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和熹邓皇后讳绥, 太傅禹之孙也。父训, 护羌校尉;母阴氏, 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 太傅夫人爱之, 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 误伤后额, 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 后曰:“非不痛也, 太夫人哀怜为断发, 难伤老人意, 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 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 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 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 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 乃更务学, 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 昼修妇业, 暮诵经典, 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 事无大�。胂暌�。 永元七年, 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 入掖庭为贵人, 时年十六。恭肃小心, 动有法度, 和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 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 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 而使外舍久在内�。狭畋菹掠行宜街�, 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 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 贵人反以为忧, 深自抑损, 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 后辄哀请谦让, 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 帝崩。殇帝生始百日, 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 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 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 太后念, 欲考问, 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 观察颜色, 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 以为圣明。及殇帝崩, 太后定策迎安帝, 犹临朝政, 以连遭大忧, 百姓苦役, 殇帝殉器及诸丧礼, 事事减约, 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 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 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 B.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 C.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 D.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 以救灾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贵人”, 皇帝妃嫔封号之一。东汉光武帝时始置, 其位仅次于皇后, 清代置贵人于嫔位之下, 后世也把贵人当作对地位尊崇的人的尊称。 B.“诸生”, 古代经过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生员, “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里面“诸生”即为此意。 C.“从弟”, 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 同今之“堂弟”。 D.“掖庭”, 即永巷, 汉武帝时改为掖廷。宫中旁舍, 在帝后寝宫的东西两侧, 通常作为嫔妃所居, 也是宫女居住的地方。 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邓皇后识大体明大义, 不娇宠。她入宫后虽深得皇上恩宠, 但她对皇上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探病且久留一事予以拒绝。 B.邓皇后恭良孝顺, 善解人意。祖母为她剪发时不小心弄伤了她的额头, 她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好意, 就忍住痛苦没有出声。 C.邓皇后心忧黎民, 厉行节约。她主政时, 国家内忧外患不断, 她关注民生疾苦, 减少自己的生活用度, 天下恢复了丰足。 D.邓皇后宅心仁厚, 明察秋毫。有一次宫里丢了大珠, 她不想严刑逼问导致伤害无辜, 而是通过察言观色将作案者揪出。 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宫禁至重, 而使外舍久在内�。狭畋菹掠行宜街�, 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 以连遭大忧, 百姓苦役, 殇帝殉器及诸丧礼, 事事减约, 十分居一。 答案: 10.A 11.B 12.D 13. 宫中禁地至为重要, 却让外戚久留宫中, 对上让陛下蒙受宠幸偏爱的指责, 对下使我获得不知足的评议。采分点:“外舍”, 外戚 “内省”, 宫中 “幸私”, 宠幸偏爱 “讥”, 指责 “讽”评议(议论, 批评) 因接连遭受皇帝死丧的事, 老百姓深受差役之苦, 殇帝的随葬品以及各项丧葬之事, 事事都减省节约, (只有常规的)十分之一。采分点:“以”, 因为 “大忧”, 皇帝死丧 “苦役”受差役之苦, “减约”, 俭省节约 “十分居一”, 十分之一。 文言文译文: 和熹邓皇后邓绥, 是太傅邓禹的孙女。父亲邓训, 是护羌校尉;母亲阴氏, 是光烈皇后堂弟之女。邓皇后五岁时, 太傅夫人很疼爱她, 亲自为她剪发。夫人年老眼睛看不太清, 误伤邓皇后的额头, 邓皇后忍住痛苦不吭声。身旁看到的人感觉奇怪就问邓皇后, 邓皇后说:“不是不痛, 太夫人怜爱我为我剪发, 不忍伤老人心意, 所以忍着不喊痛罢了。”邓皇后六岁能读史书, 十二岁通读《诗经》《论语》。每当诸位兄长诵读经书, 她总虚心请教。她的志趣在研究诗书典籍, 而不过问居家事务。母亲常常批评她, 说:“你不学习女红来为将来做衣裳做服饰之用, 却改为致力于学习经书, 难道你要去考博士吗?”邓皇后难以违拗母亲的话, 白天操练女红, 晚上就诵读经书典籍, 家人称呼她为“诸生”。她父亲邓训认为她与众不同, 无论大小事, 往往和她详细计议。 和帝永元七年, 邓皇后与诸家女子一同被选入宫中, 进入掖庭成为贵人, 时年十六岁。她恭谦肃穆, 小心谨慎, 一举一动, 中规中矩, 和帝深深地嘉许而喜爱她。邓皇后有�。实厶匦硭哪盖缀托值苋牍桃揭└魇�, 而且不限定留宫的日数。邓皇后对和帝说:“宫中禁地至为重要, 而使外家的人久留禁宫之地, 对上来说让陛下蒙受偏袒私幸的讥讽, 对下来说使我获得不知足的讥刺。上下两相受损, 我实在不情愿�。 焙偷鬯�:“别人都以获允经常进入禁宫走动为荣幸, 而你却反以为忧虑, 深深地自我克制, 常人难以相比�。 焙偷勖看蜗敫嘶屎蠹易謇锏娜思庸俳�, 邓皇后就哀求辞让, 所以她哥哥邓骘在整个和帝在位时期不过是一位虎贲中郎将而已。 元兴元年, 和帝去世。殇帝刚出生只百余日, 邓皇后就迎立他为皇帝。殇帝尊邓皇后为太后, 太后临朝听政。这个时候刚刚遭受大丧之事, 法规禁条没有完备。宫中丢失了一箧大珠, 邓太后考虑到, 如果加以拷问, 必定伤及无辜。于是亲自检看所有宫人, 观察她们的脸色和神情, 偷窃者马上就自首服罪了。左右侍从没有不叹服的, 认为邓太后圣英明哲。等到殇帝去世, 邓太后决定迎立安帝, 仍临朝听政。因接连遭受大丧之事, 老百姓苦于差役, 殇帝的随葬品以及各项丧葬之事, 事事都减省节约, 只有常规的十分之一。自从邓太后临朝听政以来, 水旱之灾共有十年, 周边外夷入侵, 国内盗贼兴起不绝。太后每听到老百姓遭受饥荒, 有时通宵不能入睡, 亲自减少或撤除生活供给, 用以救济灾难困苦, 所以天下恢复太平, 年景又丰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