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后汉书·李通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后汉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9——12 题。
            李通, 字次元, 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著姓。父守, 身长九尺, 容貌绝异, 为人严毅, 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 好星历谶记, 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 出补巫丞, 有能名。莽末, 百姓愁怨, 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 李氏为辅”, 私�;持�。且居家富逸, 为闾里雄, 以此不乐为吏, 乃自免归。
            及下江、新市兵起, 南阳骚动, 通从弟轶, 亦素好事, 乃共计曰:“今四方扰乱, 新室且亡, 汉当更兴。南阳宗室, 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 可与谋大事。”会光武避吏在宛, 通闻之, 即遣轶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 故往答之。及相见, 共语移日, 握手极欢。通因具言谶文事, 光武初殊不意, 未敢当之。时守在长安, 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 当如宗卿师何?”通曰:“已自有度矣。”因复备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 乃遂相约结, 定谋议, 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 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 举兵以相应。
             更始立, 以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至长安, 更拜为大将军, 封西平王。更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 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 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位, 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 封固始侯, 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 常令通居守京师, 镇百姓, 修宫室, 起学宫。五年春, 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 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
        通布衣唱义, 助成大业, 重以宁平公主故, 特见亲重。然性谦恭, 常欲避权势。时, 天下略定, 以病上书乞身。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王莽篡汉, 倾乱天下。通怀伊吕之谋, 建造大策, 扶助神灵, 辅成圣德, 破家为国, 忘身奉主, 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高, 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 谦让辞位。夫安不忘危, 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 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医药, 以时视事。其夏, 引拜为大司空。通素有消疾, 谢病不视事, 连年乞骸骨, 帝每优宠之。十八年卒, 谥曰恭侯。
        (节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 有删节)
        ①消疾:消渴病。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复备言其计                备:详细
        B.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期:期限
        C.征通为卫尉                  征:征召          
        D.重以宁平公主故               重:加上
        10.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私�;持�              ②句读之不知
        B.①新室且亡              ②臣死且不避               
        C.①通因具言谶文事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D.①以时视事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表明李通“特见亲重”的一组是
        ①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 ②从至长安, 更拜为大将军  ③帝每征讨四方, 常令通居守京师   ④以病上书乞身   ⑤通怀伊吕之谋, 建造大策  ⑥其夏, 引拜为大司空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通的父亲李守担任王莽的宗卿师, 家境富裕, 在乡里称霸一方, 因此李通不满足于做个小吏, 就辞官回家。
        B.下江和新市战事兴起, 南阳动乱之际, 李通和堂弟李轶一起商量着想和刘氏宗室中的刘伯升兄弟共议大事。
            C.李通奉命拿着符节从长安回到荆州镇守时, 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刘伯姬做妻子, 她就是宁平公主。
        D.天下平定后, 李通想辞官回家, 侯霸等大臣认为天下安定了不能忘了危难关头的人, 因此不同意他辞职。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 故往答之。(2分)
        (2)时守在长安, 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 当如宗卿师何?”(4分)
        (3)通素有消疾, 谢病不视事, 连年乞骸骨, 帝每优宠之。(4分)
         
        答案:
         
        9.B (期:约定 )
        10.C (都是副词, 于是, 就。A.①代词, 代前文那句话;②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B.①副词, 将要;②连词, 尚且。D.①介词, 按照;②介词, 因为。)
        11.C
        12.A (错在“在乡里称霸一方, 因此不满足于做个县丞”, 原文意思是“家境很富裕, 是乡里的首富, 因此不乐意做官, 于是自己辞官回家”。)
        13.(10分。基本上一句1分, 重点关注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1)(2分)光武起初认为李通是士君子而仰慕他, 因此前去答拜李通。
        (2)(4分)当时李守在长安, 光武就悄悄观察着李通说:“假如是这样, 你父亲该怎么办呢?”
        (3)(4分)李通一向有消渴�。仆胁≈夭焕碚�, 连年请求退休, 光武每每(总是)更加恩宠他。
         
        译文:
         
