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13 题。 许将字冲元, 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 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 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公以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 遣使请代地, 岁聘之使不敢行, 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 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 不有以折之, 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 居人跨屋栋聚观, 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 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 禧果以代州为问, 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 顾和好体重, 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 申饬边臣岂不可, 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 神宗善之, 明年, 知秦州, 又改鄂州, 上元张灯, 吏籍为盗者系狱, 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 自是民无一人犯法, 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 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 将虽弗禁, 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 名号不同, 从而横之, 方而圆之, 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 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 将立具上之;明日, 访枢臣, 不能对也。绍圣初, 入为吏部尚书, 章惇为相, 与蔡卞同肆罗织, 贬谪元祐诸臣, 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 对曰:“发人之墓, 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 数告老, 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 卒, 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 谥曰文定。(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 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B.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 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C.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 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D.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 他们不仅职位很高, 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在郓州任上, 因治理得法, 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 他未加禁止, 而是宽松应对, 此俗自然止息。 B.许将初至北境, 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 取代聘史前往代州, 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 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 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许将善于治理, 境内牢狱皆空。C.许将秉持公正, 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 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 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 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D.许将任职兵部, 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 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 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 他也能作出回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将曰:“此事, 申饬边臣岂不可, 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2)章惇为相, 与蔡卞同肆罗织, 贬谪元祐诸臣, 奏发司马光墓。 答案: 10.C【解析】文言断句的题目, 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 注意结构的对称, 这是基�。话憧己私仙�, 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 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 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 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 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 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初”表时间, 单独断开, “选者”作后句的主语, 在前面断开。 11.C【解析】C项“他们不仅职位很高”错误, 近侍:左右侍从的人, 多指在君主身边侍从的臣子。他们的官职未必是高的, 并且对皇帝的影响也不一定大。 12.A【解析】A项“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错误, 原文只是说许将回来向朝廷报告此事, 皇帝认为他做得很好。 13.(1)许将说:“这件事, 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 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2)章惇担任宰相, 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 贬斥元祐旧臣, 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 【解析】文言文翻译应当注意抓住其中的得分点, 注意重点词语“申饬”“岂”“对”“为”“同肆”“罗织”“发”和句式“何以……为”的翻译。 【参考译文】 许将字冲元, 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神宗召他进宫对答, 任命他为集贤校理、同知礼院, 编修中书条例。当初, 选拔调动人才, 先要经过南曹, 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 官吏因此得以改动做坏事, 选人又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南曹的官员, 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 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的。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 派遣使者要求(割让)代州的土地, 本该今年朝见天子的使者不敢去, 就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职位, 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万一契丹人谈到代州的事情, 没有话来驳斥他们, 就会有失国家大体。”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 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一起观看, 说道:“看看宋朝的状元。”等到练习射箭时, 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作陪客, 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 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 以和好为重, 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 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 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回来报告, 神宗称赞他, 第二年, 担任秦州知州, 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 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入狱中, 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都把他们释放了, 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 很多监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自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 才又看到监狱空了。”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在一起恣意评论官府政事, 许将虽然没有禁止, 但这种习气自然平息了。征召担任兵部侍郎。上奏章说:“治理军队要有规章, 名称虽然不同, 或纵或横, 或方或圆, 让万众像一人一样。”等到对夏用兵时, 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 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 询问枢密大臣, 却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 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担任宰相, 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 贬斥元祐旧臣, 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 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坟墓, 不是高尚品德的人所做的事。”任颍昌府知府, 又调任到大名府, 在大名府六年, 多次以年老请求辞官, 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 去世, 年七十五岁。赠开府仪同三司, 谥号文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