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后汉书·桓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后汉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桓荣子郁。郁字仲恩, 少以父任为郎。敦厚笃学, 传父业, 以《尚书》教授, 门徒常数百人。荣卒, 郁当袭爵, 上书让于兄子泛, 显宗不许, 不得已受封, 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永平十五年, 入授皇太子经, 迁越骑校尉, 诏敕太子、诸王各奉贺致礼。郁数进忠言, 多见纳录。肃宗即位, 郁以母忧乞身, 诏听以侍中行服。建初二年, 迁屯骑校尉。
         
        和帝即位, 富于春秋, 侍中窦宪自以外戚之重, 欲令少主颇涉经学, 上疏皇太后曰:“《礼记》云:‘天下之命, 悬于天子;天子之善, 成乎所习。习与智长, 则切而不勤;化与心成, 则中道若性。昔成王幼�。皆隈唏�, 周公在前, 史佚在后;太公在左.召公在右。中立听朝, 四圣维之。是以虑无遗计, 举无过事。’孝昭皇帝八岁即位, 大臣辅政, 亦选名儒韦贤、蔡义、夏侯胜等入授于前, 平成圣德。近建初元年, 张酺、魏应、召训亦讲禁中。臣伏惟皇帝陛下, 躬天然之姿, 宜渐教学, 而独对左右小臣, 未闻典义。昔五更桓荣, 亲为帝师, 子郁, 结发敦尚, 继传父业, 故再以校尉入授先帝, 父子给事禁�。氖�, 今白首好礼, 经行笃备。又宗正刘方, 宗室之表, 善为《诗经》, 先帝所褒。宜令郁、方并入教授, 以崇本朝, 光示大化。”由是迁长乐少府, 复入侍讲。顷之, 转为侍中奉车都尉。永元四年, 代丁鸿为太�!C髂�, 病卒。
         
        郁经授二帝, 恩宠甚笃, 赏赐前后数百千万, 显于当世。门人杨震、朱宠, 皆至三公。
         
        子普嗣, 传爵至曾孙。郁中子焉, 能世传其家学。孙鸾、曾孙彬, 并知名。
         
                                            (选自《后汉书· 桓荣丁鸿列传》, 有删改)
         
        1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B. 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C. 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D. 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1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授”是指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 后成为一种学官名, 掌管学�?问缘仁�, 位居提督学事司之下。现在是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或职务名称之一。
         
        B. “母忧乞身”是指遭逢母亲去世, 在朝廷任职的官员, 请求辞职前去为母守孝。
         
        C. “五更”是指年老还乡但富有学识经验的德高望重之人。古代设五更之位, 天子要以父兄之礼来对待。
         
        D. “结发”, 汉族婚姻习俗, 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 各取头上一根头发, 合而作一结。
         
        2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桓郁将爵位让给他哥哥的孩子桓泛, 但皇帝不答应, 桓郁虽接受了爵位, 但将所有的租税收入都交给了桓泛。
         
        B. 桓郁升迁为越骑校尉, 皇帝下诏命令太子和诸王各自向桓郁�:�;桓郁多次向太子进谏忠言, 多次都被采纳。
         
        C. 窦宪上书皇太后, 请求选择贤明来教导小皇帝读书, 皇太后听从了他的建议, 让桓郁再次入宫侍讲。
         
        D. 桓荣和桓郁因品德、学识突出而在宫中授课, 历经四世, 特别是桓郁擅长讲论《诗经》, 为先帝所褒奖。
         
        2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和帝即位, 富于春秋, 侍中窦宪自以外戚之重, 欲令少主颇涉经学。
         
        (2)臣伏惟皇帝陛下, 躬天然之姿, 宜渐教学, 而独对左右小臣, 未闻典义。
         
        【答案】18. B    19. D    20. D   
         
        21. (1)和帝即位后, 年龄还小,侍中窦宪自认为自己身负外戚重任, 想让小皇帝多涉猎一些经书。(得分点:富、春秋、重、颇)
         
        (2)我私下想, 皇帝陛下, 体姿天然, 适宜渐渐教学, 他却只面对左右近臣, 不听典制礼义。(得分点:伏惟、渐、典义)
         
        【解析】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 首先找到句子中的名词, 这些名词不是作主语, 就很作宾语。如“帝”在文中应该作主语, 排除D, 其他三句, 差别不大, 先比较选B合适。原文:帝以郁先师子, 有礼让, 甚见亲厚, 常居中论经书, 问以政事, 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 令郁校定于宣明殿, 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D“结发”意为“束发, 扎结头发”。古代男子20岁束发而冠, 女子15岁束发而笄, 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2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D擅长讲论《诗经》的应是刘方。
         
        2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的能力。注意以直译为主, 字字落实。第一句得分点:富于春秋:指年少、年轻;重:重任;颇:很。第二句得分点:伏惟:谦辞;渐:渐渐;典义:典制礼义。
         