        李通字次元, 南阳宛县人。世代以经商著名。父亲李守, 身高九尺, 容貌非常奇异, 为人严肃刚毅, 在家中就像在官府一样的严肃。他最初事奉刘歆, 喜好星象历算与图谶, 担任王莽的宗卿师。李通也担任五威将军从事, 后来出任巫县县丞, 有能干的名声。王莽新政末年, 百姓愁苦怨愤, 李通往常听他父亲李守说过一句谶语是“刘氏再振兴, 李氏为辅佐”, 心中常记着这句话。况且他家境很富裕, 是乡里的首富, 因此不乐意做官, 于是自己辞官回家。
        后来王常的下江兵和王匡的新市兵兴起, 南阳为之动乱, 李通的堂弟李轶, 也一向好生事, 于是一起商议说:“现在天下动荡, 新朝眼看将要灭亡, 汉朝理应重新兴盛。南阳的刘氏宗室中, 只有刘伯升、刘秀兄弟能广施仁爱, 宽容待人, 可以和他们商议大事。”适逢光武在宛县躲避官兵, 李通听说后, 就派李轶前往去迎接光武。光武起初认为李通是士君子而仰慕他, 因此前去答拜李通。等到见了面, 两人一起交谈了很长时间, 手拉着手很是欢洽。李通于是把谶语的事全说了, 光武开始根本没想到, 不敢把谶语和自己联系起来。当时李守在长安, 光武就悄悄观察着李通说:“假如是这样, 你父亲该怎么办呢?”李通说:“已经自有打算了。”于是又详细说了他的计划。光武深知李通的用意后, 就互相约定, 定下计策, 约定在材官将军在都城考试骑士的这一天, 劫持前队大夫和属正, 借此来号令大众。李通于是让光武和李轶回到舂陵, 起兵来响应自己。
        更始帝刘玄即位, 任命李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跟随刘玄到长安, 改任为大将军, 封西平王。刘玄命令李通拿着符节回守荆州, 李通于是娶了光武的妹妹刘伯姬为妻, 她就是后来的宁平公主。光武登皇位, 征召李通做皇宫卫尉。建武二年, 封为固始侯, 任命为大司农。光武每次征战四方, 常常命令李通留守京师, 安抚百姓, 修建宫室, 建造学�!=ㄎ湮迥甏�, 替代王梁为前将军。建武六年夏, 率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攻打汉中叛军。
        李通以平民百姓身份倡议起事, 帮助光武建成大业, 再加上因为宁平公主的缘故, 特别被光武亲近器重。但李通生性谦虚恭敬, 常想躲避权力。当时天下基本安定, 李通借病重为由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家。光武下令将此事交众位大臣讨论, 大司徒侯霸等人说:“王莽篡夺汉室皇权, 扰乱天下。李通身怀像伊尹、吕尚一样的谋略, 制定大计, 扶持光武助成帝业, 为国家毁了宗族, 事奉主公忘了自己, 有扶助危难、兴灭继绝的功绩, 功劳最大, 天下人都知道。李通因天下平定了, 谦让辞官。天下安定了不能忘了危难关头的人, 可以让李通在职治病。他想返回封地做诸侯, 不能听从。”于是命令李通努力寻找医生和药品, 按时处理政务。这年夏, 提升李通为大司空。李通一向有消渴�。仆胁≈夭焕碚�, 连年请求退休, 光武每每更加宠爱他。李通于建武十八年去世, 谥号恭侯。



        相关文言文练习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后汉书·逸民列传》
        《后汉书·陈蕃传》《后汉书·桓谭传》
        《后汉书·樊英传》《后汉书·盖勋传》
        《渤海鲍宣妻者》《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传》
        《后汉书·何敞传》《后汉书·梁统列传》
        《后汉书·孔奋传》《后汉书·王丹传》
        《后汉书·徐稚传》《后汉书·孔僖传》
        《后汉书·左雄传》《后汉书·李云传》
        《后汉书·马援传》《后汉书·冯鲂传》
        《后汉书·阴兴传》《后汉书·刘般传》
        《后汉书·张鲁传》《后汉书·孙程传》
        《后汉书·朱祐传》《后汉书·桓荣传》
        韩愈《与崔群书》《宋史·刘锜传》
        宋濂《尊卢沙》《宋史·张方平传》
        高翥《秋日三首(其二)》《伤仲永》中考题(2013年常德市)
        《金史·张浩传》《晋书·王济传》
        戴名世《穷鬼传》袁枚《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
        《廉希宪事略》《新唐书·光颜传》
        苏轼《叶嘉传》刘基《照玄上人诗集序》
        荀子《劝学》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
        《后汉书·徐稚传》杨士奇《游东山记》
        《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宋史·魏掞之传》《京兆尹王公传》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袁宏道《叙小修诗》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