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北史·乐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小题。
           乐运, 字承业, 南阳清阳人。运少好学, 涉猎经史。年十五而江陵灭, 随例迁长安。其亲属等多被籍没, 运积年为人佣保, 皆赎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谨, 由是以孝闻。梁故都官郎琅邪王澄美之, 次其行事为《孝义传》。性方直, 未尝求媚于人。为露门学士。前后犯颜屡谏武帝, 多被纳用。建德二年, 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 号称强直。武帝嘉之, 特许通籍, 事有不便于时者, 令巨细奏闻。
        武帝尝幸同州, 召运赴行在所。既至, 谓日:“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日:“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 帝顾谓宪等日:“百官佞我, 皆云太子聪明睿智, 唯运云中人, 方验运之忠直耳。”于是因问运中人之状。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及武帝崩, 宣帝嗣位, 葬讫, 诏天下公除①。运上疏日:“三年之丧, 自天子达于庶人。先王制礼, 安可诬之。”书奏, 帝不纳。自是德政不修, 而昏暴滋甚。运乃舆榇②诣朝堂, 陈帝八失。帝大怒, 将戮之。内史元严谏, 因而获免。翌日, 帝颇感悟, 召运谓之日:“朕昨夜思卿所奏, 实是忠臣。”乃赐御食以赏之。朝之公卿, 初见帝甚怒, 莫不为运寒心。后见获赏, 又皆相贺, 以为幸免兽口。
        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 运不之许, 因此衔之。及隋文帝为丞相, 译为长史, 遂左迁运为广州滍阳令。开皇五年, 转毛州高唐令。频历二县, 并有声绩。运常愿处一谏官, 从容讽议, 而性讦直, 为人所排抵, 遂不被任用。乃发愤录夏、殷以来谏争事, 集而部之, 名日《谏苑》。奏上之, 隋文帝览而嘉焉。
        (选自《北史·乐运传》, 有删改)
        【注】①公除:指帝王身负国事之重, 因公权宜礼制, 除下丧服。②舆榇(chèn):载棺以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运对曰/班 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官官以匡弼之
        B、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官官以匡弼之
        C、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官官以匡弼之
        D、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官官以匡弼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 文中指古代经典。有时特指儒家经典, 如《易经》《书经》《诗经》等。
        B、通籍, 文中指记名于门籍。籍, 竹片, 把姓名刻在上面, 挂在宫门外, 可以进出官门。
        C、朕, 文中为皇帝自称。朕, 原为第一人称代词, 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或有身份的官员专用的自称。
        D、幸同州, 文中指皇帝到同州。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 叫“得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运顾念亲属, 以孝闻名。他以做雇工的方式积累财物, 救助陷入困境中的亲属;他尽心侍奉母亲和寡嫂, 事迹被写进《孝义传》。
        B、乐运敢于打击权贵, 深得皇帝信任。他在担任万年县丞时, 抑制、打击豪门大族, 受到武帝嘉奖, 令他奏报不利于时政的大小事。
        C、乐运不顾个人安危, 敢于犯颜直谏。他上疏反对皇帝不按先王礼仪服丧的做法;他带着棺材到朝堂以死相谏, 陈述皇帝的八大过失。
        D、乐运夙有大志, 但仕途坎坷。他从小立志做一名谏官, 然而他秉性刚直, 被人排斥打击, 未能如愿, 最后只好奉皇帝的命令编纂《谏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百官佞我, 皆云太子聪明睿智, 唯运云中人, 方验运之忠直耳。(5分)
         
                                             
        (2)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 运不之许, 因此衔之。(5分)
         
                                             
         
