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四)阅读下文, 完成第15-20题。(19分) ①王化基, 字永图, 镇定人。太平兴国二年, 举进士, 为大理评事, 通判常州。迁太子右赞善大夫、知岚州。时赵普为相, 建议以骤用人无益于治, 改淮南节度判官, 入为著作郎, 迁右拾遗, 抗疏自荐。太宗览奏曰:“化基自结人主, 慷慨之士也。”召试, 知制诰, 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一日, 侍便殿, 问以边事, 对曰:“治天下犹植木焉所患根本未固固则枝干不足忧。朝廷治, 则边鄙何患乎不安?” ②化基尝慕范滂为人, 献《澄清略》, 言时事有五, 其“择远官略”曰:“负罪之人, 多非良善, 贪残凶暴, 无所不至。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 其或怙恶不悛, 恃远肆毒。小民罹殃, 卒莫上诉, 甚非抚绥远人之意也。若自今以往, 西川、广南长吏不任负罪之人, 则远人受赐矣。” ③书奏, 太宗嘉纳之。 ④初, 柴禹锡任枢密, 有奴受人金, 而禹锡实不知也。参知政事陈恕欲因以中禹锡。太宗怒, 引囚讯其事, 化基为辨其诬。太宗感悟, 以化基为长者。至道三年, 超拜参知政事。大中祥符三年, 卒, 年六十七。赠右仆射, 谥惠献。化基宽厚有容, 喜愠不形, 僚佐有相凌慢者, 辄优容之。在中书, 不以荫补诸子官, 然善教训, 故其子举正、举直、举善、举元皆有所立。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五》, 有删减)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知制诰( ) (2)则边鄙何患乎不安(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 A.权力 B.权宜 C.权变 D.暂代官职 (2)其或怙恶不悛( ) A.悔改 B.次序 C.羞耻 D.关怀百姓 17.把第②段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民罹殃, 卒莫上诉, 甚非抚绥人之意也。 18.第①段划线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 请用“/”把这两处标识出来。(2分) 治天下犹植木焉所患根本未固固则枝干不足忧 19.选取第④段在叙事方面的一个特点加以评析。(4分) 20.第④段记载王化基“谥惠献”, 你认为“谥”的内容准确吗?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 (四)19分 15.(2分)(1)主持, 掌管 (2)边疆, 边远的地方 16.(2分)(1)D (2)A 17.(6分)百姓遭受灾祸, 最终也没有谁能够上诉(或最终没有了让他们申诉的人), 这实在不是朝廷(或皇上您)安抚边远百姓的意愿。 评分说明:“小民罹殃”“卒”“莫”“上诉”“甚非”“抚绥远人之意也”为6个点, 1点1分。 18.(2分)治 天 下 犹 植 木 焉 /所 患 根 本 未 固 /固 则 枝 干 不 足 忧 评分说明:标识2处或以内的, 标对1处给1分。标识2处以上的, 多标一处扣1分, 扣到0分为止。 19.(4分)答案示例一:本段为补叙。辨诬是对主要事迹的补充, 宽厚有容、喜愠不形、善教训是对以进言为主干内容的补充, 这使传主生平经历及品性完整, 突出传主人生的主干事迹而不漏有价值的内容。 答案示例二:辨诬事件, 宽厚有容、喜愠不形的品性, 其人生结局, 对儿子们的做法, 都是概叙, 与前面详细叙述结合, 使传记繁简得当, 使传主生平经历及品性完整, 让人们对传主有全面的认识。 答案示例三:本段叙述中有春秋笔法, 叙述中有对人物的臧否。为辨其诬的事件中含赞扬, 谥号是朝廷对其一生的平定, 宽厚有容喜愠不形、不以荫补诸子、善教训是直接赞扬。这样写彰显了史传惩恶扬善、倡导美好风尚的功用。 评分说明:从叙述特点和评析两方面评分。概括叙述、补叙的作用有交叉重复。“春秋笔法”如果说成“叙述中含褒贬”等意思到即可。 20.(3分)答案示例:准确。王化基自荐被皇上评为慷慨之士, 边事对策、献《澄清略》意图安国惠民, 犯颜辨诬显刚正。其一生主要事迹在“献”(进言), 所献正确。所以谥号准确。 评分说明:进言事迹2分, 说明1分。只写“准确”不给分。
|