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史记·黄帝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
        黄帝者, 少典之子。姓公孙, 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 长而敦敏, 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 神农氏世衰, 诸侯相侵伐, 暴虐百姓, 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 以征不享, 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 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诸侯, 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 治五气, 艺五种, 抚万民, 度四方, 教熊、罴、貔、貅、豸区、虎, 以与炎帝战于阪权泉之野, 三战, 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 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 代神农氏, 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 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 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 登丸山, 乃岱宗。西至于空桐, 登鸡头。南至于江, 登熊、湘。北逐荤粥, 合符釜山, 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 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 为云师。置左右大监, 监于万国。万国和, 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 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 幽明之占, 死生之说, 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 淳化鸟兽虫蛾, 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 劳勤心力耳目, 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
        黄帝居轩辕之丘, 而娶于西陵之女, 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 生二子, 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 是为青阳, 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 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 曰昌仆, 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黄帝崩, 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 是为帝颛顼也。
        (选自《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有删改)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轩辕乃修德振兵 振:整顿
        B.度四方 度:渡过
        C.蚩尤作乱, 不用帝命 用:听从
        D.披山通道, 未尝宁居 披:同“劈”
        5.下面各句中, 都是黄帝“惠民生, 得民心”的原因的一组是 ( ) (3分)
        ①诸侯相侵伐, 暴虐百姓, 而神农氏弗能征。
        ②轩辕乃修德振兵, 治五气, 艺五种, 抚万民。
        ③披山通道, 未尝宁居。
        ④顺天地之纪, 幽明之占, 死生之说, 存亡之难。
        ⑤时播百谷草木, 淳化鸟兽虫蛾。
        ⑥劳勤心力耳目, 节用水火材物。
          A. ①②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黄帝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 出生不久就会说话, 幼年时聪明机敏, 长大后诚实勤奋, 成年以后见闻广博, 对事情的发展有先见之明。
        B.轩辕所处的时代, 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 轩辕修行德业, 整顿军旅, 研究五行之气, 种植五谷, 采取一系列措施安抚民众, 这是诸侯归顺轩辕的直接原因。
        C.炎帝欺压诸侯, 黄帝与他先后打了几仗, 征服了炎帝;蚩尤发动叛乱, 黄帝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并杀死了他。这很好地巩固了黄帝的统治地位。
        D.黄帝顺应天地的规律, 推测阴阳的变化, 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 驯养鸟兽虫豸, 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 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 而自己的身心耳目却饱受辛劳。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神农氏世衰, 诸侯相侵伐, 暴虐百姓, 而神农氏弗能征。(3分)
        译文:
        (2)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遂禽杀蚩尤。(3分)
        译文:
         
        答案:
        4、(3分)  B  度:丈量

        5、(3分)  B (①说的是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相互征伐的诸侯;③写的是黄帝征讨不归顺者的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

        6、(3分)   B  (因果不当, 诸侯都归顺轩辕的直接原因是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3分)

        7、(1)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 各诸侯互相攻战, 残害百姓, 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3分)

        (2)于是黄帝就征调诸侯的军队, 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 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3分)

         

        【参考译文】 


        黄帝, 是少典部族的子孙, 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神异灵敏, 出生不久就会说话, 幼年时聪明机敏, 长大后笃实敏捷, 成年以后明察事理。

        轩辕时代, 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 各诸侯互相攻战, 残害百姓, 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 用来征讨那些不来朝的诸侯, 各诸侯这才来归顺。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 没有人能去征讨他。

        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 诸侯都来归顺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 整顿军旅, 研究五行之气, 种植五谷, 安抚民众, 丈量四方的土地, 训练熊、罴、貔(pí)、貅、豸区(chū)、虎等猛兽, 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 先后打了几仗, 才征服炎帝, 如愿得胜。

        蚩尤发动叛乱, 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就征调诸侯的军队, 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 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 诸侯都尊奉轩辕为天子, 轩辕取代了神农氏, 他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 黄帝就前去征讨他们, 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 一路上劈山开道, 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居过。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 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 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 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xūyù)部族, 来到釜山与诸侯与诸侯合验了符契, 就在涿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黄帝四次迁徙, 没有固定的住处, 带兵走到哪里, 就在哪里扎营, 把军队当做军营的护卫。黄帝所封的官职都用云来命名, 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 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 万国安定, 因此, 自古以来, 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 于是经过推算而预知未来的节气历数。他让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的规律, 推测阴阳的变化, 讲解生死的道理, 论述存与亡的原因, 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 驯养鸟兽虫豸, 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 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 而自己的身心耳目却饱受辛劳, 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其他用品。他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 土色黄, 所以号称黄帝。

        黄帝居住在轩辕山, 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 她就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 生有两个儿子, 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一个叫玄嚣, 也就是为青阳, 青阳被封为诸侯, 居于江水;另一个叫昌意, 也被封为诸侯, 居于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 她名叫昌仆, 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

        黄帝死后, 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 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继帝位, 他就是颛顼帝。




        相关文言文练习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陈涉世家》(一)《高祖本纪》
        《司马穰苴列传》《鸿门宴》
        《高祖本纪》(二)《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管晏列传》
        《陈丞相世家》(一)《陈丞相世家》(二)
        《淳于髡》原文和翻译《魏公子列传》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史记·苏秦列传》
        《甘罗列传》《史记·管晏列传》(二)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史记·刺客列传·聂政》
        《史记·刺客列传·豫让者》《越王勾践世家》
        《史记·韩长孺列传》《史记·滑稽列传·优孟》
        《游三游洞记》《宋史·吴猎传》
        《三国志·邓艾传》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明史·袁崇焕传》王守仁《尊经阁记》
        《周书·寇隽传》《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隋史·高颊传》《明史·马孟祯传》
        《宋史·吴昌裔传》《战国策·张仪司马错论伐蜀》
        袁宏道《山居斗鸡记》《后汉书·冯鲂传》
        《汉书·萧何传》《后汉书·阴兴传》
        《毛颖传》俞樾《王时翔》
        苏拭《上梅直讲书》《清史稿·李之芳传》
        《宋史·姚仲孙传》《宋史·李穆传》
        解缙《解元小传》钱谦益《聊且园记》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