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五)阅读下文, 完城第21—24题。(12分) 君子亭记 王阳明 ①阳明子既为何陋轩①, 复因轩之前营, 驾楹为亭, 环植以竹, 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 通而有间, 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 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 有君子之操;应蛰而出, 遇伏而隐, 雨雪晦明无所不宜, 有君子之时;清风时至, 玉声珊然, 中采齐而协肆夏, 揖逊俯仰, 若洙、泗群贤之交集, 风止籁静, 挺然特立, 不挠不屈, 若虞廷群后, 端冕正笏而列于堂陛之侧, 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 而以‘君子’名, 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 而因以竹名名, 不愧于吾亭。” ②门人曰:“夫子盖自道也。吾见夫子之居是亭也, 持敬以直内, 静虚而□, 非君子之德乎?遇屯而不慑, 处困而□, 非君子之操乎?昔也行于朝, 今也行于夷, 顺应物而能当, 虽守方而□, 非君子之时乎?其交翼翼, 其处雍雍, 意适而匪懈, 气和而□, 非君子之容乎?夫子盖谦于自名也, 而假之竹。虽然, 亦有所不容隐也。夫子之名其轩曰‘何陋’, 则固以自居矣。” ③阳明子曰:“嘻!小子之言过矣, 而又弗及。夫是四者何有于我哉?抑学而未能, 则可云尔耳。昔者夫子不云乎?‘汝为君子儒, 无为小人儒’②, 吾之名亭也, 则以竹也。人而嫌以君子自名也, 将为小人之归矣, 而可乎?小子识之!” (选自《王阳明集》有删改) [注]①何陋轩:王阳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后, 伐木为轩, 自建居所, 并命名为何陋轩, 取《论语》中“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之意。②《论语注疏》:人博学先王之道, 以润其身者, 皆谓之儒。但君子(儒)则将以明道, 小人(儒)则矜其才名。 21.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君子亭位于何陋轩的前面。 B.交代了君子亭命名的缘由。 C.竹之姿像虞宫廷里的群妃。 D.必要的隐忍也是君子之道。 22.将下列词语填入第②段方框处, 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弗拘 ②能亨 ③若愚 ④能恭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①② D.③②①④ 23.有人认为第③段中“嘻”字可两解:一是表惊讶的感叹词, 二是嬉笑的意思:结合具体内容推断不同解释背后的王阳明形象。(4分) 24.本文围绕“君子亭”的命名, 层层推进, 请加以分析。(4分) 答案: (五)(12分) 21.(2分)C 22.(2分)D 23.(4分)答案示例:第一种, “嘻”字做感叹词解, 后面的文字显得语重心长, 严厉而认真, 符合王阳明师长的身份, 既有对门人错误思想方式的批评, 也是一种自我反省的严肃态度。对比门人略带戏谑的说话方式, 王阳明的严师形象呼之欲出。 第二种, 嬉笑之意, 首先这一声 “嘻”笑本身就有种“我就是这么想的, 被你戳穿了”的调皮感, 有了这个“嘻”字, 后面所有的自谦就都有了自傲的意味。这种自谦不是虚伪, 是中国人习惯的表达方式, 这样的王阳明不仅只是一个严肃的哲学家, 而变成了可爱的长者形象, 更富有生活气息。 24.(4分)答案示例:本文先从德行、操守、明达、和乐四方面揭示了君子之道, 阐明以“君子”命名亭子的原因;然后借门人之口, 指出阳明子完全具备君子之道的四个方面及从阳明子对自己住所“何陋轩”的命名中即可看出阳明子是夫子自道;随后阳明子则表示自己对君子之道是学而不能, 不敢以“君子”自任, 如不注重明道而追求才名将是小人之流;从而进一步凸显了君子谦虚、正直、明达、和乐的品性, 回应了开头, 层层推进, 曲折有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