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辙《墨竹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题目。
        墨竹赋
        (宋)苏辙
        与可以墨为竹, 视之良竹也。客见而惊焉, 曰:“今夫受命于天, 赋形于地。涵濡雨露, 振荡风气。春而萌芽, 夏而解驰。散柯布叶, 逮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 姿婵娟以闲媚。涉寒暑之徂变, 傲冰雪之凌厉。均一气于草木, 嗟壤同而性异。信物生之自然, 虽造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 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 振洒缯绡。须臾而成, 郁乎萧骚。曲直横斜, 稼纤庳高, 窃造物之潜思, 赋生意于崇朝。子岂诚有道者邪?”
        与可听然而笑曰:“夫予之所好者道也, 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 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 山空日出。猗猗其长, 森乎满谷。叶如翠羽, 筠如苍玉。�:踝猿�, 凄兮欲滴。蝉鸣鸟噪, 人响寂历。忽依风而长啸, 眇掩冉以终日。笋含箨而将坠, 根得土而横逸。绝涧谷而蔓延, 散子孙乎千忆。”
        “至若丛薄之馀, 斤斧所施。山石荦埆, 荆棘生之。蹇将抽而莫达, 纷既折而犹持。气虽伤而益壮, 身已病而增奇。凄风号怒乎隙穴, 飞雪凝冱乎陂池;悲众木之无赖, 虽百围而莫支。犹复苍然于既寒之后, 凛乎无可怜之姿;追松柏以自偶, 窃仁人之所为, 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 勃然而兴, 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 亦何以异于兹焉?”
        客曰:“盖予闻之, 庖丁解牛者也, 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 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 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 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与可曰:“唯唯!”
        14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物生之自然信:诚然, 确实B.乎修竹之林庐:搭建茅庐
        C.涧谷而蔓延绝:横穿D.蹇将抽而莫达:达到
        143.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嗟壤同性异人非生知之者, 孰能无惑
        B.与可墨为竹愿十五城请易璧
        C.猗猗其长, 森满谷以吾一日长
        D.而养生者取, 能以足音辨人
        144.下列对原文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竹赋》是以对话体结构全篇的一篇赋作。赋中借客之口赞美竹子, 将竹子的禀赋与道德人格结合起来写, 既表现了竹子的特性, 又展示了个人的胸襟。
        B.与可指出画竹必须心随竹转, 情与竹游, 发掘竹的深层次的美韵。这段文字既是展示竹的神韵的美, 也是表现画家胸襟的美, 同时又是表现艺术构思的过程, 情、理、物象结合得天衣无缝。
        C.爱竹的与可留心观察竹子的变化, 熟悉竹子的各种姿态, 将求道之心、好道之心全放置于竹子。
        D.文末借助客人之口, 用庖丁解�:吐直忭铰终饬礁龅涔�, 把题旨升华到了“万物一理”这个社会生活根本原则上。
        14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视 听 漠 然 无 概 乎 予 心 朝 与 竹 乎 为 游 莫 与 竹 乎 为 朋 饮食 乎 竹 问 偃 息 乎 竹 阴 观 竹 之 变 也 多 矣
        14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若夫风止雨霁, 山空日出。
        虽天造之无朕, 亦何以异于兹焉? 

         

        答案:

        16.D (达:幼苗出土)
        17.B (两个“以”作介词.意为”用”‘拿”; A 中第一个“而”是连词, 表转折关系;第二“而 ”是连词, 表承接关系。C 中第一个“乎”可作词尾, 译为“… … 的样子”;第二个“乎”是介词, 可译为“比”。D 中第一个“之”代同;第二个“之”助同, 用在时间同后面.没有实在的意义。)
        18.C (“全放置于”错。应该是”‘不仅仅放置于竹子”)
        19.(3 分)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共六处断句, 每断对两处给1分)
        20. (1)比如在风停雨住的时候.太阳出来, 山色空明。(“若夫, 至于.比如;“霁”, 天晴;句子的通顺;各1分)
        (2)即使上天创造竹子的时候没有痕迹, 又与我画墨竹有什么不同呢?
        (“虽”, 即使;“联”.征兆、痕迹:“焉”, 呢;句子的通顺;各1 分)

