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洪遵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洪遵, 字景严, 皓仲子也。自儿时端重如成人从师业文不以岁时寒暑辍父留沙漠母亡遵孺慕攀号既葬兄弟即僧舍肄词业夜枕不解衣以父荫补承务郎, 与兄适同试博学宏词科, 中魁�。徒砍錾�。高宗以皓远使, 擢为秘书省正字。中兴以来, 词科中选即入馆, 自遵始。绍兴二十五年, 汤思退荐之, 复入为正字。拜起居舍人。奏乞以经筵官除罢及封章进对、宴会锡予、讲读问答等事, 萃为一书, 名之曰《迩英记注》。其后乾道间又有《祥曦殿记注》, 实自遵始。又因面对, 论铸钱利害, 帝嘉纳之。二十九年, 拜中书舍人。殿前裨将辅逵转防御使, 王纲转团练使, 遵言:“近制管军官十年始一迁, 今两人不满岁, 安得尔?”时勋臣子孙多躐居台�。窦云蛎饔兴�。上皆可其奏。三十年正月, 试吏部侍郎。异时选人诣曹改秩, 吏倚为市, 毫毛不中节, 必巧生沮阂, 须赂饷满欲乃止。遵明与约, 苟于大体无害, 先行后审, 荐员有定限, 而举者周遮重复, 请凡如是者得通劾之。三十一年, 金主完颜亮命其尚书苏�:庥珊5揽�, 朝廷以浙西副总管李宝御之。宝兵平江, 守臣朱翌素与宝异, 朝议以遵尝荐宝, 乃命遵知平江。及宝以舟师捣胶西, 凡资粮、器械、舟楫皆遵供亿, 宝成功而归, 遵之助为多。乾道六年, 起知信州。徙知太平州。楚地旱, 旁县振赡者虑不早, 施置失后先, 或得米而亡以炊, 或阖户饿莩而廪不至。遵简宾佐, 随远近壮老以差赋给, 蠲租至十九, 又告籴于江西, 得活者不啻万计。戍兵乘时盗利, 曹伍剽于野, 尽执拘以归其军。故当大札瘥而邑落晏然。徙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兼行宫留守。淳熙元年十一月, 薨, 年五十有五。谥文安。
        (摘编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儿时/端重如成人/从师业文不以岁时/寒暑辍/父留沙漠/母亡/遵孺慕攀号/既葬兄弟/即僧舍/肄词业夜枕/不解衣/
        B.自儿时/端重如成人/从师业文/不以岁时寒暑辍/父留沙漠/母亡/遵孺慕攀号/既葬兄弟/即僧舍肄词业/夜枕不解衣/
        C.自儿时端重如成人/从师业文/不以岁时寒暑辍/父留沙漠/母亡/遵孺慕攀号/既葬/兄弟即僧舍肄词业/夜枕不解衣/
        D.自儿时端重如成人/从师业文不以岁时/寒暑辍/父留沙漠/母亡/遵孺慕攀号/既葬/兄弟即僧舍肄词业/夜枕不解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科, 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 文辞清丽, 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B.台�。偈鹈�。在汉代是尚书台的别称, 后也以“台省”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中枢机关。
        C.侍郎, 原指汉代郎官的一种。三省六部制确立后, 各部长官称尚书, 副长官则称侍郎。
        D.建康, 古称建业。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皆以其为首都, 有“六朝古都”之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洪遵治学勤奋, 文采出众。年少时发愤读书, 枕着书籍睡觉, 后与其兄洪适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 中得魁首, 被赐予进士出身。
        B.洪遵不畏权贵, 正直敢言。面对当时勋臣子孙大都超越等级位居台省的现象, 极力论说请求明令禁止, 其奏议皆获皇帝准许。
        C.洪遵忠于职守, 积极抗金。接受朝廷任命, 为同僚提供资粮、器械、舟船等物资, 李宝能直捣胶西取得大捷, 洪遵功不可没。
        D.洪遵赈灾得当, 安靖一方。根据受灾情况供给食粮, 免除十分之九的租税, 还买粮食赈济灾民, 又将乘乱盗掠的戍兵缉捕。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宝兵平江, 守臣朱翌素与宝异, 朝议以遵尝荐宝, 乃命遵知平江。(5分)
        (2)旁县振赡者虑不早, 施置失后先, 或得米而亡以炊, 或阖户饿莩而廪不至。(5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19分)
        10.【答案】C
        11.【答案】B
        【解析】汉的尚书台, 三国魏的中书�。际谴砘实鄯⒉颊畹闹惺嗷�。后以“台省”指
