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墨子·兼爱》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墨子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兼爱
        《墨子》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必知乱之所自起, 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 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必知疾之所自起, 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 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 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 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 所谓乱也。子自爱, 不爱父, 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 不爱兄, 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 不爱君, 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 兄之不慈弟, 君之不慈臣, 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 不爱子, 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 不爱弟, 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 不爱臣, 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 亦然。盗爱其室, 不爱异室, 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 不爱人, 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 亦然。大夫各爱其家, 不爱异家, 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 不爱异国, 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 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 爱人若爱其身, 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 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 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 谁窃?视人身若其身, 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 谁乱?视人国若其国, 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 国与国不相攻, 家与家不相乱, 盗贼无有, 君臣父子皆能孝慈, 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 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 此也。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攻:治疗
        B. 故亏父而自利         亏:使受损失
        C.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       家:家庭
        D. 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劝:鼓励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焉能治之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臣子之不孝君父         人之有是四端也
        C. 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D. 若使天下兼相爱      若属皆且所虏
        8.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作者提出, 圣人以治天下为己任, 就要知道动乱的根源, 否则就达不到目的。
        B. 墨子认为正是由于人们“不相爱”, 才造成伦理崩坏、抢劫偷盗、诸侯攻伐的现实。
        C. 墨子认为只要人们“兼相爱”, 就能消除乱象, 使“君臣父子皆能孝慈”, 天下大治。
        D. 文章运用正反对比和例证法, 由浅入深地论证了“天下兼相爱则治, 交相恶则乱”。
        9.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1)贼爱其身, 不爱人, 故贼人以利其身。
        (2)视弟子与臣若其身, 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答案:
        (一)
        【答案】6. C    7. B    8. D    
        9. (1)强盗只爱他自己, 不爱别人, 所以(靠)伤害别人来使自己获利。
        (2)(如果)把弟弟、儿子和臣子看作和自己一样, 怎么会不慈爱呢?因此, (这样话)不孝顺不慈祥的人(就)没有了。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 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 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 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
        C项,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的“家”, 是“家族”的意思, 而不是“家庭”, 该句译为: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家族。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辨析, 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A项, 第一个“焉”, 副词, 应解释为“方能”“才能”;第二个“焉”, 疑问副词, 可译为“哪里”“怎么。”
        B项, 两个“之”,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无实义。
        C项, 第一个“以”, 表目的, 可译为“以便”;第二个“以”, 介词, 可译为“把”。
        D项, 第一个“若”, 表假设, 可译为“如果”;第二个“若”, 代词“你”。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 注意比对选项和原文, 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等错误。
        D项, “文章运用正反对比和例证法”的说法不准确。通览全文并没有列举具体的事例, 也就是“例证法”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从原文“必知乱之所自起, 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 则不能治”可看出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 而从“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必知疾之所自起, 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 则弗能攻”等语句, 可看出用的是比喻论证。
        故选D。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 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也就是把握住采分点, 然后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 采取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的原则。
        第(1)句采分点:“贼”, 古今异义词, 译为“强盗”;“以”, 介词, 凭借、依靠;“利”, 形容词活用作使动, “使……获利”。
        第(2)句采分点:“视……若”, 译为“把……看作一样”;“身”, 自己;“恶”, 哪里, 怎么;“亡”通“无”, 意思是“没有”。
         
        参考译文:
        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 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 才能对它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 就不能进行治理。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 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 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 就不能医治。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 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 才能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 就不能治理。
        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 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 就是所谓乱。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 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 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 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 这就是所谓混乱。反过来, 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 兄长不慈爱弟弟, 君上不慈爱臣下, 这也是天下的所谓混乱。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 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 所以损害弟弟以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 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爱。即使在天底下做盗贼的人, 也是这样。盗贼只爱自己的家, 不爱别人的家, 所以盗窃别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盗贼只爱自身, 不爱别人, 所以残害别人以利自己。这是什么原因呢?都起于不相爱。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家族, 诸侯相互攻伐封国, 也是这样。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 不爱别人的家族, 所以侵扰别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 不爱别人的国家, 所以攻伐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天下的乱事, 全部都具备在这里了。
         细察它从哪里产生呢?都起于不相爱。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 爱别人就像爱自己, 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 像看待自己一样, 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 就像看待自己一样, 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的现象都没有了。还有盗贼吗?看待别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样, 谁会盗窃?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 谁会害人?所以盗贼没有了。还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 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 谁会侵犯?看待别人的封国就像自己的封国, 谁会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扰家族, 诸侯相互攻伐封国, 都没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 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伐, 家族与家族不相互侵扰, 盗贼没有了, 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爱, 像这样, 天下也就治理了。
        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 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相爱呢?因此天下的人相亲相爱就会治理好, 相互憎恶则会混乱。所以墨子说:“不能不鼓励爱别人”, 道理就在此。
         



        相关文言文练习
        墨子《所染》《墨子·兼爱》
        《墨子·法仪》《墨子·尚同上》
        《墨子·尚贤上》《墨子·鲁问》
        《后汉书·孔奋传》《郑伯克段于鄢》
        《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宋史·张洞传》
        刘大樾《乞人张氏传》《明史·刘观传》
        《柳子厚墓志铭》《史记·刺客列传·豫让者》
        《宋史·赵抃\传》《元史·陈思济传》
        《宋史·李椿传》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越王勾践世家》欧阳修《画舫斋记》
        《宋史·薛奎传》《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
        《后汉书·王丹传》《宋史·李光传》
        《送宜黄何尉序》《明史·李梦阳传》
        《出师表》(二)柳宗元《黔之驴》
        《包拯传》《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