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19分) 费祎字文伟, 江夏鄳人也。少孤, 依族父伯仁。伯仁姑, 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 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 祎遂留益土, 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 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 和遣开后鹿车给之, 允有难载之色, 祎便从前请先上。及至葬所, 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 车乘甚鲜, 允犹神色未泰, 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 和问之, 知其如此, 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 而今而后, 吾意了矣。” 先主立太子, 祎与允俱为舍人, 迁庶子。后主践位, 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诸葛恪、羊銜等才博果辩, 论难锋至, 祎辞顺义笃, 据理以答, 终不能屈。权甚器之, 谓祎曰:“君天下淑德, 必当股肱蜀朝, 恐不能数来也。”还, 迁为郎中, 亮北住汉中, 请祎为参军。以奉使称旨, 频频至吴。建兴八年, 转为中护军, 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 每至并坐争论, 延或举刃拟仪, 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 谏喻分别, 终亮之世, 各尽延、仪之用者, 祎匡救之力也。亮卒, 祎为后军师。顷之, 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 祎迁大将军, 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 魏军次于兴势, 假祎节, 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 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 人马擐甲, 严驾已讫, 祎与敏留意对戏, 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 必能办贼者也。”祎至, 贼遂退, 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 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 略与琬比。十一年, 出住汉中。自琬及祎, 虽自身在外, 庆赏刑威, 皆遥先咨断, 然后乃行, 其推任如此。十六年岁首大会, 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沉醉, 为循手刃所害, 谥曰敬候。 (选自《三国志•蜀书》)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B.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C.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D.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人, 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 战国及秦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B.践位, 文中指后主刘禅承继皇位。与“践位”意思相近的还有“履至尊”“君临天下”等 词语。 C.刺史, 官职, 汉初指出刺各地检核问事的官员;汉武帝时每部置刺史一人;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 D.建兴, 后主刘禅的年号。年号是我国从秦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费祎出生于江夏鄳地, 小时候父亲死了, 靠族父伯仁拉扯成人。后来, 刘璋召见费祎, 伯仁就将他带人蜀地。 B.费祎与董允一同乘坐简陋的车子前往许靖儿子的墓地。董允脸上露出难以乘坐的神色, 而费祎“从前请先上”, 始终无怨言, 神态泰然自若。 C.魏延与杨仪反目成仇, 每次一见面都争论不休。费祎对他们直言劝说, 晓以利害, 让两人都发挥了各自的职能作用。 D.费祎退魏军后封侯, 主持国事政绩名望堪比蒋琬, 即使在地方任职, 朝廷重要的事情也要先征求他的意见请他决断, 深受后主信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权甚器之, 谓祎曰:“君天下淑德, 必当股肱蜀朝, 恐不能数来也。”(5分) (2)延熙七年, 魏军次于兴势, 假祎节, 率众往御之。(5分) 答案: 10. C (分清句间关系, 借助谓语动词来断句, 这里的谓语动词分别是“还”“迎”“载”“观” “归”) 11.D (年号是从汉 武帝时开始使用的, 不是秦初) 12. A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观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错误项设题角度有:错解词义、夸大其词、故意颠倒、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时序错位等。A项 “刘璋召见费祎”有误, 应是“刘璋派使者迎候伯仁, 伯仁就把费祎带到蜀地求学”。) 13. (1)孙权很器重费祎, 对他说:“您是天下有美德的人, 一定能成为蜀国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 恐怕不能多次来我们东吴了。”( “器”“股肱”“数”各1分;句意正确2 分。) (2)延熙七年, 魏军驻扎在兴势, 后主授予费祎符节, 率军前往抵御。(“次”“假”“御”, 各1分;句意正确2分)
【参考译文】 费祎, 字文伟, 江夏鄳县人。幼时父亲死了, 依靠堂父费伯仁生活。伯仁的姑姑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刘璋派人迎接费伯仁入蜀, 伯仁就把费祎也带到蜀地求学。正遇上先主刘备定都蜀地, 费祎于是留在了益州, 与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名气相当。这时许靖的儿子死了, 董允和费祎打算一同去参加许子葬礼。董允向父亲董和说要一辆车子, 董和便给他们派了一辆从后面开门的鹿车, 董允面有难色不愿上车, 费祎却抢先登上去。等到达安葬地, 诸葛亮等显贵人物都到了�。堑某盗咀笆魏芷�, 董允下车后表现出很不好意思的神色, 而费祎却泰然自若。驾车的人返回后, 董和向他询问此行的情况, 知道了两人的表现, 就对董允说:“我常常疑心自己还没有分辨出你和费文伟的高下, 从今以后, 我清楚了。” 先主立太子后, 费祎与董允都做了太子的门客, 被提升为庶子。后主刘禅即位后, 任费祎担任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南征回朝, 群官到都城外几十里处迎接。其中大多数官员年岁和官位都比费祎高, 而诸葛亮却特地让费祎与自己同坐一辆车, 从这件事起大家没有不改变对他的看法的。诸葛亮考虑到刚从南方征战回来, 任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诸葛恪、羊銜等都才学渊博, 才能卓越, 很有辩才, 论辩责问言辞锋利, 而费祎与他们谈论时却言辞舒畅、含义深刻, 据理作答, 对方最终不能使他服输。孙权十分器重费祎, 对他说:“您是天下有美德的人, 一定能成为蜀国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 恐怕不能多次来我们东吴了。”费祎返归蜀国后, 被升为郞中, 诸葛亮率军北上驻守汉中, 请费祎作参军。费祎因为奉命出使办事符合皇帝旨意, 多次出使吴国。建兴八年, 他被调任中护军, 后又调任司马。这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两个互相憎恨, 每次坐在一起便发生争吵, 魏延有时还举刀向杨仪比划, 杨仪则涕泪横流。费祎常常坐在他们中间, 直言劝谏, 分别予以劝解, 直到诸葛亮时代结束, 让魏、杨两人能够各尽其才, 全靠费祎补救调解的力量。诸葛亮死后, 费祎做了后军师。不久, 代替蒋琬担任尚书令。蒋琬从汉中回到涪县, 费祎升任大将军, 总领尚书事务。 延熙七年, 魏军驻扎在兴势, 后主授予费祎符节, 率军前往抵御。光禄大夫来敏到费祎府上为他送行, 请求和他下围棋。当时军书往来传递, 人马均已披上曱衣, 严整待令出发, 费祎与来敏专心下棋, 毫无厌倦的神色。来敏说:“刚才只是试一试您罢了!您确实让人放心, 此次前往一定能打败敌人。”费祎赶到前线, 魏军就撤退了, 费祎被封为成乡侯。蒋琬执意辞他在州中的官职, 费祎又兼任益州刺史。费祎主持国事时的政绩名望, 大体上可与蒋琬并列。延熙十一年, 费祎离开京都驻守汉中。从蒋琬到费祎, 虽然身在朝外, 但奖赏惩罚之事, 朝廷都要先向他们征求意见, 然后才施行, 受到后主的推重信任像这样。延熙十六年的岁首大会, 魏国降将郭循也在座。费祎畅饮沉醉, 被郭循亲手持刀所害, 赠谥号为“敬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