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吴时来, 字惟修, 仙居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松江推官, 摄府事。倭犯境, 乡民携妻子趋城, 时来悉纳之。贼攻城, 骤雨, 城坏数丈。时来以劲骑扼其冲, 急兴版筑, 三日城复完, 贼乃弃去。擢刑科给事中。劾罢兵部尚书许论、宣大总督杨顺及巡按御史路楷。皆严嵩私人, 嵩疾之甚。会将遣使琉球, 遂以命时来。时来抗章劾嵩曰:“嵩辅政二十年, 文武迁除, 悉出其手。潜令子世蕃出入禁所, 批答章奏。世蕃因招权示威筐篚苞苴辐辏山积犹无餍足每行事推官必先禀命世蕃而后奏请陛下但知议出部臣岂知皆嵩父子私意哉!虚官帑以实权门, 臣窃谓除恶务本, 若不去嵩父子, 陛下虽宵旰忧劳, 边事终不可为也。”时张翀、董传策与时来同日劾嵩。而翀及时来皆徐玠门生, 传策则玠邑子, 时来先又官松江, 于是嵩疑玠主使。密奏三人同日构陷, 必有人主之, 且时来乃惮琉球之行, 借端自脱。帝入其言, 遂下三人诏狱, 严鞫主谋者。三人濒死不承, 第言“此高庙神灵教臣为此言耳。”主狱者乃以三人相为主使谳上。诏皆戍烟瘴, 时来得横州。隆庆初, 召复故官。进工科给事中。条上治河事宜, 又荐谭纶、俞大猷、戚继光宜用之苏镇, 专练边兵, 省诸镇征调。帝皆从之。隆庆二年, 给事中光懋等劾其滥举。会高拱掌吏部, 雅不喜时来, 贬云南副使。复为拱门生给事中韩楫所劾, 落职闲住。万历十二年, 始起。十五年拜左都御史。诚意伯刘世延怙恶, 数抗朝令, 时来劾之, 下所司讯治。时来初以直窜, 再遭折挫, 晚节不能自坚, 委蛇执政间。连为饶伸、薛敷教等所劾, 时来亦连乞休归。未出都, 卒。赠太子太保, 谥忠恪。寻为礼部郎中于孔兼所论, 夺谥。 (节选自《明史·吴时来传》,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蕃因招权示威/筐篚苞苴辐辏山积/犹无餍足/每行事推官/必先禀命世蕃/而后奏请陛下/但知议出部臣/岂知皆嵩父子私意哉/ B.世蕃因招权示威/筐篚苞苴/辐辏山积/犹无餍足/每行事推官/必先禀命世蕃而后奏请/陛下但知议出部臣/岂知皆嵩父子私意哉/ C.世蕃因招权/示威筐篚苞苴/辐辏山积犹无餍足/每行事推官必先禀命世蕃/而后奏请陛下/但知议出/部臣岂知/皆嵩父子私意哉/ D.世蕃因招权示威/筐篚苞苴/辐辏山积犹无餍足/每行事推官/必先禀命/世蕃而后奏请陛下/但知议出部臣/岂知皆嵩父子私意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科举考试, 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 分为三甲。一甲第一名状元, 赐进士及第;第二名榜眼, 赐进士出身:第三名探花, 赐同进士出身。 B.高庙即宗庙。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 诸侯五庙, 大夫三庙, 士一庙, 庶人不准设庙。帝王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君主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C.太保, 古代官职名。西周始置, 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明史》中说,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正一品, 掌佐天子, 理阴阳, 经邦弘化, 其职至重。 D.夺谥, 把已给予死者的谥号削去。古代的谥号有的与死者生前的行为不相称, 常有溢美或加恶之词, 甚至颠倒是非, 会出现改谥和夺谥的情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来耿介中直, 敢于弹劾权贵。他认真履行言官职责, 上疏弹劾罢免了严嵩的羽翼, 并力劾严嵩父子, 列其数罪;任左都御史时, 弹劾作恶不改的诚意伯刘世延, 刘世延被治罪。 B.时来为官尽职, 一心为国为民。他在松江接纳因倭寇犯境而逃难的乡民;任工部给事中, 筹划多处治河事宜, 又上疏推荐谭纶、俞大猷、戚继光, 做好边关军备, 建议被皇帝接受。 C.时来重情重义, 不屈服于严嵩。他曾与董传策、张翀三人在徐玠授意下, 相约同日上书弹劾严嵩, 反被严嵩以“畏惧出使琉球”为由, 打人大牢, 受尽折磨也未供认出自己的老师。 D.时来几经起落, 人生颇为传奇。历任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谏官, 曾抗疏弹劾严嵩, 为严嵩暗算, 谪戍横州;后被高拱门生论劾, 落职闲�。