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李迪字复古, 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 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 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 开奇之, 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 擢知制诰。真宗幸亳, 为留守判官, 遂知亳县。亡卒群剽城邑, 发兵捕之, 久不得。迪至, 悉罢所发兵, 阴听察知贼区处, 部勒晓锐士, 擒贼, 斩以徇。 尝归沐, 忽传诏对内东门, 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蝗旱, 问何以济, 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 俟其至, 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 愿下诏赐三司, 以示恩德, 何必曰借。”帝悦。 初, 上将立章献后, 迪屡上疏谏, 以章献后起于寒微, 不可母天下, 章献后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 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 章献太后预政, 贬寇准雷州, 以迪朋党傅会, 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 谓败, 知河南府。来朝京师, 时太后垂帘, 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 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 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 今日见天子明圣, 臣不知皇太后盛德, 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 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 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 武事久弛, 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 迪愿守边, 诏不许, 然甚壮其意。 李迪, 贤相也。方仁宗初立, 章献临朝, 颇挟其才, 将有专制之患, 迪正色危言, 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 章献亦全令名, 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B.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C.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D.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 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科举考试到明清发展为四个级别, 最低一级是乡试。 B.“归沐”, 本意指“回家沐浴”, 后指官吏休假, 休假天数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 如汉代“五日一休沐”, 唐代“旬休”。 C.“三司”, 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 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度支、户部、盐铁”三司, 长官是三司使。 D.“社稷”, 古代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 五谷丰登, 每年要到郊外祭祀, 即社稷。后来“社稷”被用来借指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迪才华出众, 受人赏识。柳开对他写的文章很是赞赏, 认为他能堪大任, 后来李迪参加科举考试, 果然高中, 走上仕途, 颇有建树。 B.李迪富有谋略, 亲力亲为。就任亳地知县后, 他暗中打听察访, 然后部署精锐士兵, 最终擒获一群洗劫城邑的逃兵, 斩首示众。 C.李迪为人正直, 敢于进谏。李迪屡次上疏劝谏, 不同意册立章献皇后;因为这件事, 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皇后的打击报复, 贬官衡州。 D.李迪胆量非凡, 富有豪气。元昊攻打延州时, 不少守将用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 李迪却主动要求戍守边疆, 仁宗皇帝没答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蝗旱, 问何以济, 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5分) (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 殆过矣。”(5分) 答案: 10.C(3分) 11.A(3分)“最低一级是乡试”错误, 应该是“院试”。 12.C(3分)不是“立即”, 是“仁宗即位, 章献太后预政”之后。 13.(10分)(1)当时发生蝗灾旱灾, (仁宗)问李迪用什么办法渡过难关, 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辅助国家的支出费用。(“蝗旱”名词动用、“济”、“发”各1分, 句意2分) (2)(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 (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语”“预”“殆”各1分, 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李迪字复古, 他的祖先是赵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 全家迁徙到濮。李迪厚道有器量学识, 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 柳开对此很惊奇, 说:“先生是辅佐的人才。”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 被升做知制诰。真宗驾临亳, 李迪是留守判官, 于是就任亳县知县。一群逃兵洗劫城邑, 政府调派士兵搜捕, 很久没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 全部撤走了调派的士兵, 暗中察访流贼的去处, 部署晓谕精锐士卒, 一举擒获流贼, 斩首示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