        译文:
        文同擅长画墨竹, 画出的竹子看起来和真的一样。  客人见到他画的竹子之后非常惊讶, 说:“大自然赋予了竹子生命和形貌。竹子受到雨露滋润, 存在于天地间。春天竹子开始萌芽生长, 夏天竹笋就脱离竹壳, 舒展为竹。等到叶子慢慢增多, 到了冬天竹子就长成了。竹子性情刚直, 长得姿态却娴雅妩媚。历经寒暑变化, 笑傲面对冰雪严寒。草木所吸收的天地间浑然之气是一样的, 嗟叹它们生长的土壤一样, 但是性情却不一样。确实万物生长有其天然的本性, 除了造物主谁能够驾驭的了?如今你却用松烟制成的墨, 用兔毛制成的笔, 漫不经心地看着作画的墙壁, 然后在绢帛上尽情挥洒, 不一会儿就画好了。竹子枝叶纷繁茂盛, 极为传神, 仿佛能听到风吹竹叶发出的声音。画出的竹子弯直横斜, 粗细高低, 形态各异。窃取了造物主的神妙构思, 赋予画竹以蓬勃生机。你难道就是那得道的人吗?”

        文同听过了之后微笑着说:“我所追求的就是道, 把这种追求寄予在竹子中了。我开始在高山的南面隐居, 在竹林附近修建房屋, 视听淡漠, 对外界无牵挂。早晨和傍晚都和竹子在一起。在竹林间吃饭, 在竹阴下睡觉休息。看到竹子形态体貌的变化很多。每当风住、雨停的时候, 山林间空旷幽静, 太阳出来, 竹林就显得特别秀丽茂盛, 布满了整个山谷。竹叶像是翠鸟的羽毛, 竹上的青皮像是青玉, 非常淡�。裆系暮逗孟穸家蜗吕戳�。只有蝉和鸟在林间鸣叫, 人的声音寂寞而寥落。


        我顺着风长啸一声, 终日看着那苍茫的远方。新的竹笋带着笋壳一起落下, 根在土里生长, 穿过涧谷蔓延开来, 生出成千上万的子孙。到了被斧头砍过, 比较稀薄的地方, 怪石嶙峋, 荆棘丛生, 竹在那种地方艰难地抽出来却不能伸展开, 虽欲倒却顽强支撑着, 虽环境艰难元气受损却更加坚强, 身体弯折形状却更加奇特。狂风怒号的天气, 天寒地冻, 叹息别的树木即使很粗大却没有自持。竹却依旧在严寒之后苍翠, 没有那种可怜的姿态, 使自己与松柏同列, 这是效仿仁者的做法, 这就是竹子为什么称之为竹了。我一开始见到竹子就很喜悦, 现在这种喜悦的感觉已经融入自己身体里了。来了兴致之后, 挥毫泼墨, 那真切的竹子就在眼前了。虽然自然的竹子是天造地设的, 可是这与墨竹又有什么分别呢?”客人听了之后说:“我从前听说, 庖�。歉錾迸5某�, 但是学养生的人从他那里学到了养生的道理;轮扁, 是制造车轮的木匠, 读书的人却从中学到了读书的道理。世上一切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一样而已, 更何况您把这道理寄托在竹子中, 我说您是得道的人, 难道不对吗?”文同听过之后说:“大概是这样子的吧。”




        相关文言文练习
        苏辙《吴氏浩然堂记》苏辙《晋论》
        苏辙《七代论》苏辙《上两制诸公书》
        苏辙《唐太宗论》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辙《卜居赋(并引)》苏辙《巢谷传》(二)
        苏辙《东轩记》(二)苏辙《上昭文富丞相书》
        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二)苏辙《南康直节堂记》(二)
        苏辙《武昌九曲亭记》(二)苏辙《燕赵论》(三)
        苏辙《李简夫少卿诗集引》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燕赵论》苏辙《巢谷传》
        苏辙《燕赵论》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苏辙《古今家诫叙》苏辙《民政策》
        苏辙《贾诩》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史官助赏罚论》《孟德传》《书《孟德传》后》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君术策五》
        苏辙《隋论》苏辙《武昌九曲事记》
        苏辙《颍滨遗老传》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辙《乞者赵生传》
        苏辙《东轩记》《齐州泺源石桥记》
        《东坡先生墓志铭》苏辙《藏书室记》
        苏辙《南康直节堂记》《黄州快哉亭记》(二)
        《古今家戒》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