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金史·胥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金史
        胥鼎, 字和之, 尚书右丞持国之子也。大定二十八年擢进士第, 入官以能称, 累迁大理丞。承安二年, 持国卒, 去官。四年, 尚书省起复为著作郎。上曰:“鼎故家子, 其才如何?”宰臣奏曰:“为人甚干济。”上曰:“著作职闲, 缘今无他阙, 姑授之。”未几, 迁右司郎中, 转工部侍郎。泰和六年, 鼎言急递铺传送文檄之制, 上从之, 时以为便。
        贞祐二年正月, 鼎以在京贫民阙食者众, 宜立法振救, 乃奏曰:“京师官民有能赡给贫人者, 宜计所赡迁官升职, 以劝奖之。”遂定权宜鬻恩例格, 如进官升职、丁忧人许应举求仕之类, 入粟草各有数, 全活甚众。
        四年正月, 大兵略霍、吉、隰三州, 鼎遣兵屡却之, 且上言:“窃谓凡被俘未归者, 更宜多方招诱, 已归者所居从便, 优加存恤, 无致失所。”制可。二月, 拜枢密副使, 权尚书左丞。时鼎方抗表求退, 上不许, 因进拜焉, 且遣近侍谕曰:“卿父子皆朕所知, 向卿执政时, 因有人言, 遂以河东事相委, 果能勉力以保无虞。方国家多难, 非卿孰可倚者?卿退易耳, 能勿虑社稷之计乎?今特授卿是任。”
        宣宗崩, 哀宗即位。正大二年, 起复, 拜平章政事, 进封英国公, 行尚书省于卫州。鼎以衰病辞, 上谕曰:卿向在河东朝廷倚重今河朔州郡多归附须卿图画卿先朝大臣必济吾事大河以北卿皆节制。鼎乃力疾赴镇, 来归者益众。鼎病不能自持, 复由前请, 优诏不许。三年, 复上章请老, 且举朝贤练军政者自代。是年七月, 薨。鼎通达吏事, 有度量, 为政镇静, 所在无贤不肖皆得其欢心。南渡以来, 书生镇方面者, 惟鼎一人而已。     
        (节选自《金史·胥鼎传》, 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卿向在河东/朝廷倚重/今河朔州郡多/归附须卿图画/卿先朝大臣/必济吾/事大河以北/卿皆节制
        B.卿向在河东/朝廷倚重/今河朔州郡多归附/须卿图画/卿先朝大臣/必济吾事/大河以北/卿皆节制
        C.卿向在河东/朝廷倚重/今河朔州郡多归附/须卿图画/卿先朝大臣/必济吾/事大河以北/卿皆节制
        D.卿向在河东/朝廷倚重/今河朔州郡多/归附须卿图画/卿先朝大臣/必济吾事/大河以北/卿皆节制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著作郎, 官名, 属中书�。斜嘈薰分�。从文中看, 这是个闲职, 职位并不重要。
        B.工部, 为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 掌管全国的屯田、水利、交通等各事项。
        C.丁忧, 原指遭逢直系尊长的丧事, 后多用来指官员居丧。这里“丁”是“遭逢、遇到”之意。
        D.薨, 指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 也可用于皇帝、高等级妃嫔及其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胥鼎做官颇有才能。他上奏章论说急递铺传送文檄的制度, 这一制度给人们带来了很大便利。
        B.胥鼎关心百姓疾苦。他建议朝廷立法赈济京城缺乏粮食的贫民, 法令制定后, 救活了很多人。
        C.胥鼎为官深得人心。他处理政事镇定从容, 周围的人无论贤能与否, 他都能做到让他们满意。
        D.胥鼎深受皇帝倚重。他向皇帝提出退职, 皇帝下诏书褒奖挽留, 直到他举荐别人代替自己才
        被准许退职。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京师官民有能赡给贫人者, 宜计所赡迁官升职, 以劝奖之。(5分)
        (2)背负青天, 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5分)

        7.B  解析:分析四个选项, 可以发现四个选项的区别在于两处断句, 即“今河朔州郡多归附须卿图画”和“必济吾事大河以北”。第一处, “归附”是动词, 主语应为“河朔州郡”, 所以“归附”前不应断开, 据此排除A、D两项。第二处, “事”可以理解为名词, 也可以理解为动词。理解为名词是“吾事”, 指皇上认为胥鼎能帮助自己成事, 理解为动词是“事大河以北”, 意思讲不通, 因此“事”前不应断开, 据此排除C项。故答案为B项。
