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史记·准阴侯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 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 贫无行, 不得推择为吏, 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 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 信杖剑从之, 居麾下, 未得知名。项梁败, 又属项羽, 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 羽不用。汉王之入蜀, 信亡楚归汉, 未得知名。信数与萧何语, 何奇之。至南郑, 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上不我用, 即亡。何闻信亡, 不及以闻, 自追之。居一二日, 何来谒上, 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 公无所追;追信, 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 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 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 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 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 择良日, 斋戒, 设坛�。呃�, 乃可耳。”王许之。信拜礼毕, 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 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 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 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 曰:“不如也。”信再拜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 天下多怨, 百姓不亲附, 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 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 任天下武勇, 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 秋毫无所害, 除秦苛法, 与民约法三章耳, 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 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 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 部署诸将所击。八月, 汉王举兵东出陈仓, 定三秦。汉二年, 出关, 收魏、河南, 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 至彭城, 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 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六月,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至国, 即绝河关反汉, 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 不下。其八月, 以信为左丞相, 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墨瓶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节选自《史记·准阴侯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墨瓶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B.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墨瓶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C.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墨瓶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D.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墨瓶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列传是记述贵族王侯的历史事�!�
        B.古人把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叫阴, 山的北面, 水的南面, 为“阴”, 山的南面, 水的北面, 为“阳”。淮阴, 就是淮河的南岸区域。
        C.布衣, 即为布制衣服, 为古代庶人之服, 这里借指平民。“布衣之交”“布衣出身”这些词语中的“布衣”均为此意。
        D.寡人, 古代帝王的自称。表示帝王自称的词语还有“朕”“孤”“不谷”。秦王嬴政称帝前, 普通人皆可自称“朕”, 嬴政称帝后, “朕”成为皇帝一人的专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出身贫寒, 却不甘居人后。先后投奔项梁、项羽都因不受重用而离开;又投奔刘邦, 也因不受重用再次离开。
        B.韩信才华出众, 深受萧何赏识。萧何在韩信逃离时, 毫不犹豫追回了他, 又极力请求刘邦礼待重用韩信。
        C.韩信见识独到, 颇能看清形势。他冷静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优劣形势, 指出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是任用贤才。
        D.韩信足智多谋, 善于带兵打仗。刘邦与齐王、赵王合击楚军却大败, 韩信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会合摧垮楚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必欲长王汉中, 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 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2)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 天下多怨, 百姓不亲附, 特劫于威强耳。
        14.韩信见解独到、足智多谋, 请结合文本谈谈他认为汉王怎样才能一举平定三秦?
         
         
        答案:
        10.A
        11.A
        12.C
        13.(1)大王假如只想长期做汉中王, 当然没什么事情给他做;假如要想争夺天下, 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
        (2)但是项王军队经过的地方, 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 天下的人大都怨恨, 百姓不愿归附, 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
        14.①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②赢得民心:进入武关, 秋毫无犯, 废除秦朝的残酷苛刻的法令, 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③发动军队向东挺进。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 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韩信就增设疑兵, 故意排列开战船, 假装要在临晋渡河, 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 偷袭安邑, 魏王豹惊慌失措, 带领军队迎击韩信, 韩信就俘虏了魏豹, 平定了魏地, 设立为河东郡。
        “信乃益为疑兵”意思是韩信就增设疑兵, “疑兵”是宾语, 动宾中间不可断开, 排除BD;
        “从夏阳”和“以木墨瓶”都做“渡军”的状语, 不能断开, 排除了CD。
        故选A。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纪传体断代史”“列传是记述贵族王侯的历史事�!贝砦�, 应该是“通史”不是“断代史”。记述贵族王侯的历史事迹的是“世家”不是“列传”, 列传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传记。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指出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是任用贤才”错误, 韩信认为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是“民心”。
         
        参考译文:
        淮阴侯韩信, 是淮阴人。当初是平民百姓的时候, 贫穷且没有出众的德行, 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小吏, 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 人们大多厌恶他。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 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 留下来做他部下, 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 又投奔项羽, 项羽任命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 都没有被采纳。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 韩信逃离楚军去投奔他, 还是没什么名气。韩信多次和萧何谈天, 萧何很佩服他。队伍到达南郑时, 在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有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 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 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 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 就径自去追赶他。隔了一两天, 萧何回来见汉王, 汉王骂道:“跑掉的军官有好几十, 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 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 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最杰出的人。大王假如只想长期做汉中王, 当然没什么事情给他做;假如要想争夺天下, 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于是汉王打算召见韩信任用他。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 如果任命一位大将, 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 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 就该选个好日子, 自己事先斋戒, 搭起一座高坛, 按照任命大将的礼仪完成仪式, 那才行�。 焙和醮鹩α�。韩信的任命仪式结束后, 坐在上座。汉王说:“丞相多次称道将军, 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 乘机问汉王说:“如今向东争夺天下, 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强大方面与项王相比, 谁强?”汉王沉默了好长时间, 说:“我不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呀。但是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 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 天下的人大都怨恨, 百姓不愿归附, 只不过迫于威势, 勉强服从罢了。虽然名义上是霸主, 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 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 有什么不可以被消灭的呢?大王进入武关, 秋毫无犯, 废除了秦朝的残酷苛刻的法令, 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 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做秦地大王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 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特别高兴, 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韩信的谋划, 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八月, 汉王出兵经过陈仓向东挺进, 平定了三秦。汉二年(前205), 出兵函谷关, 收服了魏王、河南王, 韩王、殷王也相继投降。汉王又联合齐王、赵王共同攻击楚军。四月, 到彭城, 汉军兵败, 溃散而回。韩信又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在荥阳会合, 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因此楚军始终不能向西进军。六月, 魏王豹以探望亲人疾病为由请假回乡, 一到封国, 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 反叛汉王, 与楚军订约讲和。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 没有成功。这年八月, 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 攻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 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韩信就增设疑兵, 故意排列开战船, 假装要在临晋渡河, 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 偷袭安邑, 魏王豹惊慌失措, 带领军队迎击韩信, 韩信就俘虏了魏豹, 平定了魏地, 设立为河东郡。
         



        相关文言文练习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史记·乐毅列传·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
        《史记·平准书第八》《史记·鲁仲连传》(二)
        《史记·苏代传》《史记·李斯列传》(二)
        《史记·平淮书》《史记·田仁传》
        《史记·田儋传》《史记·伍子胥列传》
        《史记·戎王使由余于秦》《李牧守边》
        《史记·淮阴候列传》《史记·鲁仲连传》
        《史记·张廷尉释之者》(二)《史记·三王世家》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史记·朝鲜列传》
        《史记·燕召公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四)
        《史记·管晏列传》(三)《史记·孔子世家》(三)
        《史记·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叔孙通传》
        《史记·乐毅传》(二)《史记·司马穰苴传》
        《史记·张良传》《史记·卫青传》
        《史记·穰侯列传》(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史记·苏秦列传》(二)《史记·曹相国世家》(二)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史记·游侠列传·郭解传》(二)
        《史记·灌将军夫者》《史记·老子传》
        《史记·彭越传》《史记·货殖列传序》(二)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史记·春申君列传》《史记·货殖列传》(二)
        《魏公子列传》(三)《史记·孝景本纪》《大史公自序》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史记·汲黯传》(二)
        《魏文侯卜相》《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三)
        《史记·张汤传》《史记·田叔列传》(二)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