        政府的中央机构。
        12.【答案】D
        【解析】原文是“随远近壮老以差赋给”, 即根据远近老壮的不同情况供给粮食。
        13.【答案】(1)李宝驻兵平江, 守将朱翌向来同李宝关系不和(观念不同), 朝廷议论因洪遵曾经推荐李宝, 于是命令洪遵管理平江。(兵、异、知各1分, 大意2分)
        (2)旁县赈济的官员没有及早考虑, 处理安排不恰当(措施失当), 老百姓有的得到米而没办法煮熟, 有的全家饿死而公家赈济的粮食却没有送达。(施置、饿莩、廪各1分, 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洪遵字景严, 洪皓的次子。在儿时就端正庄重如同成年人。随从老师学习文化, 不因为天时寒暑而中止。父亲出使滞留北方沙漠, 母亲去世, 洪遵尊重敬爱母亲, 抱母号哭。安葬之后, 兄弟便住在寺庙中学习文化, 夜枕书籍不解衣安寝。由于父亲之故被荫补为承务郎, 同兄长洪适同时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 中首名, 被赐为进士出身。高宗因父亲洪皓出使远方, 擢升他为秘书省正字。宋建立以来, 考中博学宏词科便入馆任职, 从洪遵开始。绍兴二十五年, 汤思退推荐他, 又入朝任正字。任命他为起居舍人。洪遵上奏请求将经筵官的任免和封章进对、宴会赐予、讲读问答等事, 汇编成一书, 取名为《迩英记注》。此后乾道年间又有《祥曦殿记注》, 实际上是从洪遵开始的。又乘当面问对之机, 论述铸钱的利害得失, 皇帝嘉奖采纳了他的意见。绍兴二十九年, 任中书舍人。殿前偏将辅逵转任防御使, 王纲转任团练使, 洪遵说:“近来规定管军官十年才能一迁, 现在两人任期不满, 怎么能得此官职?”当时勋臣子孙大都超越等级位居台�。樽窦β鬯登肭竺髁罱�。皇帝都准许了他的奏议。
        绍兴三十年正月, 任吏部侍郎。过去选官到府曹改秩, 官吏依靠手中权力买卖官职, 丝毫不中意, 必然巧生各种关节阻碍, 必须贿赂得到满足为止。洪遵明确约定, 如果大体上没有缺点, 应先行后审, 荐员也应有定额, 而举荐的人却卖权弄奸, 巧为周章, 洪遵请求凡像这样的一律弹劾。绍兴三十一年, 金主完颜亮命令尚书苏�:獯雍B房恿秸�, 朝廷命浙西总管李宝率兵抵御敌人。李宝驻兵平江, 守将朱翌向来同李宝不和, 朝廷议论因洪遵曾经推荐李宝, 于是命令洪遵主管平江。等到李宝率领水军直捣胶西, 凡是物资粮饷、器械、舟船等都是洪遵供应, 李宝战胜归来, 洪遵给予的帮助最多。乾道六年, 洪遵被起用主管信州。迁官执掌太平州。楚地大旱, 旁县赈济的官员没有及早考虑, 措施失当, 老百姓有的得到米而没办法煮熟, 有的全家饿死而公家赈济的粮食却没有送达。洪遵选派出官员, 随远近老壮的不同分别供给粮食, 免除租税的十分之九, 又从江西买进粮食, 得以活命的百姓数以万计。戍兵乘饥荒盗窃, 结成团伙在外剽夺, 洪遵将他们全部拘捕归还其军中。因此遭遇大灾荒而境内安然如故。迁官执掌建康府, 任江东安抚使, 兼任行宫留守。淳熙元年十一月, 去世, 时年五十五岁, 谥号“文安”。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杨业传》《苏轼徙知徐州》
        《程门立雪》《宋史·宋绶传》
        《宋史·钱惟演传》《宋史·薛居正传》
        《宋史·吕端传》《宋史·王鼎传》
        《宋史·叶清臣传》《宋史·李允正传》
        《宋史·辛弃疾列传》《宋史·郭浩传》
        《宋史·侯可传》《宋史·洪咨夔传》
        《宋史·康保裔传》《宋史·刘汲传》
        《宋史·刘珙传》《宋史·吕公著传》
        《宋史·苏轼列传》《宋史·黄庭坚传》
        《宋史·富弼传》《宋史·杨邦乂传》
        《宋史·莫濛传》《宋史·张洞传》
        《楚人学舟》吴敏树《书谢御史》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苏轼《三槐堂铭并序》
        《宋史·杨业传》唐甄《室语》
        《明史·刘基传》《核工记》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明史·鲁穆传》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旧唐书·杜甫传》
        蒋坦《秋灯琐忆》《李贺作诗》
        《螳螂捕蛇》《明史·赵彦传》
        《明史·后妃列传》《方苞禁酒之议》
        《苏轼徙知徐州》《放鹤亭记》
        《孝丐》(一)《孝丐》(二)
        《孝丐》(三)《邹忌讽齐王纳谏》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