        8.D  解析:“也可用于皇帝、高等级妃嫔及其所生育的皇子公主”说法错误, 皇帝去世叫“崩”。崩, 指帝王、王后之死。薨, 一般指诸候或大官之死。卒, 指大夫之死。不禄, 指士之死。死, 则用于庶人。
        9.D  解析:“直到他举荐别人代替自己才被准许退职”说法错误, 从原文“三年, 复上章请老, 且举朝贤练军政者自代”来看, 胥鼎确实推荐他人替代自己, 但并没有说得到了皇帝的允准。
        10.(1)京城有能够周济救助贫民的官吏和百姓, 应当计算他们所周济的人数给他们升官加职, 来奖励他们。(“赡给”“劝奖”各1分, 定语后置句1分, 句子大意2分)
        (2)大鹏鸟背负着青天, 没有什么能阻碍它, 然后才开始计划往南飞。(“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图南”各1分, 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胥鼎字和之, 是尚书右丞胥骨持国的儿子。大定二十八年考中进士, 做官以贤能著称, 多次升迁至大理寺丞。承安二年, 胥持国去世, 他离职守丧。四年, 尚书省起用他任著作郎。皇上说:“胥鼎是旧臣家的儿子, 他的才能怎么样?”宰相上奏说:“胥鼎办事非常干练且有成效。”皇上说:“著作郎是一个闲职, 因为现在没有其他空缺官位, 姑且授予这个职位。”过了不久, 升为右司郎中, 转任工部侍郎。泰和六年, 胥鼎上奏论说急递铺传送文檄的制度, 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当时人们认为很便利。
        贞祐二年正月, 胥鼎认为在京城的缺乏粮食的贫民很多, 应当制定法令救济, 于是上奏说:“京城有能够周济救助贫民的官吏和百姓, 应当计算他们所周济的人数给他们升官加职来奖励他们。”于是定下暂时出售恩例的法则, 如晋升官职、居家守丧的人允许应举求官之类, 进献粮食草料各有定数, 保全救活了很多人。
        四年正月, 敌人大军侵占霍、吉、隰三州, 胥鼎派遣士兵多次击退他们, 并且上奏皇上说:“我私下认为凡是被俘虏而没有回来的人, 更应当用多种方法招引, 已经回来的让他们听便居�。乇鸺右晕课矢�, 不要让他们失去安身之处。”皇上同意了他的建议。二月, 胥鼎被任命为枢密副使, 代理尚书左丞。当时胥鼎正上奏章请求退职, 皇上不允许, 于是晋升了他的官职, 并且派遭近待晓谕他说:“你们父子都是我所了解的人, 原先你掌管政事的时候, 因为有人推荐于是把河东的事情委托给你, 果然能尽力确保没有忧患。正当国家多难的时候, 除了你还可以依靠谁�。磕阃酥叭菀�, 能够不考感国家大计吗?现在特别授予你这个职位。”
        宣宗驾崩, 哀宗即位。正大二年, 胥鼎重新被起用, 被任命为平章政事, 被封为英国公, 在卫州设行尚书省。胥鼎因为体衰多病推辞, 皇上告诉他说:“你原先在河东的时候, 朝廷倚重你。现在河朔一带的州郡大多归顺依附, 需要你谋划。你是先朝大臣, 一定能帮助我成事, 黄河以北, 都归你指挥管辖。”胥鼎于是勉强支撑病体前往军镇, 前来归附的人更多了。胥鼎患病不能坚持, 又重新提出以前的请求, 皇上下达褒奖的诏书, 不允许他退职。(正大)三年, 胥鼎又上奏章请求退职, 并且举荐朝廷熟谙军政大事的贤臣代替自己。这年七月, 胥鼎去世。胥鼎通晓政务, 有度量, 处理政事镇定从容, 周围的人无论贤能与否, 胥鼎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南渡以来, 书生镇守一方的, 只有胥鼎一个人罢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金史·郭虾蟆传》《金史·完颜永蹈传》
        《金史·雷渊传》《哀志士辞》《金史·侯小叔传》
        《金史·刘焕传》《金史·李革传》
        《金史·杨伯仁传》《金史·梁肃传》
        《金史·程辉传》《金史·忠义传·完颜陈和尚》
        《金史·庞迪传》《金史·郦琼传》
        《金史·张万公传》《金史·高桢传》
        《金史·韩企先传》《金史·阿离合懑传》
        《金史·完颜昌传》《金史·张行信传》
        《金史·完颜守贞传》《金史·完颜承晖传》
        《金史·韩玉传》《金史·完颜伯嘉传》
        《金史·陈规传》《金史·本纪第一·世祖》
        《金史·耶律履传》《金史·刘筈传》
        《金史·张行简传》《金史·杨云翼传》
        《金史·张中彦传》《金史·张浩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