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邹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邹浩, 字志完, 常州晋陵人。第进士, 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守, 皆礼遇之。纯仁属撰乐语, 浩辞。纯仁日:“翰林学士亦为之。”浩曰:“翰林学士则可, 祭酒、司业则不可。”纯仁敬。后哲宗亲擢为右正言。有请以王安石《三经义》发题试举人者, 浩论其不可而止。陕西奏边功, 中外皆贺, 浩言:“先帝之志而陛下成之, 善矣。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京东大水, 浩言:“频年水异继作, 虽盈虚之数所不可逃, 而消复之方尤宜致谨。不以为数之当然, 此消复之实也。”章悖独相用事, 威虐震赫, 浩所言每触惇忌, 仍上章露劾, 数其不忠慢上之罪, 未报。章惇诋其狂妄, 乃削官, 羁管新州。蔡卞、安惇、左肤继请治其祖送者王回等。徽宗立, 亟召还, 复为右正言, 迁左司谏。改起居舍人, 进中书舍人。言:“陛下善继神宗之志, 善述神宗之事, 孝德至矣。尚有五朝圣政盛德, 愿稽考而继述之, 以扬七庙之光, 贻福万世。”迁兵、吏二部侍郎。初, 浩除谏官, 恐贻亲忧, 欲固辞。母张氏曰:“儿能报国, 无愧于公论, 吾顾何忧?”及浩两谪岭表, 母不易初意。稍复直龙图阁。瘴疾作, 危甚。杨时过常州, 往省之。萧然仅存余息, 犹眷眷以国事为问, 语不及私。卒, 年五十二。高宗即位, 诏曰:“浩在元符问, 任谏争, 危言谠论, 朝野推仰。”复其待制, 又赠宝文阁直学士, 赐谥忠。
        (节选自《宋史·邹浩传》)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己/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B.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C.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D.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1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 文中指朝廷派遣到地方私学中的教员, 与现代“教授”的含义不同。
        B.在“纯仁敬谢”一句中, “谢”应解释为“为自己的错误向别人认错道歉”。
        C.在“蔡卞、安惇、左肤继请治其祖送者王回等”一句中, “治”应解释为“惩�!�。
        D.“七庙”, 古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 用以供奉七代祖先的宗庙, 后来也代指“朝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邹浩坚守职分, 拒为越职之事。范纯仁待之以礼, 嘱咐他撰写乐语, 且以翰林学士也写乐语加以劝说, 而邹浩以祭酒、司业不能写乐语为由推辞了。
        B.邹浩正视灾情, 重视消灾关键。面对京东的水灾, 邹浩认为虽然不能逃脱自然的变化, 但是要谨慎地施行消灾的方法, 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天理所致。
        C.邹浩心系国家, 病中关切国事。杨时经过常州, 邹浩抱病前去探望友人。邹浩身体已十分虚弱, 但在谈话中, 他仍关切询问国事, 说话不涉及私事。
        D.邹浩忠君尽责, 死后获得荣耀。在元符年间, 邹浩担任谏诤的职位, 他为人正直敢言, 被朝野推崇敬仰, 死后被皇帝赞赏, 获得朝廷追封的荣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浩所言每触惇忌, 仍上章露劾, 数其不忠慢上之罪, 未报。
        (2)尚有五朝圣政盛德, 愿稽考而继述之, 以扬七庙之光, 贻福万世。
         
         
        答案:
        10.A
        11.A
        12.C
        13.(1)邹浩所上奏的言论常常触及到章惇, 但邹浩仍上章弹劾, 罗列他对皇上不忠怠慢的罪过, 没有回音。
        (2)尚且还有五朝的圣政盛德, 希望陛下查考而继承, 发扬七代的光彩, 造福万代。
         
        【译文】邹浩字志完, 常州晋陵人。他考中进士, 调任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守臣, 都对他以礼相待。范纯仁嘱咐他撰写乐语, 邹浩推辞了。范纯仁说:“翰林学士也写这个。”邹浩说:“翰林学士能写, 祭酒、司业不能写。”范纯仁为此道歉。经过几年, 宋哲宗亲自提升他为右正言。有人请求用王安石的《三经义》出题考试, 邹浩论述不可而停止。陕西报告守边的功绩, 朝廷内外都�:�, 邹浩说:“先帝的志愿由陛下成就了, 是好事。然而用兵之事, 战前决胜负为难事, 胜利后以保持胜利为难事, 仅是时机不同罢了。假如不是这样, 将会丢弃战功而招致后患。希望申告将帅, 不要因为胜利而麻痹轻敌, 应善始善终。”京东发大水, 邹浩上奏:“连年水灾发作, 虽然是自然的盈亏不能逃脱, 但消灾的方法应当谨慎。不能认为是天理所致, 这是消除灾异的关键。”章惇独揽大权, 威势显赫, 邹浩所上奏的言论常常触及到章惇, 但邹浩仍上章弹劾, 罗列他对皇上不忠怠慢的罪过, 没有回音。章惇诋毁他狂妄, 邹浩被削官, 羁管新州, 蔡卞、安惇、左肤接着请求惩治那些为邹浩饯行的王回等人。徽宗即位, 很快把他召回, 又为右正言, 升任左司谏。改为起居舍人, 进升中书舍人。他上奏说:“陛下很好地继承神宗的遗志, 继承神宗的事业, 孝德已经很高。尚且还有五朝的圣政盛德, 希望陛下查考而继承, 发扬七代的光彩, 造福万代。”升任兵部、吏部侍郎。当初, 邹浩任谏官, 怕给亲人带来忧虑, 想坚决拒绝。母亲张氏说:“儿子能够报答国家, 无愧于公论, 我有何担忧!”等邹浩两次被贬到领表, 他母亲不改变初衷。不久又任职龙图阁。瘴病发作, 非常危险。杨时经过常州, 前去探望。邹浩虚弱得仅仅留有一点气息, 仍然关切地询问国事, 说话不涉及私事。邹浩去世, 年五十二岁。宋高宗即位, 下诏说:“邹浩在元符年间, 任谏诤之职, 正言直论, 朝野推崇敬仰。”追复为待制, 又赠宝文阁直学士, 赐谥号忠。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杨业传》《苏轼徙知徐州》
        《程门立雪》《宋史·宋绶传》
        《宋史·钱惟演传》《宋史·薛居正传》
        《宋史·吕端传》《宋史·王鼎传》
        《宋史·叶清臣传》《宋史·李允正传》
        《宋史·辛弃疾列传》《宋史·郭浩传》
        《宋史·侯可传》《宋史·洪咨夔传》
        《宋史·康保裔传》《宋史·刘汲传》
        《宋史·刘珙传》《宋史·吕公著传》
        《宋史·苏轼列传》《宋史·黄庭坚传》
        《宋史·富弼传》《宋史·杨邦乂传》
        《宋史·莫濛传》《宋史·张洞传》
        曾国藩《谕纪泽纪鸿》《汉书·盖宽饶传》
        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明史·杨廷麟传》
        《清史稿·黄宗羲传》苏洵《仲兄字文甫说》
        《明史·廖永忠传》《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晋书·郭舒传》《范文正公文集》序
        《三国志·蒋济传》《明史·蓝玉传》
        《新唐书·许孟容传》《后汉书·左雄传》
        李梦阳《邵道人传》沈德潜《游虞山记》
        《宋史·谢瞻传》《金史·张中彦传》
        《宋史·孙固传》《新唐书·郭子仪传》
        《史记·韩长孺列传》《北齐书·崔暹传》
        沈复《浪游记快》《宋史·赵方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