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旧唐书·孙思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旧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孙思邈, 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 日诵千余言。弱冠, 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 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 适小难为用也。” 及长, 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 以国子博士召, 不拜。太宗初, 召诣京师, 年已老, 而听视聪瞭。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 不受。显庆中, 复召见, 拜谏议大夫, 固辞。
        思邈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 孟诜、卢照邻等师事之。照邻有恶疾, 医所不能愈, 乃问思邈:“名医愈疾, 其道何如?”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 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 寒暑迭代, 其转运也, 和而为雨, 怒而为风, 凝而为霜雪, 张而为虹蜺, 此天地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 一觉一寐, 呼吸吐纳, 精气往来, 流而为荣卫, 彰而为气色, 发而为音声, 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 阴用其精, 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照邻曰:“人事奈何?”曰:“心为之君, 君尚恭, 故欲小。《诗》曰:‘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小之谓也。胆为之将, 以果决为务, 故欲大。《》曰:‘赳赳武夫, 公侯干城。’大之谓也。仁者静, 地之象, 故欲方。《》曰:‘不为利回, 不为义疚。’方之谓也。智者动, 天之象, 故欲圆。《》曰:‘见机而作, 不俟终日。’圆之谓也。”
        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 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 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 历历如眼见。然犹视听不衰, 神采甚茂, 可谓古之聪明博达不死者也。
        初, 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 恐有遗漏, 屡访之, 思邈口
        以传授, 有如目睹。东台侍郎孙处约将其五子——侹、儆、俊、佑、佺以谒思邈。思邈曰:“俊当先贵, 佑当晚达, 佺最名重, 祸在执兵。”后皆如其言。太子詹事卢齐卿童幼时, 请问人伦之事。思邈曰:“汝后五十年位登方伯, 吾孙当为属吏, 可自保也。”后齐卿为徐州刺史, 思邈孙溥果为徐州萧县丞。思邈初谓齐卿之时, 溥犹未生, 而预知其事。凡诸异迹, 多此类也。
        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 不藏冥器, 祭祀无牲牢。经月余, 颜貌不改。举尸就木, 犹若空衣, 时人异之。
        (节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B、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C、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D、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诗》《传》《易》:文中所述分别是指孔子所著《诗经》、左丘明所著《左传》和周文王姬昌所著的《周易》。
        C、辛酉:为干支之一。辛为天干, 酉为地支。辛酉的前一位是庚申, 后一位是壬戌。
        D、牲牢:在文中指供祭祀用的牲畜。�!⒀颉Ⅴ谷赋浦�“太牢”, 只有羊和的祭品称之为“少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思邈少年博学, 涉猎广泛。他不仅能日诵千言, 而且对诸多学派均有研习。独孤信因其才气太大, 但年龄小无法重用而感到遗憾。
        B、孙思邈医术高超, 见解独到。他认为治病要从显露的表象看隐蔽的实质;治病要胆大心细, 考虑要周密, 行动要坚决。
        C、孙思邈具体年龄不详, 经历传奇。他熟知前朝之事, 能预测未来。其乡里有很多近百岁的长寿之人。
        D、孙思邈胸无大志, 不慕功名。他这一生都尽量选择避世隐居, 拒绝了多位皇帝授予的官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犹视听不衰, 神采甚茂, 可谓古之聪明博达不死者也。
        (2)思邈初谓齐卿之时, 溥犹未生, 而预知其事。凡诸异迹, 多此类也。
         
         
         
        答案:
        10.(3分)D
        11.(3分)B(《诗经》为孔子编订, 并非其所作。)
        12(3分)B(A独孤信是认为自己地方太�。还凰锼煎闶┱共呕�。C其乡人认为孙思邈数百岁了。D不是说他胸无大志)
        13.(10分)
        (1)然而视力、听力还没衰退, 神采奕奕, 可以说是耳聪目明博闻通达的长寿之人。(“茂”“博达”各1分, 大意3分)
        (2)孙思邈当年跟卢齐卿说话的时候, 孙溥尚未出生, 孙思邈却能预先知道他们的事情。(孙思邈生平)大凡各种奇闻异事, 大多是这样的事。(补充主语省略、“异�!备�1分, 大意3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旧唐书·张嘉贞传》《旧唐书·孔巢父传》
        《旧唐书·周智光传》《旧唐书·魏元忠传》(二)
        《旧唐书·李翱传》《旧唐书·郭子仪传》
        《旧唐书·李渤传》《旧唐书·苏良嗣传》
        《旧唐书·令狐楚传》(二)《旧唐书·王忠嗣传》
        《旧唐书·褚遂良传》《旧唐书·孙思邈传》
        《旧唐书·陆象先传》《旧唐书·张建封传》
        《旧唐书·王武俊传》《旧唐书·王承元传》
        《旧唐书·裴寂传》《旧唐书·裴垍传》(四)
        《旧唐书·贺知章传》《旧唐书·李子通传》(二)
        《旧唐书·李子通传》《旧唐书·王晙传》
        《旧唐书·窦建德传》《旧唐书·孟简传》
        《旧唐书·裴垍传》(三)《旧唐书·李光弼传》
        《旧唐书·元衡传》《旧唐书·李德裕传》
        《旧唐书·赵隐传》《旧唐书·刘乃传》
        《旧唐书·郭孝恪传》《旧唐书·戴胄传》
        《旧唐书·杨恭仁传》《旧唐书·郑元璹传》
        《旧唐书·元稹传》《旧唐书·魏元忠传》
        《旧唐书·贾曾传》《旧唐书·韩滉传》
        《旧唐书·崔造传》《旧唐书·刘德威传》
        《旧唐书·高祖本纪》《旧唐书·杜黄裳传》
        《旧唐书·刘昌传》(二)《旧唐书·裴垍传》(二)
        《旧唐书·王方庆传》(二)《旧唐书﹒张镒传》
        《旧唐书·令狐楚传》《旧唐书·高俭传》
        《旧唐书·崔神庆传》《旧唐书·李岘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