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王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王随, 字子正, 河南人。登进士甲科, 为将作监丞、通判同州。为京西转运副使, 陛辞, 言曰:“臣父母家洛中, 乃在所部, 得奉汤药, 圣主之泽也。”真宗因赐诗宠行, 以羊酒束帛令过家为寿。迁淮南转运使, 父忧, 起复。时岁比饥, 随救属部出库钱, 贷民市种粮, 岁中约输绢以偿。流庸多复业。徙河东转运使。擢知制诰, 以不善制辞, 出知应天府。一日, 帝谓宰相曰:“随治南京太宽。”王旦曰:“南京, 都会之地, 随临事汗漫, 无以弹压。”改知扬州。周怀政诛, 随自陈尝假怀政白金五十两, 夺知制诰, 改给事中、知杭州。
        乾兴初, 复降秘书少监, 徙通州。以州少学者, 徙孔子庙, 起学舍, 州人喜, 遣子弟就学。母丧, 起复光禄卿、知润州, 徙江宁府。岁大饥, 转运使移府发常平仓米, 计口日给一升, 随置不听, 曰:“民所以饥者, 由兼并闭籴, 以邀高价也。”乃大出官粟, 平其价。复给事中, 为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秦卒有负罪逃入蕃部者, 戎人辄奴畜之, 小不如意, 复执出求赏, 前此坐法多死。随下教能自归者免死, 听复隶军籍, 由是多来归者。又建请增蕃落卒, 给废陷马地, 募民耕种。坐事, 徙河南府。
        明道中, 加吏部侍郎、知枢密院事, 为庄惠皇太后园陵监护使, 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顷之以疾在告诏五日一朝入中书视事为相一年无所建明与陈尧佐韩亿石中立同执政数争事会灾异屡发, 谏官韩琦言之, 四人俱罢。随以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河阳。薨, 赠中书令, 谥章惠, 后改文惠。
        (摘编自《宋史·王随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顷之以疾/在告诏/五日一朝/入中书视事/为相一年/无所建明/与陈尧佐韩亿石中立同执政/数争事/
        B.顷之/以疾在告/诏五日一朝/入中书视事/为相一年/无所建明/与陈尧佐韩亿石中立同执政/数争事/
        C.顷之/以疾在告/诏五日一朝入/中书视事/为相一年/无所建明/与陈尧佐韩亿石中立同执政/数争事/
        D.顷之/以疾在告/诏五日一朝/入中书视事/为相一年无所建/明与陈尧佐韩亿石中立/同执政/数争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科, 进士甲等, 唐宋时进士考试录取分甲乙两等, 明清时通称进士为甲科。
        B.父忧, 父亲去世, 古代官员若逢父母去世, 就辞官回到原籍为父母守孝两年。
        C.给事中, 秦代始设官名, 侍从皇帝左右参议政事, 隋唐以后是门下省的要职。
        D.常平仓, 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而设置的粮仓, 粮价高时降价出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随担任京西转运副使向宋真宗辞行时, 真宗赐诗送羊酒丝绸壮行, 让他探望父母双亲并向他们贺寿, 可见此时王随甚得真宗器重。
        B.王随因不善制诰写作而出知应天府, 治理应天府时王随因过于宽松而招致真宗不满, 大臣王旦认为他处理政事散漫, 无法镇守南京。
        C.王随任职江宁府时遇到大饥荒, 转运使命令按人口发放官米救济饥民, 可王随没有盲目执行命令, 他用出售官粮平衡米价方法赈饥。
        D.王随治理秦州时对待犯罪逃兵宽容为怀, 他听任自首归案的逃兵恢复军籍, 但他要求逃兵们将功补过, 去招募百姓耕种荒废的土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岁比饥, 随救属部出库钱, 贷民市种粮, 岁中约输绢以偿。
         
        (2)以州少学者, 徙孔子庙, 起学舍, 州人喜, 遣子弟就学。
         
         
         