辉俅纹鹩煤�, 接连被弹劾, 病死异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来以劲骑扼其冲, 急兴版筑, 三日城复完, 贼乃弃去。(5分) (2)时来初以直窜, 再遭折挫, 晚节不能自坚, 委蛇执政间。(5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考查文言断句的辨析能力), 能力层级B级(理解)。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利用实词对仗现象和重要虚词断句, 一是根据句子的结构断句。如“筐篚苞苴”“辐辏山积”, 类似于学过的“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二是根据常用虚词断句, 如“必”“岂”。 11.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进士”分三甲, 一甲(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赐进士出身,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12.考点说明: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把主观揣测当作客观事实。“曾与董传策、张翀三人在徐阶授意下, 相约同日上书弹劾严嵩”不当, “在徐阶授意下”“相约”一词文中未体现。只说“嵩疑阶主使。密奏三人同日构陷”。 13.考点说明: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1)参考答案:吴时来用精良骑兵扼守要处, 急忙筑土修城, 三天城又修好, 贼寇于是放弃离开。 详细解析:5分, 关键词“冲”“版筑”“去”各1分, 句子大意2分。改卷时每小句1分, 句意通顺1分。 (2)参考答案:吴时来最初因正直被贬, 两次遭受挫折, 晚节不能自保, 在执政时委曲求全。 详细解析:5分, 关键词“窜”“再”“委蛇”各1分, 句子大意2分。改卷时每小句1分, 句意通顺1分。 注意:1.强调直译, 字字落实。2.“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大意”符合通顺即可, “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参考译文: 吴时来, 字惟修, 仙居人。嘉靖三十二年中进士。拜授为松江推官, 代理府事。倭寇侵犯府境, 乡民携带妻子儿女逃到城里来, 吴时来全部收纳了。贼寇攻城, 天突降大雨, 城崩塌了数仗, 吴时来用精良骑兵扼守要处, 急忙筑土修城, 三天城又修好, 贼寇于是放弃离去。提拔为刑科给事中。弹劾罢免兵部尚书许论、宣大总督杨顺以及巡按御史路楷。他们都是严嵩私党, 严嵩十分痛恨他。恰逢将派人到琉球, 于是命吴时来前去。吴时来曾直言上奏章弹劾严嵩说:“严嵩辅理朝政二十年, 文武百官任免, 都出于他的手。秘密命令儿子严世蕃出入宫禁, 批答奏章。严世蕃因此凭借权力显示威风, 收受贿赂财物, 堆积如山, 仍然不满足。每做一事, 推荐一官, 必须事先禀报严世蕃然后奏请皇上。陛下只知建议出自各部大臣, 怎知道这都是严嵩父子个人意思呢?国库钱币空虚而权臣之门财物充盈, 臣私下认为出去邪恶务求根本。如果不除掉严嵩父子, 陛下即使日夜忧愁操劳, 边防大事也终于没有作为。”当时张翀、董传策与吴时来同一天弹劾严嵩, 张翀与吴时来都是徐玠的门生, 董传策则是徐玠同乡的儿子, 吴时来先又在松江任官, 于是严嵩疑心是徐玠指使的, 秘密上奏三人同日诬陷他, 必定有人主使, 而且吴时来畏惧出行琉球, 藉事摆脱。皇帝听从严嵩的话, 于是将三人关进钦犯监狱, 严厉审问主谋的人。三人濒临死亡也不承认, 只是说“此是高庙神灵教臣说这番话的”。主审人于是以三个人互为主使人判决上呈。下诏命令都流放到西南烟瘴之地, 吴时来贬到横州。隆庆初年, 召回恢复原职, 升为工科给事中。上奏陈说治理河道的事情, 又推荐谭纶、俞大猷、戚继光任用到蓟镇, 专门训练边防士兵, 省去诸镇调用。皇帝都听从了他的提议。隆庆二年, 给事中光懋等人弹劾他滥行推举。恰逢高拱执掌吏部, 很不喜欢吴时来, 于是将他贬为云南副使。又被高拱门生给事中韩楫弹劾, 罢官闲住。万历十二年, 起用为湖广副使。十五年拜授为左都御史, 诚意伯刘世延作恶不改, 数次违抗朝廷命令。吴时来弹劾他, 朝廷下交有关部门审讯治罪。吴时来最初以正直被贬, 两次遭受挫折, 晚节不能自保, 在执政时委曲求全, 接连被饶伸、薛敷教等弹劾, 吴时来也连续请求退休归家。还没有出京城便去世, 追赠为太子太保, 谥号忠�。痪帽焕癫坷芍杏诳准媛圩�, 夺取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