 萦纤郁闷, 趯然②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 至于天绝, 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 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 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庞杏喽恫蛔阋�。 古之人, 有高世之才, 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 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 一朝尽斥去其旧臣, 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 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 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 则知其有狷介之操, 一不见用, 则忧伤病沮, 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 亦谨其所发哉! (选自《古文观止》, 有删改) 【注】①昼:地名。②趯然:超然远去的样子。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B. 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C.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D.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未必皆其时君之罪/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 君子之不忍弃其君/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C. 以决刘、吕之雌雄/然后以六合为家 D. 贾生志大而量小/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 ) A. 三代, 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该词一直到战国时期, 都是指夏、商、西周。秦朝之后, “三代”的含义才开始包括了东周, 并一直沿用下去。 B. 尧舜, 是古史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君主, 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 《大戴礼记》中将其与黄帝、颛顼、帝喾合称为“五帝”。 C. 侯, 本义是指古代射礼所用的射布, 古代群居, 能为众射兽除害者则以为长, 故引申为古代五等爵位王、侯、伯、子、男的第二等, 又泛指达官贵人。 D. 玺, 始于秦朝, 是皇帝专用的印章, 称玉玺、传国玺、传国玉玺。玺是皇权的象征, 根据不同形态也分为:戒玺、权玺、国玺、令玺等。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知其有狷介之操, 一不见用, 则忧伤病沮, 不能复振。 (2)夫祸患�;诤鑫�,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4. 李商隐在《贾生》一诗中提到“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认为贾谊得不到重用是因为没有遇见明君, 苏轼的观念是否与李商隐一致, 请简要说明。 答案: 10. A 11.D A.代词, 那;句意: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语气副词, 表示祈使, 一定;句意: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助词, 主谓间取独。句意:君子不忍心离开他的国君。助词, 帮助定语置后的标志词。句意:谁又愿意让清白的身躯。C.连词, 表目的, 来。句意:来决定刘、吕两家胜败的命运 介词, 把。句意:这样之后, 把天下作为家业。D.连词, 表转折。句意:贾谊真是志向远大却气量狭小。/就其文字来看, 不过是寻常事情, 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 12. C “古代五等爵位王、侯、伯、子、男”错误, 古代五等爵位应该是公、侯、伯、子、男。 13. (1)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 一旦不被重用, 就会忧伤颓丧, 不能重新振作起来。(“狷介”, 孤高不群;“见”, 被;“沮”, 颓丧;“复振”, 重新振作。) (2)人生的祸患常常在(从)极小的事情上积累而成, 而智勇之人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人或物困扰。 (“忽微”, 极小的事情;“所溺”, 所溺爱的人或物;第二个“于”, 表被动。) 14.不一致。苏轼认为贾谊得不到重用是因为:①不会等待时机, 不能忍耐;②气量狭�。虎奂恫蛔�。 参考译文: 不是才能难得, 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来实在困难。可惜�。〖忠晔歉ㄗ舻弁醯娜瞬�, 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 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 就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 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 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他们才能的万分之一, 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 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我看贾谊的议论, 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 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 尚且因未能施展才华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 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 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 周游天下, 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 他都想勉力扶助, 希望终有一天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他)将到楚国时, 先派冉有去接洽, 再派子夏去联络。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 就是这样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 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 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离开他的国君, 感情是这样深厚。 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 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到这种程度。如果做到了这样, 还是得不到重用, 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 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像贾谊这样的人, 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 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 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 来决定刘、吕两家胜败的命运, 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 他们这种君臣之间的深厚情分, 难道只有父子骨肉兄弟之间才能有吗?贾谊, 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 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 全部弃旧图新, 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 应该向上取得皇帝的信任, 向下取得大臣的支持, 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 要从容地、逐渐地, 深厚地结交他们, 使得天子不疑虑, 大臣不猜忌, 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自己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 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 心绪紊乱, 十分忧郁愤懑, 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 终因经常感伤哭泣, 以至于短命而亡, 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略一次不被采用, 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 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帕τ杏喽恫蛔�。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必然会招致不合时宜的困境。因此若非英明智慧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君主, 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王猛, 在很短的时间内令原来的大臣全部远离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 竟能占据半个天下, 原因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 所以对此详尽地进行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 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 一旦不被重用, 就会忧伤颓丧, 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而像贾谊这种人, 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