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魏书·卢渊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卢渊, 性温雅寡欲, 有祖父之风, 敦尚学业, 闺门和睦。袭侯爵, 拜主客令, 典属国。迁秘书令、始平王师。以例降爵为伯。给事黄门侍郎, 迁兼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正。
            是时, 高祖将立冯后, 方集朝臣议之。高祖先谓渊曰:“卿意以为何如?”对曰:“此自古所慎, 如臣愚意, 宜更简卜。”高祖曰:“以先后之侄, 朕意已定。”渊曰:“虽奉敕如此, 然于臣。实有未尽。”及朝臣集议, 执意如前。冯诞有盛宠, 深以为恨, 渊不以介怀。
            及车驾南伐, 赵郡王干督关右诸军事, 诏加渊使持节、安南将军为副, 勒众七万将出子午。寻以萧赜死, 停师。是时泾州羌叛, 残破城邑, 渊以步骑六千众号三万, 徐行而进。未经三旬, 贼众逃散, 降者数万口, 唯枭首恶, 余悉不问。诏兼侍中。初, 渊年十四, 尝诣长安。将还, 诸相饯送者五十余人, 别于渭北。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未几, 拜仪曹尚书。高祖考课在位, 降渊以王师守常侍、尚书, 夺常侍禄一周。寻除豫州刺史, 以母老固辞。
           寻遭母忧, 高祖遣谒者诣宅宣慰。服阕, 兼太尉长史。高祖南讨, 又兼彭城王中军府长史。寻为徐州京兆王愉兼长史, 赐绢百匹。愉既年少, 事无巨细, 多决于渊。渊以诚信御物, 甚得东南民和。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外叛, 渊觉其萌渐, 潜敕诸戍, 微为之备。屡有表闻, 朝廷不纳。陵果杀将佐, 勒宿豫之众逃叛。滨淮诸戍, 由备得全。陵在边历年, 阴结既广, 二州人情, 成相扇惑。陵之余党, 颇见执送, 渊皆抚而赦之, 惟归罪于陵, 由是众心乃安。
            景明初, 除秘书监。二年卒官, 年四十八。赠安北将军、幽州刺史, 复本爵固安伯, 谥曰懿。
                                                   (选自《魏书• 卢渊传》, 有删节)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
        B.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乎生。
        C.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
        D.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车驾”本指马驾的车;后也指帝王所乘的车, 常用为帝王的代称, 颜师古曾注:“凡言车驾者, 谓天子乘车而行。”
        B.“考课”就是朝廷依照相关法令, 在一定的年限内, 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 区别不同等级, 予以升降赏�!�
        C.“谥”, 古代君主、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与品德, 而给予一个带有赞美性质的称号。
        D.“服阕”的意思是守丧期满除服。按照封建礼制, 父母死后必须穿丧服守孝三年, 三年后才能除去丧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卢渊性情温和文雅, 崇尚学业, 家庭和睦, 后继承侯爵位, 官职屡有升迁, 做了始平王的老师后, 按照惯例降爵位为伯爵。
        B.高祖要册立冯氏为皇后, 先征询卢渊的意见, 卢渊认为这是朝廷大事, 应该择日占卜再定夺, 但他的意见未被皇帝接受。
        C.卢渊对待叛乱的态度是诛杀首恶, 宽宥其余。在羌人叛乱时和南徐州刺史沈陵叛逃时均采取这种方法, 成功地化解了�;�。
        D.高祖考核在职官员政绩时, 卢渊被降职, 并被罚了俸禄。不久又被授予豫州刺史, 因为母亲去世的缘故, 卢渊坚决地推辞。
        13、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朝臣集议, 执意如前。冯诞有盛宠, 深以为恨, 渊不以介怀。(5分)
        (2)愉既年少, 事无巨细, 多决于渊。渊以诚信御物, 甚得东南民和。(5分)
         
         
         