        参考译文:
         
        桓荣的儿子桓郁。桓郁字仲恩, 年少时因父亲(有爵位)担任郎官。他性情敦厚, 学习认真, 承传父亲的学业, 用《尚书》教授学生, 门生常有数百人。桓荣死后桓郁应当承袭爵位, 他却上书要让给他哥哥的儿子桓泛, 显宗不同意;没办法, 他只有接受封爵, 便把封地内的租税收入都给了桓泛。皇帝因为桓郁是已故老师的儿子, 有礼让的风度, 对他很是亲厚, 常留他在宫中谈论经书, 向他询问国事, 不久就把他升迁为侍中。皇帝自己撰写《五家要说章句》-书, 让桓郁在宣明殿进行校订, 并让他以侍中的身份主管虎贲中郎将。
         
        永平十五年, 桓郁入东宫传授太子经书, 升迁为越骑校尉, 诏令太子和诸王各自去致礼庆贺。桓郁多次向太子进谏忠言, 多次都被采纳。肃宗即位后, 桓郁因为要为母亲守孝请求辞职, 肃宗诏令他以侍中身份为母亲守孝。肃宗建初二年, 转任屯骑校尉。
         
        和帝即位后, 年龄还�。讨旭枷茏匀衔约荷砀和馄葜厝危肴眯』实鄱嗌媪砸恍┚椋蜕鲜榛侍蟮�:“《礼记》中说:‘天下的命运, 都系在天子身上;天子的善行形成于他的学识。智慧与学识共长自然会自我砥砺而不需要经常告诫;教化与心性共生, 言行合乎道义就会变成自然本性。昔日周成王年幼, 还在襁褓中生活时, 周公在前, 史佚在后;太公在左, 召公在右。成王中立听政, 四圣竭力维护。所以虑无遗计, 举动也没有过失。’本朝孝昭皇帝八岁登基, 大臣辅政, 也选名儒韦贤、蔡义、夏侯胜等人进宫传授天子经学, 自然使天子形成圣明的德性。近在建初元年, 张酺、魏应、召训也在宫中讲学。我私下想, 皇帝陛下, 体姿天然, 适宜渐渐教学, 他却只面对左右近臣, 不听典制礼义。昔日五更桓荣, 亲自担任天子的老师。桓荣的儿子桓郁, 自幼敦厚聪慧, 继承家学, 因此再次以校尉身份入宫教授先帝学业。桓氏父子在宫禁授课, 经历四世, 如今虽年老仍喜好礼义, 经学与品行更加完备。还有宗正刘方, 是皇家宗室的表率, 擅长讲论《诗经》, 为先帝所褒奖。应该诏令桓郁、刘方, 一起入宫传授太子学业, 以此推广本朝, 显示广远深入的教化。”于是, 桓郁转任长乐少府, 再入宫讲学。不久, 桓郁转任侍中奉车都尉。永元四年, 桓郁接替丁鸿为太常卿。第二年, 桓郁病逝。
         
        桓郁先后为两位皇帝讲授经学, 受到极大的恩宠, 所受到的赏赐前后相加有上千万, 在当世非常显赫。桓郁的门生杨震、朱宠, 都位至三公。
         
        桓郁的儿子桓普继承爵位, 一直传到曾孙。桓郁的二儿子桓焉, 能传承家学。桓郁的孙子桓鸾、曾孙桓彬都很有名气。



        相关文言文练习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后汉书·逸民列传》
        《后汉书·陈蕃传》《后汉书·桓谭传》
        《后汉书·樊英传》《后汉书·盖勋传》
        《渤海鲍宣妻者》《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传》
        《后汉书·何敞传》《后汉书·梁统列传》
        《后汉书·孔奋传》《后汉书·王丹传》
        《后汉书·徐稚传》《后汉书·孔僖传》
        《后汉书·左雄传》《后汉书·李通列传》
        《后汉书·李云传》《后汉书·马援传》
        《后汉书·冯鲂传》《后汉书·阴兴传》
        《后汉书·刘般传》《后汉书·张鲁传》
        《后汉书·孙程传》《后汉书·朱祐传》
        《宋史·李廌传》《晋书·华恒传》
        张养浩《驿卒佟锁住传》《明史·魏大中传》
        归有光《玄朗先生墓碣》《明史·陈寿传》
        戴名世《与刘言洁书》唐甄《大命》
        《待漏院记》《隋书·高劢传》
        《宋史·赵上交传》张岱《梅花书屋》
        《明史·吴祯传》《长清僧》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明史·毛吉传》
        《晋书·王衍传》顾炎武《廉耻》
        《三国志·杜袭传》侯方域《悯獐》
        《宋史·陈尧佐传》《后汉书·张鲁传》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新五代史·李崧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