        答案:
        10.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B)(3分)
        答案:B(A.错在“顷之以疾/在告诏/五日一朝”, C.错在“诏五日一朝入/中书视事”, D.错在“为相一年无所建/明与陈尧佐韩亿石中立/同执政”。)
        11.考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C)(3分)
        答案:B(错在“两年”, 父母去世官员须守孝三年。)
        12.考点: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C)(3分)
        答案:D(错在“他要求逃兵们将功补过, 去招募百姓耕种荒废的土地”, 张冠李戴。)
        13.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B)(10分)
        答案:(1)当时连年饥荒, 王随敕令部属拿出官府的钱, 借给百姓购买种子和粮食, 年中折算交纳绢来抵债。(5分, 大意2分, “比饥”“市”“输”各1分)(2)因为州中缺少学子, 王随就迁来孔子庙, 建造学舍, 州里人十分高兴, 送子弟入学。(5分, 大意2分, “学者”“起”“遣”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随字子正, 河南人。考中进士甲科, 担任将作监丞、通判同州官职。后来他担任京西转运副使, 上殿辞别皇帝时, 告诉皇帝说:“臣父母家住洛中, 就在我所管辖地区, 我能够侍奉父母吃药治�。馐鞘ッ骶鞔陀璧亩髟�。”真宗于是赐诗示恩而送行, 命令他拿着(朝廷赏赐的)羊、酒、五匹一捆的丝绸探访家人, 为父母贺礼。后来, 王随升迁淮南转运使, 遇到父亲去世, 服丧未满就起用复职。当时连年饥荒, 王随救令部属拿出官府的钱, 借给百姓购买种子和粮食, 年中折算交纳绢来抵债。流民、雇工大多因此恢复产业。不久, 王随调任河东转运使。再后来王随升任知制诰, 因不推长制造写作, 而外调担生应天府知, 有一天, 皇帝对宰相说:“王随治理南京(应天府)太宽松。”王旦说:“南京, 是大都会之地, 王随处理政事散漫, 没有办法镇守。”于是王随被改任扬州知州。周怀政被诛杀时, 王随自己陈说曾经借给周怀政白金五十两, 朝廷因此免去知制诰官职, 让他改任给事中、杭州知州。
        真宗乾兴初年, 王随又降任秘书少监, 调任通州。因为州中缺少学子, 王随就迁来孔子庙, 建造学舍, 州里人十分高兴, 送子弟入学。后来, 王随遇到母亲去世, 丧期未满朝廷就起用他做光禄卿、润州知州, 接着调任江宁府。当年发生大饥荒, 转运使下发文件, 命令发放常平仓米, 按照人口每天给一升, 王随搁置不执行, 说:“百姓饥荒的原因, 是大户兼并粮食、买进囤积大米, 来追求高价。”于是他将官粟大量售出, 来均平价格。后来, 王随再任职给事中, 并担任龙图阁直学士、秦州知州。有犯罪逃到蕃人部落的秦地士卒, 戎人就把他们当作奴隶畜养, 稍不如意, 又将他们带到官府求赏, 以前这样犯法的人大多处死。王随下命令让能够自己回来的人免于死罪, 任凭他们重新隶属军籍, 因此有很多人回来了。王随又建议增加蕃人部落地区士卒, 拨给荒废的陷马地, 招募百姓耕种。后来。王随因事获罪, 调任河南府。
        仁宗明道年间, 王随升任吏部侍郎、枢密院知事, 他还做过庄惠太后园陵监护使, 后来他被授予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职。不久, 王随因为疾病休假, 皇帝下令可以五天一上朝, 进中书省处理政务。王随担任宰相一年, 没有什么建议倡导。他与陈尧佐、韩亿、石中立一起执政, 多次因事争吵。恰逢当时灾异屡屡出现, 谏宫韩琦弹劾, 四人都被免官。于是王随凭着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身份通判河阳。他在任上去世, 朝廷赠官中书令, 谥号章惠、后改谥号文惠。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晏敦复传》(二)《宋史·张旨传》(二)
        《宋史·姚坦传》《宋史·张枃传》
        《宋史·任福传》《宋史·汪藻传》
        《宋史·项安世传》《宋史·刘颖传》(二)
        《宋史·曾巩传》(二)《宋史·薛季宣传》
        《宋史﹒王安石传》《宋史论》《王荆公》《宋史·王安石传》《宋史·司马光传》
        《宋史·谢方叔传》《宋史·欧阳修传》(五)
        《宋史·范仲淹传》(三)《宋史· 赵子崧传》阅读练习衣答案(二)
        《宋史·欧阳修传》(四)《宋史·程颐传》(二)
        《宋史·郑獬传》《宋史·黎州诸蛮》
        《宋史·陈若拙传》《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
        《宋史·宋偓传》《宋史·王质传》
        《宋史·陈咸传》(二)《宋史·洪迈传》(二)
        《宋史·刘承规传》(二)《宋史·彭思永传》
        《宋史·晏敦复传》《宋史·廖德明传》
        《宋史·张雍传》《宋史·太祖本纪》(二)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宋史·张运传》
        《宋史·陈尧叟传》《宋史·石公弼传》
        《宋史·陆游传》《宋史·高登传》
        《宋史·王遂传》《宋史·刘安世传》(二)
        《宋史·赵与欢传》《宋史·李昉传》
        《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宋史·薛向传》
        《宋史·任中正传》(二)《宋史·孙行友传》
        《宋史·向子諲传》《宋史·狄青传》(三)
        《宋史·康保裔传》(二)《宋史·赵鼎传》(二)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