        答案:
        10、A(根据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来断句。)
        11、C(“带有赞美性质的称号”不正确, 也有带有批判性质的谥号。)
        12、D(卢渊推辞豫州刺史之位, 是因为母亲年老, 而非去世。)
        13、(1)等到朝臣集中商议时, 卢渊像以前那样坚持自己的意见。冯诞深受皇帝宠信, 对卢渊非常怨恨, 卢渊不把它放在心上。(关键词“及”、“恨”、“介怀”各1分, 句意2分。)
        (2)元愉年纪还�。虑椴宦鄞笮。嘤陕�。决断卢渊凭借诚信接人待物, 深得东南一带百姓的信赖。(关键词“无”、“御物”、“民和”各1分, 句意2分。)
        【文言 文参考译文】
        卢渊性情温和文雅, 清心寡欲, 有祖父和父亲的风范, 崇尚学业, 家庭和睦。他继承了侯爵爵位, 官拜主客令, 典属国(主管外交事务的官职)。升为秘书令、始平王(元勰)的老师。按照惯例降爵位为伯爵。供职黄门侍郎, 叉升职兼任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正。
        这时, 高祖将要册立冯氏为后, 将召集朝臣商议这件事。高祖先对卢渊说:“你心里认为这件事怎么样?”卢渊回答说:“这件事自古以来都很慎重, 依照我的想法, 应该择日卜问。”高祖说:“册立先皇后的侄女, 我意已决。”卢渊说:“虽然奉命如此, 但是我心中确实有想法。”等到朝臣集中商议时, 卢渊像以前那样坚持自己的意见。冯诞深受皇帝宠信, 对卢渊非常怨恨, 卢渊不把它放在心上。
        等到高祖南征的时候, 赵郡王元干督管关右各路的军事, 下诏封卢渊持节领军, 安南将军为副将, 统帅士兵七万人准备从子午谷出兵, 不久, 由于萧赜死了, 停止进军。此时泾州的羌人叛乱, 攻城掠地, 卢渊率六千步兵、骑兵, 号称三万, 缓缓地进军.不到三十天, 叛贼们都逃散了, 投降的有数万人, 卢渊只将叛贼头目斩首, 其余的都不问罪受诏命兼任侍中。当初, 卢渊十四岁时.曾到长安。将要回来时, 为他饯行的有五十多人, 在渭水北边分别。有看相的扶风人王伯达说:“各位都不如这卢渊, 虽然他的官位与实际不符, 但德行声誉特别高, 名望超过宰相。二十多年后, 必当掌控关右地区, 希望不要忘了我们。”此次关右之行, 看相的已经年过八十, 到军门求见, 与卢渊叙说一生经历。不久, 卢渊被任命为仪曹尚书。高祖考核在职官员政绩, 给卢渊降职, 凭借王师的身份担任守常侍、尚书, 罚一年的常侍俸禄。不久被授予豫州刺史, 卢渊以母亲年纪大了为由坚决推辞。
        不久卢渊母亲去世, 高祖派遣使者到卢宅宣旨慰问。守丧期满, 兼任太尉长史。高祖南征, 又兼任彭城王中军府长史。不久又兼任徐州京兆王元愉的长史, 皇帝赏赐他一百匹绢, 元愉年纪还�。虑椴宦鄞笮。嘤陕ň龆�。卢渊凭借诚信接人待物, 深得东南一带百姓的信赖, 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叛乱投敌, 卢渊察觉到此事苗头, 秘密地命令各处边将, 暗中防备这件事。卢渊多次上表报告朝廷, 朝廷没有采纳。沈陵果然杀了副将, 胁迫宿州豫州的军队叛逃。沿淮一带各边关, 由于事先有准备得以保全。沈陵在边关多年, 私下结交的范围很广, 两州的人心, 都被他煽动蛊惑。沈陵的余党, 很多被逮捕押送过来, 卢渊都加以抚慰赦免, 只将罪行归于沈陵一人, 由此人心才安定下来。
        景明初年, 被授予秘书监, 二年死于任上, 享年四十八岁, 追赠安北将军、幽州刺史, 恢复原来的爵位固安伯, 谥号为懿。



        相关文言文练习
        《魏书·李冲列传》《魏书·崔光韶传》
        《魏书·高允传》《魏书·刘休宾传》
        《魏书·张衮传》《魏书·温子升传》
        《魏书·于烈传》(二)《魏书·崔挺传》
        《魏书·长孙肥传》《魏书·胡叟传》
        《魏书·元彧传》《魏书·贾思伯传》
        《魏书·淳于诞传》《魏书·杨大眼传》
        《魏书·司马楚之传》《三国志·魏书·曹休传》
        《魏书·王肃传》《魏书·张济传》
        《魏书·阳固传》《魏书·张蒲传》
        《魏书·安同传》《魏书·崔玄伯传》
        《魏书·安丰王元猛传》《魏书·源怀传》
        《元史·博尔术》《送从弟谋归江陵序》
        《放翁家训》《吾庐记》
        高启《南宫生传》《旧唐书·任瑰传》
        《吴汝纶传》洪迈《稼轩记》
        《宋史·富弼传》《醉吟先生传》
        苏洵《心术》侯方域《贾生传》
        《隆中对》(二)《出师表》
        《河中石兽》(三)《新唐书·徐旷传》
        《季梁谏魏王》《新唐书·裴谞传》
        《尚节亭记》《报刘一丈书》
        《六国论》《游五台山日记》
        《明史·马森传》《后汉书·梁统列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