         
        答案:
        10.B(原文标点为“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 管仲相之则霸, 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 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11.C(“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或有身份的官员专用的自称”错, 应是“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12.D(“从小立志”于文无据, “奉皇帝的命令编纂”也不符文意)
        13.(1)百官讨好我, 都说太子聪颖明智, 只有乐运说是平常人, 正好证明乐运的忠诚正直啊。(得分点:佞、方、验各1分, 句意2分)
        (2)内史郑译经常以私事请求托付, 乐运没有答应他, 郑译因此记恨他。(得分点:托、衔、句式“不之许。各1分, 句意2分)
        参考译文:
        乐运, 字承业, 是南阳淯阳人。乐运少年时就喜欢学习, 涉猎经书史籍。十五岁时(粱的都城)江陵被攻占, (乐运)按照惯例被送到长安。他的亲属大多被没收家产(成为奴蜱), 乐运多年给别人做雇工。(乐运)用财物把亲属都赎为平民。他侍奉母亲和守寡的嫂嫂很恭敬, 因此凭着有孝行闻名。粱故都官郎琅邪郡的王澄赞赏他, 编列他的品行事迹写进《孝义传》。乐运秉性正直, 未曾讨好别人。担任露门学士。前后多次冒犯劝谏武帝, 多被采用。建德二年, 任命为万年县丞。乐运抑制打击豪门大族, 号称刚强正直。武帝嘉奖他, 特许他记名于门籍随时进入宫中, 有不利于时政的事, 令他无论大小都可以奏报。
        武帝曾经到同州巡视, 召乐运赶赴同州。乐运到后, 武帝对他说:“你说太子是什么样的人?, 乐运回答:“是平常人。”当时齐王宇文宪及以下的大臣都在武帝身边, 武帝回头对宇文宪等人说:“百官讨好我, 都说太子聪颖明智, 只有乐运说是平常人, 正好证明乐运的忠诚正直啊。”于是又问乐运平常人是什么样子的。乐运回答说:“班固认为齐桓公就是平常人, 管仲扶助他就成就了霸业, 竖貂辅佐他国家就乱。可以和他做好事, 也可以和他做坏事。”武帝说:“我知道了。”于是就精选东宫官员来匡正辅导太子。
        等到武帝去世, 宣帝继承帝位, 葬礼刚刚结束, 就下诏因事繁忙, 皇帝临时除去丧服。乐运上奏疏说:“三年服丧期’从天子到平民百姓(都应遵循)。先王礼仪, 怎么可以改变呢。”奏疏呈上, 宣帝不接受。从这以后宣帝不修德政’而糊涂凶暴更加厉害。乐运于是带着棺材到朝堂以死相谏, 陈述宣帝的八大过失。宣帝大怒, 准备杀掉他。内史元严劝谏, 因而得以免死。第二天, 宣帝稍微有点感悟, 召见乐运并且对他说:“我昨天夜里思考你所奏的事, 你实在是忠臣。”于是赐给他帝王饮食来奖赏他。满朝的公卿, 起初见宣帝很愤怒, 无不为乐运担心。后来见他受到赏赐, 又都�:厮�, 认为他是幸免予虎口。
        内史郑译经常以私事请求托付, 乐运没有答应他, 郑译因此记恨他。当隋文帝为丞相时, 郑译担任长史, 于是将乐运降职为广州滍阳县令。开皇五年, 转任毛州高唐县令。连续历任二县, 都有声誉政绩。乐运常常希望能做一名谏官, 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劝谏议论, 然而他秉性刚直, 被人排斥打击, 最终未被任用为谏官。于是就发愤抄录夏朝、商朝以来直言谏争的事例, 集合成一部书, 取书名叫《谏苑》。将书奏上, 隋文帝阅读后赞赏他。
         



        相关文言文练习
        《北史·源贺传》《北史·韩褒传》
        《北史·李苗传》《北史·王褒传》
        《北史·裴侠传》《北史·来护儿传》
        《北史·豆卢宁传》《北史·王轨传》
        《北史·陆俟传》《北史·韩麒麟传》
        《北史·高睿传》《北史·阳休之传》
        《北史·魏收传》《北史·元愉传》
        《北史·李贤传》《北史·孟尝君列传》
        《北史·申徼传》《北史·柳虬传》
        《北史·李崇传》《北史·高恭之传》
        《北史·薛端传》《北史·贺拔岳传》
        《北史·达奚长儒传》《北史·高隆之传》
        《君子之自行也》《稗史集传·陈谦》
        《旧唐书·颜杲卿传》《寡人之于国也》
        《史记·管晏列传》(二)《明史·归有光传》
        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后汉书·何敞传》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宋史·黄庭坚传》
        《送李材叔知柳州》《梅花岭记》
        《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吴敏树《月夜泛舟记》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东坡先生墓志铭》
        《明史·申时行传》《明史·姚夔传》
        《李泰伯改字》《龚遂为渤海太守》
        《元史·博尔术》《送从弟谋归江陵序》
        《放翁家训》《吾庐记》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